发电构件、除冰装置及风力发电机组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0474611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24 19: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发电构件、除冰装置及风力发电机组,发电构件包括光伏部件,用于将光能转换为电能;聚光部件,用于将太阳光反射至光伏部件。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供电装置中,供电装置包括光伏部件和聚光部件。光伏部件能够将光能转换为电能,从而为风力发电机组的除冰装置提供电能,不仅能够节省风力发电机组产生的电能,而且能够简化风力发电机组的供电电路。另外,供电装置还包括聚光部件,聚光部件能够将太阳光反射至光伏部件,提高光伏部件的光照亮,进而提高光伏部件转换的电能,使得发电构件能够产生足够的电能以供除冰装置使用。除冰装置使用。除冰装置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发电构件、除冰装置及风力发电机组


[0001]本技术涉及风电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发电构件、除冰装置及风力发电机组。

技术介绍

[0002]风力机叶片是现代风力机用来捕获风能的核心部件,叶片的空气动力学特性对风力机的发电效率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目前,我国的风资源基本分布在冰天雪地的北方以及湿气非常大的南方,环境均极其恶劣。风力发电机在摄氏零度以下低温条件下运行,如果遇到潮湿空气、雨水、盐雾、冰雪,特别是遇到过冷却水滴时,常常发生冻冰现象。
[0003]风力发电机组叶片覆冰后,会对风力发电机组的正常运行造成严重的危害。叶片覆冰后会产生较大的冰载,大大降低叶片使用寿命。同时,由于加载在每个叶片上的冰载荷不尽相同,使得风力发电机组平衡载荷增大,若机组继续运行,对机组将产生极大的危害;若停机,则机组利用率大大降低。叶片表面覆冰后,各个位置的翼型均有不同程度的变化,影响翼型的升阻力系数,将极大地影响了机组的出力,降低了机组的发电效率。
[0004]现有技术中关于风力发电机叶片的防冰技术主要是使用电加热方式除冰。通过在叶片表面或者内层布置加热层,在叶片将要发生结冰时启动加热系统提升叶片表面温度从而防止其表面结冰,或者在叶片表面已结冰后启动加热系统使得表面的冰层融化达到除冰的目的。
[0005]目前电加热供电电源有两种方式:第一种方法是单独配置电加热除冰配电箱,从变流器网侧引电;第二种方法是从风力发电机的机舱控制柜引电。这种供电电源设置方式都需要从风力发电机内部引出电缆,使得风力发电机组的供电电路更加复杂。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发电构件、除冰装置及风力发电机组,旨在解决使用除冰装置对风力发电机组的叶片进行加热除冰时,如何更好的给除冰装置供电。
[0007]本技术第一方面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发电构件,发电构件包括光伏部件,用于将光能转换为电能;聚光部件,用于将太阳光反射至光伏部件。
[0008]根据本技术第一方面的实施方式,光伏部件的个数为多个,多个光伏部件沿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阵列分布;
[0009]聚光部件为多个,各聚光部件分别位于相邻的两个光伏部件之间。
[0010]根据本技术第一方面前述任一实施方式,在第一方向上相邻的两个光伏部件之间设置有聚光部件,和/或,在第二方向上相邻的两个光伏部件之间设置有聚光部件。
[0011]根据本技术第一方面前述任一实施方式,多个光伏部件和多个聚光部件在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所在平面呈层铺设,且多层光伏部件和聚光部件沿第三方向间隔分布,第三方向和第一方向、第二方向均相交。
[0012]根据本技术第一方面前述任一实施方式,还包括:支架,用于支撑光伏部件
和/或聚光部件,且光伏部件和/或聚光部件相对支架可转动设置。
[0013]根据本技术第一方面前述任一实施方式,光伏部件和/或聚光部件呈球状。
[0014]根据本技术第一方面前述任一实施方式,聚光部件包括:
[0015]透光壳体,具有容纳腔;
[0016]透明介质,位于容纳腔;
[0017]标记介质,位于容纳腔并沿预设方向延伸。
[0018]本技术第二方面的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除冰装置,用于风力发电机组,除冰装置包括:加热膜,用于产生热能;上述任一第一方面实施例的发电构件,与加热膜电连接以向加热膜提供电能。
[0019]根据本技术第二方面的实施方式,加热膜包括高分子导电材料层及包裹于高分子导电材料层外表面的绝缘层。
[0020]本技术第三方面的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风力发电机组,包括:叶片;上述任一第二方面实施例的除冰装置,加热膜设置于叶片。
[0021]根据本技术第三方面的实施方式,加热膜设置于叶片的前缘。
[0022]根据本技术第一方面前述任一实施方式,加热膜为多个,多个加热膜在叶片间隔分布。
[0023]根据本技术第一方面前述任一实施方式,在叶片叶根至其叶尖的方向上,加热膜的分布面积逐渐增大。
[0024]根据本技术第一方面前述任一实施方式,各加热膜上分别设置有两个以上的温度传感器。
[0025]根据本技术第一方面前述任一实施方式,加热膜设置于叶片的外表面,或者加热膜位于叶片内。
[0026]根据本技术第一方面前述任一实施方式,还包括:检测装置,检测装置用于确定叶片上的结冰位置。
[0027]根据本技术第一方面前述任一实施方式,聚光部件可转动地设置;
[0028]风力发电机组还包括:控制装置,用于控制聚光部件转动以使聚光部件能够将太阳光反射至结冰位置。
[0029]在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供电装置中,供电装置包括光伏部件和聚光部件。光伏部件能够将光能转换为电能,从而为风力发电机组的除冰装置提供电能,不仅能够节省风力发电机组产生的电能,而且能够简化风力发电机组的供电电路。另外,供电装置还包括聚光部件,聚光部件能够将太阳光反射至光伏部件,提高光伏部件的光照亮,进而提高光伏部件转换的电能,使得发电构件能够产生足够的电能以供除冰装置使用。因此,在本技术中,使用除冰装置对风力发电机组的叶片进行加热除冰时,能够更好的给除冰装置供电。
附图说明
[0030]通过阅读以下参照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其中,相同或相似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或相似的特征。
[0031]图1是本技术第一方面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风力发电机组的结构示意图;
[0032]图2是本技术第一方面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风力发电机组的除冰装置的结构示
意图;
[0033]图3是图1中I处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0034]图4是本技术第一方面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风力发电机组的叶片的结构示意图;
[0035]图5是本技术第二方面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除冰装置中加热膜的局部剖视图;
[0036]图6是本技术第三方面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发电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37]图7是本技术第三方面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发电构件中光伏部件和聚光部件的分布示意图;
[0038]图8是本技术第三方面另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发电构件中光伏部件和聚光部件的分布示意图。
[0039]附图标记说明:
[0040]100、发电构件;110、光伏部件;120、聚光部件;121、透光壳体;122、透明介质;123、标记介质;130、支架;131、支撑杆;132、防护部;
[0041]200、除冰装置;210、加热膜;211、高分导电材料层;212、绝缘层;213、温度传感器;220、蓄电部件;230、充电控制器;240、逆变器;250、滑环;260、电源转接部件;270、加热控制柜;
[0042]300、叶片;310、前缘;320、叶尖;330、叶根;
[0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发电构件(100),用于风力发电机组的除冰装置(200),其特征在于,包括:光伏部件(110),用于将光能转换为电能;聚光部件(120),用于将太阳光反射至所述光伏部件(11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电构件(100),其特征在于,所述光伏部件(110)的个数为多个,多个所述光伏部件(110)沿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阵列分布;所述聚光部件(120)为多个,各所述聚光部件(120)分别位于相邻的两个所述光伏部件(110)之间。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发电构件(100),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相邻的两个所述光伏部件(110)之间设置有所述聚光部件(120),和/或,在所述第二方向上相邻的两个所述光伏部件(110)之间设置有所述聚光部件(120)。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发电构件(100),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光伏部件(110)和多个所述聚光部件(120)在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二方向所在平面呈层铺设,且多层所述光伏部件(110)和所述聚光部件(120)沿第三方向间隔分布,所述第三方向和所述第一方向、所述第二方向均相交。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电构件(100),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支架(130),用于支撑所述光伏部件(110)和/或所述聚光部件(120),且所述光伏部件(110)和/或所述聚光部件(120)相对所述支架(130)可转动设置。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电构件(100),其特征在于,所述光伏部件(110)和/或所述聚光部件(120)呈球状。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电构件(100),其特征在于,所述聚光部件(120)包括:透光壳体(121),具有容纳腔;透明介质(122),位于所述容纳腔;标记介质(123),位于所述容纳腔并沿预设方向延伸。8.一种除冰装置(200),用于风力发电机组,其特征在于,包括:加热膜(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肖智龙陈威杨建军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金风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