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与BIM平台结合的地下空间智能照明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469379 阅读:5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24 19:1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可与BIM平台结合的地下空间智能照明设备,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传统地下空间的导光管系统与LED灯照明方案中存在的,占用面积大、设备维护复杂、以及相互配合存在困难的问题,包括导光管系统,导光管系统包括位于地面的光线采集帽,以及一端与光线采集帽相接的用于光线传输的导光管,以及与导光管另一端相接的用于将光线进行释放的漫反射器;还包括LED主动照明设备,LED主动照明设备包括位于漫反射器与导光管端部之间的与导光管内壁水平截面形状相匹配的灯盘,灯盘与导光管内壁形成可绕中心轴线转动的连接结构,灯盘的表面处设有LED灯珠。灯盘的表面处设有LED灯珠。灯盘的表面处设有LED灯珠。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可与BIM平台结合的地下空间智能照明设备


[0001]本技术涉及照明设备
,具体为可与BIM平台结合的地下空间智能照明设备。

技术介绍

[0002]照明器是根据人们对照明质量的要求,重新分布光源发出的光通,防止人眼受强光作用的一种设备,它包括光源、控制光线方向的光学器件,固定和防护灯泡及连接电源所必需的组件、供装饰、调整和安装用的部件等,照明器通称。
[0003]在倡导绿色建筑、节能建筑的大背景下,地下空间的建筑体中越来越多采用导光管采光系统,利用导光管系统实现将地面自然光引入地下建筑体中,大幅度降低地下空间所需的照明设备。上述导光管系统在使用时依赖于自然光,当自然光变化时自然地下空间的采光也会随之发生变化,为了解决上述的问题,通常在建筑设计之初就采用LED灯与导光管系统混合使用的方式来实现,但是上述LED灯照明设备与导光管系统混合使用时不可免的对于地下空间的顶层面积有着较大的占用,而且上述照明方案需要独立的两套系统,对应的与其配套的设备和维护都需要配置独立的两套方案,而且在自然光照条件不足的情况下,如清晨、黄昏、云层较厚等天气,如何实现LED等与导光管系统进行配合使用,达到地下建筑内较为稳定的照度,传统的方案难于解决上述的诸多问题。
[0004]而且随着BIM(建筑信息模型)技术在建筑后期运营维护过程中应用,对于地下空间的采光管理必然是BIM平台一项重大任务,而现有的地下空间采光方案中无法实现与BIM平台的信息化连通。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可与BIM平台结合的地下空间智能照明设备,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传统地下空间的导光管系统与LED灯照明方案中存在的,占用面积大、设备维护复杂、以及相互配合存在困难的问题。
[0006]其技术方案是,可与BIM平台结合的地下空间智能照明设备,包括导光管系统,所述导光管系统包括位于地面的光线采集帽,以及一端与所述光线采集帽相接的用于光线传输的导光管,以及与所述导光管另一端相接的用于将光线进行释放的漫反射器;还包括LED主动照明设备,所述LED主动照明设备包括位于所述漫反射器与所述导光管端部之间的与导光管内壁水平截面形状相匹配的灯盘,所述灯盘与所述导光管内壁形成可绕中心轴线转动的连接结构,所述灯盘的表面处设有LED灯珠;还包括控制电路,所述控制电路包括用于感知地下建筑空间内照度的光照度传感器,所述光照度传感器布置安装于所述导光管的一侧,还包括与所述光照度传感器通讯连接的处理器,所述处理器的至少一输出针脚电性连接用于控制电机动作的电机驱动电路,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传动连接与所述灯盘固定连接的转轴,还包括与所述处理器电性连接的通讯模块。
[0007]在上述或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灯盘包括两相对且相隔设置的盘体,所述盘体中心
处设有连接体,还包括为盘体一侧内凹形成用于安装LED灯珠的安装槽,还包括覆盖所述安装槽的由透光材料制成的灯罩。
[0008]在上述或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盘体表面涂设由高反射率材料制成的涂层。
[0009]在上述或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漫反射器包括与所述导光管端部形成套接的筒体,所述筒体与所述导光管可拆卸固定连接,还包括位于所述筒体下端的用于安装所述光照度传感器的安装孔。
[0010]在上述或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一环状的固定节,所述固定节可拆卸固定安装与所述导光管的端部,所述固定节包括用于与所述转轴转动配合的转动部,还包括用于安装所述电机的安装板。
[00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2]本方案可直接通过光照度传感器感知到的信号主动进行干预由漫反射器散射的光线,如当光线过强时,可通过电机控制灯盘偏离竖直的中间位,使得灯盘部分或全部遮挡由导光管所引导的光线,当然也可通过灯盘趋向于中间位获得较强的光线,更甚者,本方可以通过控制灯盘中的LED主动增强光线,使得光线始终处于可控制的状态,而且上述的干预是柔性的,可根据需要进行调节。更进一步的,通过引入电控系统,实现了对于地下空间光照调节的主动干预方案,而且上述方案可通过通讯模块实现与BIM平台的信息连通。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4]图2为本技术灯盘301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5]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16]请参阅图1

2,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实施例:
[0017]导光管102系统100,导光管102系统100已经大量的运用于国内外的工程项目中,采用导光管102系统100能够大幅度降低建筑物采光所产生的能耗,而且上述技术已经十分成熟。所述导光管102系统100包括位于地面的光线采集帽101,采集帽采用高投光的材质制成,利用光线透射、折射将光线引导至导光管102,其中导光管102内壁为高反射率的材料形成,光线进入导光管102之后经数次反射到达位于导光管102端部的漫反射器200内,由漫反射器200将光线均匀的散射至建筑物内,当然上述的系统中刀光管不限于附图1所显示的竖直排布,也可能为弯曲的结构,而且在安装使用时导光管102的长度根据建筑物屋顶厚度或者所安装位置的穿墙厚度决定。
[0018]LED主动照明设备300,所述LED主动照明设备300包括位于所述漫反射器200与所述导光管102端部之间的与导光管102内壁水平截面形状相匹配的灯盘301,所述灯盘301与所述导光管102内壁形成可绕中心轴线转动的连接结构,所述灯盘301的表面处设有LED灯珠302;所述灯盘301包括两相对且相隔设置的盘体303,所述盘体303中心处设有连接体
304,光线大量引入导光管102内会造成灯盘301热量的升高,为了避免灯盘301温度影响LED灯珠302使用寿命,将灯盘301设置为相隔的结构可增强其散热面积,另一方面灯盘301材料采用比热较大的氮化硅材质或者陶瓷材料;还包括为盘体303一侧内凹形成用于安装LED灯珠302的安装槽305,还包括覆盖所述安装槽305的由透光材料制成的灯罩306,为了提升灯盘301对光线的反射效率,所述盘体303表面涂设由高反射率材料制成的涂层,包括但不限于铝箔制成的反射膜。
[0019]控制电路,所述控制电路包括用于感知地下建筑空间内照度的光照度传感器401,包括但不限于采用24V直流供电的GD51

YGZ型光照度传感器,所述光照度传感器401布置安装于所述导光管102的一侧,还包括与所述光照度传感器401通讯连接的处理器,所述处理器可采用L298单片机,所述处理器采用所述处理器的至少一输出针脚电性连接用于控制电机402动作的电机驱动电路,所述电机402的输出轴传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可与BIM平台结合的地下空间智能照明设备,包括导光管(102)系统(100),所述导光管(102)系统(100)包括位于地面的光线采集帽(101),以及一端与所述光线采集帽(101)相接的用于光线传输的导光管(102),以及与所述导光管(102)另一端相接的用于将光线进行释放的漫反射器(200);其特征在于,还包括LED主动照明设备(300),所述LED主动照明设备(300)包括位于所述漫反射器(200)与所述导光管(102)端部之间的与导光管(102)内壁水平截面形状相匹配的灯盘(301),所述灯盘(301)与所述导光管(102)内壁形成可绕中心轴线转动的连接结构,所述灯盘(301)的表面处设有LED灯珠(302);还包括控制电路,所述控制电路包括用于感知地下建筑空间内照度的光照度传感器(401),所述光照度传感器(401)布置安装于所述导光管(102)的一侧,还包括与所述光照度传感器(401)通讯连接的处理器,所述处理器的至少一输出针脚电性连接用于控制电机(402)动作的电机驱动电路,所述电机(402)的输出轴传动连接与所述灯盘(301)固定连接的转轴(403),还包括与所述处理器电性连接的通讯模块。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与BIM平台结合...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惠惠牛会银武茜杨占宇马倩
申请(专利权)人:郑州地产集团投资管理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