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气垫摩托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470285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24 19:2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新型气垫摩托车,包括车体、柔性气封、发动机和导管空气螺旋桨,所述车体四周设有柔性气封,所述车体、柔性气封和支撑面围成一个垫升腔,所述车体顶部表面开设有驾驶腔,所述车体尾部设有进气通道,所述进气通道顶部设有导管空气螺旋桨,所述导管空气螺旋桨靠近驾驶腔一侧设有发动机,所述导管空气螺旋桨背部设有水平尾翼,所述水平尾翼下部设有两片竖直向下的方向舵。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导管空气螺旋桨、柔性气封、引进飞机的升降舵和方向舵操纵方式,实现单台发动机同步、快速、平稳的进行气垫摩托车的推进和垫升,并使其具有很好的通过性和灵活的操纵性,以适应复杂的地段。复杂的地段。复杂的地段。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气垫摩托车


[0001]本技术涉及新型概念车
,具体为一种新型气垫摩托车。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国内外的摩托车只能在马路上运行都不具有多栖性,雪摩托车也只能在雪地运行。用于水面、薄冰面、陆地、雪地、沼泽地、草地、沙漠、滩涂及芦苇荡等区域旅游观光,并能够替代雪地摩托、竹筏等工具在该类区域执行巡逻警戒任务的工具非常少,引进气垫技术用于现有摩托车上,使其具有多栖运输使用性能,显得尤为重要。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出一种新型气垫摩托车。所述新型气垫摩托车具有设计新颖、造价低廉和实用性强的特点。
[0004]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5]一种新型气垫摩托车,包括车体、柔性气封、发动机和导管空气螺旋桨,所述车体四周设有柔性气封,所述车体、柔性气封和支撑面围成一个垫升腔,所述车体顶部表面开设有驾驶腔,所述驾驶腔前部的所述车体顶部表面设有驾驶手柄,所述驾驶手柄上设有油门把手,所述油门把手上连接有油门线,所述驾驶腔前端部设有左踏板和右踏板,所述驾驶腔中后部设有驾驶座和乘客座,所述车体尾部设有进气通道,所述进气通道顶部设有导管空气螺旋桨,所述导管空气螺旋桨靠近驾驶腔一侧设有发动机,所述发动机底部设有发动机安装盘,所述发动机安装盘固定在所述车体顶部表面上,所述发动机与所述导管空气螺旋桨连接为所述导管空气螺旋桨提供动力,所述导管空气螺旋桨背部设有水平尾翼,所述水平尾翼通过俯仰钢索与所述驾驶手柄连接,所述水平尾翼下部设有两片竖直向下的方向舵,所述方向舵之间平行排列,所述方向舵通过操纵钢索分别与所述左踏板和右踏板连接。
[0006]进一步地,所述发动机安装盘底部四角处与所述车体顶部表面之间设有减震器。
[0007]进一步地,所述发动机通过皮带与所述导管空气螺旋桨转动连接。
[0008]进一步地,所述车体材质为玻璃纤维材料。
[000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10]1、其特有的垫升行驶方式替代了车轮,脱离了支承面的限制。
[0011]2、导管空气螺旋桨通过内环、外环分流的设计来实现单台发动机同步进行气垫摩托车的推进和垫升,使之具有极高效率。
[0012]3、气垫摩托车的垫升系统利用了增压室原理,气垫摩托车底部的前后位置设有多个气流出口,气垫摩托车快速、平稳、同步垫升,并使其具有很好的通过性。
[0013]4、气垫摩托车采用飞机的升降舵和方向舵操纵方式操纵气垫摩托车,使其具有了灵活的操纵性,以适应复杂的地段。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5]图2为本技术的显示驾驶座和乘客座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3为本技术的操纵系统结构示意图;
[0017]图4为本技术的垫升系统结构示意图;
[0018]图5为本技术的气封出气示意图;
[0019]其中,1

车体、2

右踏板、3

柔性气封、4

垫升腔、5

垫升气流、6

发动机、7

发动机安装盘,8

减震器,9

操纵钢索、10

方向舵、11

水平尾翼,12

导管空气螺旋桨、13

垫升气体通道、14

进气流、15

驾驶员、16

驾驶手柄、17

油门线、18

俯仰钢索、19

乘客座、20

驾驶座、21

驾驶腔、22

油门把手、23

左踏板、24

皮带,25

出气口。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描述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
[0021]需要说明的是,本说明书所附图中示意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技术可实施的限定条件,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技术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技术所揭示的
技术实现思路
得能涵盖的范围内。
[0022]同时,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间”及“一”等的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技术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
技术实现思路
下,当亦视为本技术可实施的范畴。
[0023]一种气垫摩托车,包括车体1、柔性气封3、发动机6和导管空气螺旋桨12,所述车体1四周设有柔性气封3,所述车体1、柔性气封3和支撑面围成一个垫升腔4,所述车体1顶部表面开设有驾驶腔21,所述驾驶腔21前部的所述车体1顶部表面设有驾驶手柄16,所述驾驶手柄16上设有油门把手22,所述油门把手22上连接有油门线17,所述驾驶腔21前端部设有左踏板23和右踏板2,所述驾驶腔21中后部设有驾驶座20和乘客座19,所述车体1尾部设有进气通道14,所述进气通道14顶部设有导管空气螺旋桨12,所述导管空气螺旋桨12靠近驾驶腔21一侧设有发动机6,所述发动机6底部设有发动机安装盘7,所述发动机安装盘7固定在所述车体1顶部表面上,所述发动机6与所述导管空气螺旋桨7连接为所述导管空气螺旋桨7提供动力,所述导管空气螺旋桨7背部设有水平尾翼11,所述水平尾翼11通过俯仰钢索18与所述驾驶手柄16连接,所述水平尾翼16下部设有两片竖直向下的方向舵10,所述方向舵10之间平行排列,所述方向舵10通过操纵钢索9分别与所述左踏板23和右踏板2连接。
[0024]具体而言,所述发动机安装盘7底部四角处与所述车体1顶部表面之间设有减震器8。
[0025]具体而言,所述发动机6通过皮带24与所述导管空气螺旋桨7转动连接。
[0026]具体而言,所述车体1材质为玻璃纤维材料。
[0027]采用皮带24传动经济高效、更换方便。车体采用玻璃纤维材料,使得气垫摩托车重量减小,从而获得大的有效载重。
[0028]导管空气螺旋桨7的螺旋桨稍产生的进气流14排入垫升腔4形成垫升气流5,当垫
升压力与气垫摩托车重量平衡,气垫摩托车离开支承面。导管空气螺旋桨7产生推力,推动摩托车航行加速。
[0029]转动驾驶手柄16上的油门把手22,油门把手22带动油门线17移动控制油门,改变发动机驱动的螺旋桨转数;前后推动驾驶手柄16,前推水平尾翼11下偏,摩托车低头,后拉水平尾翼11上偏,摩托车抬头;用左踏板23和右踏板2实现所述气垫摩托车的转向,踩右踏板2时,通过操纵钢索9操纵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气垫摩托车,其特征在于:包括车体(1)、柔性气封(3)、发动机(6)和导管空气螺旋桨(12),所述车体(1)四周设有柔性气封(3),所述车体(1)、柔性气封(3)和支撑面围成一个垫升腔(4),所述车体(1)顶部表面开设有驾驶腔(21),所述驾驶腔(21)前部的所述车体(1)顶部表面设有驾驶手柄(16),所述驾驶手柄(16)上设有油门把手(22),所述油门把手(22)上连接有油门线(17),所述驾驶腔(21)前端部设有左踏板(23)和右踏板(2),所述驾驶腔(21)中后部设有驾驶座(20)和乘客座(19),所述车体(1)尾部设有进气通道(14),所述进气通道(14)顶部设有导管空气螺旋桨(12),所述导管空气螺旋桨(12)靠近驾驶腔(21)一侧设有发动机(6),所述发动机(6)底部设有发动机安装盘(7),所述发动机安装盘(7)固定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兰芝芳王时闯韩添翼
申请(专利权)人:烟台城运造船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