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自正位功能的被抛投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473910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24 19:2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具有自正位功能的被抛投物,包括被抛投物主体和若干用于支撑所述被抛投物主体进而实现正位的支脚,所述支脚可转动连接于所述被抛投物主体,所述支脚和被抛投物主体之间设置有弹簧以通过弹力使所述支脚展开,且所述支脚通过所述弹簧展开后实现支撑于地面以对所述被抛投物主体正位。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基于现实中需要被抛投的物体配套设置有弹性驱动的支脚等装置,以机械的方式帮助其落地后自行正位,使用效果良好。使用效果良好。使用效果良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自正位功能的被抛投物


[0001]本技术涉及物体正位
,特别涉及一种具有自正位功能的被抛投物。

技术介绍

[0002]在众多场景中,需要对一目标地理范围进行物体抛投,然后被抛投物体再继续完成自己的工作。例如:用于外星登陆的登陆车等登陆装置,野外抛投电子通信信标用于与卫星(例如GNSS监测终端)、无人机、搜救飞行器、雷达和中继通信塔等实现电子通信,野外环境监测的倾角传感器和雨量传感器,被抛投物自身具有光学识别件来实现上空识别等等。以上种种情况下的被抛投物有一个共性就是其自身可以作为一个通信信号源需要与外部实现通信,在通信中为了保证通信的有效性和质量,那么就需要被抛投物在着陆后实现特定方位的正位。除此以外,例如野外环境监测的倾角传感器等地质传感器,也需要自身正位来作为仪器工作的基准。因此在被抛投物上提供自正位技术是十分必要的。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有鉴于上述情况,本技术的提供一种具有自正位功能的被抛投物,满足更好的使用效果,方案如下:
[0004]一种具有自正位功能的被抛投物,包括被抛投物主体和若干用于支撑所述被抛投物主体进而实现正位的支脚,所述支脚可转动连接于所述被抛投物主体,所述支脚和被抛投物主体之间设置有弹簧以通过弹力使所述支脚展开,且所述支脚通过所述弹簧展开后实现支撑于地面以对所述被抛投物主体正位;
[0005]所述被抛投物主体上设置有限位件,所述限位件通过限位所述支脚来使所述支脚收拢于所述被抛投物主体的外周,且所述限位件连接有行程开关以使所述限位件实现往复运动,进而限位或脱离于所述支脚。
[0006]进一步,若干所述支脚沿着所述被抛投物主体的外周周向,且相邻两个所述支脚的周向间距相同或不相同,相邻两个所述支脚的轴向间距相同或不相同。
[0007]进一步,所述支脚与所述被抛投物主体之间所述可转动连接的连接处靠近所述被抛投物主体的底部,且所述支脚通过所述弹簧的弹力作用向所述被抛投物主体的底部方向展开。
[0008]进一步,被抛投物主体内设置有配重物,且该配重物靠近所述被抛投物主体的底部。
[0009]进一步,所述被抛投物为倾角传感器。
[0010]进一步,所述被抛投物为倾角传感器,且所述被抛投物主体包括壳体,所述支脚可转动连接于所述壳体,且所述弹簧也设置于所述壳体和支脚之间;所述行程开关设置于所述壳体的内部,且所述限位件的一头位于所述壳体的内部,并连接到所述行程开关,另一头位于所述壳体的外部,并用于对所述支脚限位。
[0011]进一步,沿所述被抛投物主体的底部到顶部方向,所述壳体包括底壳板、中壳座、
中筒壳和顶壳帽,所述中壳座连接于所述中筒壳底部,并封闭所述中筒壳的底端,所述中壳座的底端面设置有耳板以可转动连接到所述支脚,所述底壳板位于所述中壳座的下方,且所述支脚可转动连接于所述中壳座的连接处位于所述中壳座和底壳板之间,所述顶壳帽连接于所述中筒壳的顶部。
[0012]进一步,所述被抛投物主体还包括内支撑件,且该内支撑件的一头从所述中筒壳的上端伸入其内部,所述顶壳帽封盖到所述内支撑件的另一头;
[0013]所述内支撑件中空,且所述内支撑件内固定并竖直设置有固定轴,该固定轴上滑动设置有滑套;
[0014]所述限位件依次穿过所述顶壳帽和内支撑件,并伸入到所述内支撑件的内部,且所述限位件的内端连接到所述滑套;
[0015]所述行程开关设置于所述中筒壳内,所述行程开关上实现往复运动的推杆通过连接件连接到所述滑套以驱动滑套沿着所述固定轴滑动。
[0016]进一步,所述被抛投物主体还包括电池组,且该电池组位于所述中筒壳内,所述电池组靠近所述中筒壳的底端以起到配重的效果。
[0017]进一步,所述被抛投物主体还包括底部垫板和电路板,所述底部垫板位于所述中筒壳内,并位于所述电池组的下方,所述电路板位于所述电池组的上方,并贴合到所述内支撑件的底端面。
[0018]有益效果:本技术构思新颖、设计合理,且便于使用,本技术基于现实中需要被抛投的物体配套设置有弹性驱动的支脚等装置,以机械的方式帮助其落地后自行正位,使用效果良好。
附图说明
[0019]图1是本技术一实施例在支脚收拢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2是本技术一实施例在支脚展开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3是本技术一实施例在支脚展开状态下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0022]图4是本技术一实施例在支脚展开状态下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作为进一步优选说明:
[0024]实施例一
[0025]请参考图1

4,一种具有自正位功能的被抛投物,具有被抛投物主体100和若干用于支撑被抛投物主体100进而实现正位的支脚200,支脚200可转动连接于被抛投物主体100,支脚200和被抛投物主体100之间设置有弹簧300以通过弹力使支脚200展开,且支脚200通过弹簧300展开后实现支撑于地面以对被抛投物主体100正位;被抛投物主体100上设置有限位件400,限位件400通过限位支脚200来使支脚200收拢于被抛投物主体100的外周,且限位件400连接有行程开关以使限位件400实现往复运动,进而限位或脱离于支脚200。
[0026]本方案的基本原理是:被抛投物主体100为抛投动作中,实现后续工作的硬件主体。该硬件主体根据不同的使用背景,搭载不同的功能模块和附属物,例如卫星信标中搭载
信号发生器,摄像头,录音器;物资空投中搭载荧光板或反光片等,火场投放中搭载温度传感器等。不限于以上所具体举例,一切依据使用的场景及技术设定和条件。由于被抛投物主体100仅仅依靠自身难以实现目标方位的正位,因此通过设置支脚200来帮助其正位。具体是通过弹簧300来驱动支脚200展开,实现正位。基于此,在正位动作发生以前,支脚200是需要收拢并稳定的,因此通过设置限位件400来对收拢的支脚200进行结构稳定。在支脚200收拢到背抛投物主体100的外周时,限位件400作用力到支脚200上,使其实现收拢状态的稳定。限位件400机械动作为往复运动,因此通过连接到行程开关来实现其往复运动,如此,通过控制行程开关即可实现限位件400相对支脚200的限位和打开操作,实现将支脚200稳定地固定或者释放。采用行程开关还可以帮助实现动作的电控,进而可以接入各种触发行程开关的信号系统和控制系统。
[0027]进一步,若干支脚200沿着被抛投物主体100的外周周向,且相邻两个支脚200的周向间距相同或不相同,相邻两个支脚200的轴向间距相同或不相同。
[0028]在本优选中,通过限制各相邻支脚200轴向的间距和竖向的间距,来实现在被抛投物主体100被正位后具体的角度朝向。该方案的原理是,利用支脚200的位置和高度差异来实现被抛投物主体100的正位后的朝向;例如,若干支脚200长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自正位功能的被抛投物,其特征在于:包括被抛投物主体(100)和若干用于支撑所述被抛投物主体(100)进而实现正位的支脚(200),所述支脚(200)可转动连接于所述被抛投物主体(100),所述支脚(200)和被抛投物主体(100)之间设置有弹簧(300)以通过弹力使所述支脚(200)展开,且所述支脚(200)通过所述弹簧(300)展开后实现支撑于地面以对所述被抛投物主体(100)正位;所述被抛投物主体(100)上设置有限位件(400),所述限位件(400)通过限位所述支脚(200)来使所述支脚(200)收拢于所述被抛投物主体(100)的外周,且所述限位件(400)连接有行程开关以使所述限位件(400)实现往复运动,进而限位或脱离于所述支脚(200)。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自正位功能的被抛投物,其特征在于:若干所述支脚(200)沿着所述被抛投物主体(100)的外周周向,且相邻两个所述支脚(200)的周向间距相同或不相同,相邻两个所述支脚(200)的轴向间距相同或不相同。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自正位功能的被抛投物,其特征在于:所述支脚(200)与所述被抛投物主体(100)之间所述可转动连接的连接处靠近所述被抛投物主体(100)的底部,且所述支脚(200)通过所述弹簧(300)的弹力作用向所述被抛投物主体(100)的底部方向展开。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具有自正位功能的被抛投物,其特征在于:被抛投物主体(100)内设置有配重物,且该配重物靠近所述被抛投物主体(100)的底部。5.如权利要求1

4任意一项所述的具有自正位功能的被抛投物,其特征在于:所述被抛投物为倾角传感器。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自正位功能的被抛投物,其特征在于:所述被抛投物为倾角传感器,且所述被抛投物主体(100)包括壳体(110),所述支脚(200)可转动连接于所述壳体(110),且所述弹簧(300)也设置于所述壳体(110)和支脚(200)之间;所述行程开关设置于所述壳体(110)的内部,且所述限位件(400)的一头位于所述壳体(110)的内部,并连接到所述行程开关,另一头位于所述壳体(110)的外部,并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慧生李柯含赖光程刘起霞汪洋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北斗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