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池切断系统配电盒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0472273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24 19:2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池切断系统配电盒,包括依次横向布置的BMS控制器、正极盒和负极盒;正极盒包括正极盒体,以及依次横向固定于正极盒体内的熔断器和若干个正极继电器,熔断器一端连接一电源正极接口,另一端与其中一个正极继电器连接,若干个正极继电器均通过一正极铜排与正极输出口连接,正极铜排设置于正极继电器侧边,正极输出口设置于熔断器侧边,并固定于正极盒体内。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利用铜排来替代线束进行各个电气元器件之间的连接,使整个控制器内部布线整理,防止断接或断接;将各个电气元器件一字横向排布设置,节省纵向空间,将铜排结构设置于继电器侧边,充分利用节省的纵向空间。纵向空间。纵向空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池切断系统配电盒


[0001]本技术涉及电池切断系统配电盒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电池切断系统配电盒。

技术介绍

[0002]在电动汽车当中,其电池切断系统控制整个装置的电力通断。传统的电池切断系统控制盒内包括主负电路、主正电路、预充电路以及采样回路,而现有的大多数电动汽车内都加入了快充模块,这样需要在电池切断系统控制盒内还需加入快充电路。
[0003]在现有技术当中,大多数的电池切断系统控制盒内,各个元器件之间的连接均通过线束来进行连接,再将各条线束进行汇聚,一起连接到输出口进行连接。而在电池盒内,各条线束会集中设置在盒内上方和侧边等。通过这种设置,虽然能够充分利用电池盒内部空间,但线束过于杂乱无章,不利于后期的维护,且这种布线容易造成线束断路或者断路等情况。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电池切断系统配电盒,通过设置各个元器件的排布方式,再使用铜排来代替线束进行连接,约束铜排的位置来提高电池切断系统配电盒内部空间的利用率,在满足产品功能、性能、成本要求下,同时满足生产效率、售后维修要求。
[0005]本技术解决上述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电池切断系统配电盒,包括依次横向布置的BMS控制器、正极盒和负极盒;所述正极盒包括正极盒体,以及依次横向固定于正极盒体内的熔断器和若干个正极继电器,所述熔断器一端连接一电源正极接口,另一端与其中一个正极继电器连接,若干个所述正极继电器均通过一正极铜排与正极输出口连接,所述正极铜排设置于正极继电器侧边,所述正极输出口设置于熔断器侧边,并固定于正极盒体内;所述负极盒包括负极盒体,以及依次横向固定于负极盒体内的分流器、电流传感器和若干个负极继电器,所述分流器一端连接一电源负极接口,另一端与其中一个负极继电器连接,若干个所述负极继电器均通过一负极铜排与负极输出口连接,所述负极铜排设置于负极继电器侧边,所述负极输出口设置于分流器侧边,并固定于负极盒体内。
[000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在于:利用铜排来替代线束进行各个电气元器件之间的连接,使整个控制器内部布线整理,防止断接或断接;将各个电气元器件一字横向排布设置,节省纵向空间,将铜排结构设置于继电器侧边,充分利用节省的纵向空间。
[0007]优选的,所述正极继电器包括快充正继电器和主正继电器,所述快充正继电器上端设有第一连接端和第二连接端,所述主正继电器上端设有第三连接端和第四连接端,所述第一连接端通过一第一正极铜排与第一正极输出口连接,所述第二连接端与第三连接端连接,所述第二连接端通过第二正极铜排与第二正极输出口连接,所述第四连接端与熔断器一端连接。这样,将继电器的连接端设置于上端,进一步的节省纵向空间,同时也方便铜排进行引出。
[0008]优选的,所述第一正极铜排设置于快充正继电器和主正继电器侧边,所述第二正极铜排设置于第一正极铜排内侧边,所述第一正极输出口和第二正极输出口均设置于熔断器侧边。这样,多个铜排均设置在继电器侧边,并彼此错开,充分利用空间,使整体结构紧凑;熔断器结构较小,将输出口设置在熔断器侧边,充分利用熔断器旁边的空间布局。
[0009]优选的,所述正极盒内还横向设有预充电阻和预充继电器,所述预充电阻和预充继电器均通过线束与一低压线束接口连接,所述第四连接端与低压线束接口连接。这样,预充继电器和预充电阻的体积相对较小,且都有对应的线束进行外接,将这些线束汇总到低压线束接口进行统一外接,能够节省内部线束空间。
[0010]优选的,所述快充正继电器设有一快充正继电器控制接口,所述快充正继电器控制接口置于预充电阻一侧,所述主正继电器设有一主正继电器控制接口,所述主正继电器控制接口置于快充正继电器和主正继电器之间。这样,继电器的控制接口设置在相邻的电气元器件之间,充分利用横向空间,减少纵向空间的布置。
[0011]优选的,所述负极继电器包括快充负继电器和主负继电器,所述快充负继电器上端设有第五连接端和第六连接端,所述主负继电器上端设有第七连接端和第八连接端,所述第五连接端通过第一负极铜排与第一负极输出口连接,所述第六连接端和第七连接端连接,所述第六连接端通过第二负极铜排与第二负极输出口连接,所述分流器一端通过引线铜排穿过电流传感器下方与第八连接端连接。这样,将继电器的连接端设置在上端,进一步的节省纵向空间,同时也方便铜排进行引出;电流传感器较小,引线铜排可以穿过其中间再与继电器连接。
[0012]优选的,所述第一负极铜排设置于快充负继电器和主负继电器侧边,所述第二负极铜排设置于第一负极铜排内侧边,所述第一负极输出口和第二负极输出口均设置于分流器侧边。这样,多个铜排均设置在继电器侧边,并彼此错开,充分利用空间,使整体结构紧凑;分流器结构较小,将输出口设置在分流器侧边,充分利用分流器旁边的空间布局。
[0013]优选的,所述引线铜排包括第一铜排连接端、连接部、折弯部和第二铜排连接端,所述第一铜排连接端与分流器一端连接,所述连接部一端与第一铜排连接端连接,另一端穿过电流传感器与折弯部连接,所述折弯部与第二铜排连接端连接,所述第二铜排连接端与主负继电器的第八连接端连接。这样,通过设置折弯部,在满足电流传感器对铜排出口距离要求的同时,也能保证铜排能够穿过电流传感器的孔。
[0014]优选的,所述负极盒体上设有一用于固定支撑分流器的支撑台,所述分流器上端设有分流器接口。这样,分流器的结构较小,通过将负极盒体分流器下端设置一个支撑台来对分流器进行支撑,方便固定分流器,使各个电气元器件的上端能在一个平面上。
[0015]优选的,所述正极盒体在正极输出口一侧设有第一开口,所述负极盒体在负极输出口一侧设有第二开口。这样,通过设置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方便输出口后期通过其他铜排外接。
附图说明
[0016]图1本技术电池切断系统配电盒结构示意图;
[0017]图2本技术正极盒内部结构示意图;
[0018]图3本技术BMS控制器和正极盒端部结构示意图;
[0019]图4本技术负极盒内部结构示意图;
[0020]图5本技术负极盒上的分流器接口结构示意图;
[0021]图6本技术负极盒内的分流器连接结构示意图;
[0022]图7本技术负极盒上的第二开口结构示意图;
[0023]图8本技术引线框架和负极继电器连接结构示意图;
[0024]图9本技术引线框架和电流传感器连接结构示意图。
[0025]图中标号说明:1、BMS控制器;
[0026]2、正极盒,21、正极盒体,22、熔断器,221、电源正极接口,23、正极继电器,231、快充正继电器,2311、第一连接端,2312、第二连接端,2313、快充正继电器控制接口,232、主正继电器,2321、第三连接端,2322、第四连接端,2323、主正继电器控制接口,24、正极铜排,241、第一正极铜排,242、第二正极铜排,25、正极输出口,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池切断系统配电盒,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横向布置的BMS控制器(1)、正极盒(2)和负极盒(3);所述正极盒(2)包括正极盒体(21),以及依次横向固定于正极盒体(21)内的熔断器(22)和若干个正极继电器(23),所述熔断器(22)一端连接一电源正极接口(221),另一端与其中一个正极继电器(23)连接,所述正极继电器(23)通过一正极铜排(24)与正极输出口(25)连接,所述正极铜排(24)设置于正极继电器(23)侧边,所述正极输出口(25)设置于熔断器(22)侧边,并固定于正极盒体(21)内;所述负极盒(3)包括负极盒体(31),以及依次横向固定于负极盒体(31)内的分流器(32)、电流传感器(33)和若干个负极继电器(34),所述分流器(32)一端连接一电源负极接口(321),另一端与其中一个负极继电器(34)连接,所述负极继电器(34)通过一负极铜排(35)与负极输出口(36)连接,所述负极铜排(35)设置于负极继电器(34)侧边,所述负极输出口(36)设置于分流器(32)侧边,并固定于负极盒体(31)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池切断系统配电盒,其特征在于:所述正极继电器(23)包括快充正继电器(231)和主正继电器(232),所述快充正继电器(231)上端设有第一连接端(2311)和第二连接端(2312),所述主正继电器(232)上端设有第三连接端(2321)和第四连接端(2322),所述第一连接端(2311)通过一第一正极铜排(241)与第一正极输出口(251)连接,所述第二连接端(2312)与第三连接端(2321)连接,所述第二连接端(2312)通过第二正极铜排(242)与第二正极输出口(252)连接,所述第四连接端(2322)与熔断器(22)一端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池切断系统配电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正极铜排(241)设置于快充正继电器(231)和主正继电器(232)侧边,所述第二正极铜排(242)设置于第一正极铜排(241)内侧边,所述第一正极输出口(251)和第二正极输出口(252)均设置于熔断器(22)侧边。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池切断系统配电盒,其特征在于:所述正极盒(2)内还横向设有预充电阻(26)和预充继电器(27),所述预充电阻(26)和预充继电器(27)均通过线束与一低压线束接口(28)连接,所述第四连接端(2322)与低压线束接口(28)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骆彭彭吴洪强刘小康贾红军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峰梅新能源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