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电站集控侧与电站侧监控系统离线调试结构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0469353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24 19:19
水电站集控侧与电站侧监控系统离线调试结构,包括集控侧离线调试系统和电站侧离线调试系统,集控侧离线调试系统内设有集控侧光纤跳线柜,电站侧离线调试系统内设有电站侧集控楼光纤跳线柜,集控侧光纤跳线柜和电站侧集控楼光纤跳线柜通讯连接;通过简单的布线,能够实现集控侧对电站侧不同部位的设备进行远方调试而不用人工跳线的功能,实现了集控侧与电站侧离线调试信号的全采全控。进一步的,通过该离线调试监控系统结构,不会影响到已投运机组设备的正常监控运行,可避免因人为因素影响而导致的原有已投产运行设备的误操作,基于该系统结构能够更加方便、安全地开展集控侧监控系统与电站侧监控系统的现场同步联调工作。系统与电站侧监控系统的现场同步联调工作。系统与电站侧监控系统的现场同步联调工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水电站集控侧与电站侧监控系统离线调试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水电站离线调试监控系统领域,特别是一种水电站集控侧与电站侧监控系统离线调试结构。

技术介绍

[0002]为了更安全、方便地开展集控侧监控系统与电站侧监控系统的现场同步联调工作,可靠的水电站调试监控系统结构是必不可少的。基于运行安全性考虑,新接入机组加入生产控制网之前,需要对新加入机组控制设备进行联调后才能加入,避免因人为因素的影响而导致原有已投产运行设备的误操作。目前,集控侧维护人员进行电站侧新接入机组调试时,需要将集控侧人员派至电站现场,在现地LCU盘柜前将集控侧离线调试工作站与电站侧调试工作站相连后进行后续的调试工作。该调试方法耗时耗力,需要对调试设备进行不断的转移、搬运,浪费大量的调试时间。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水电站集控侧与电站侧监控系统离线调试结构,可以方便地进行水电站集控侧和电站侧的离线调试。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5]水电站集控侧与电站侧监控系统离线调试结构,包括集控侧离线调试系统和电站侧离线调试系统,集控侧离线调试系统内设有集控侧光纤跳线柜,电站侧离线调试系统内设有电站侧集控楼光纤跳线柜,集控侧光纤跳线柜和电站侧集控楼光纤跳线柜通讯连接 ;
[0006]上述的集控侧离线调试系统内设有依次通讯连接的显示器、KVM输出管理器、KVM矩阵管理器、KVM输入管理器、集控侧离线调试服务器和集控侧光纤跳线柜;
[0007]上述的电站侧离线调试系统包括依次通讯连接的电站侧LCU现地盘柜、电站侧现地调试工作站、交换机和电站侧集控楼光纤跳线柜。
[0008]上述的集控侧光纤跳线柜和电站侧集控楼光纤跳线柜通过离线调试光纤通道直连,集控侧离线调试服务器和电站侧现地调试工作站通过IEC协议进行数据交换。
[0009]上述的电站侧现地调试工作站和电站侧LCU现地盘柜设有多个。
[0010]上述的集控侧离线调试服务器通过DVI、AUDIO音频线、USB接口与KVM输入管理器连接。
[0011]上述的KVM输出管理器通过DVI、AUDIO音频线、USB接口与显示器连接。
[0012]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水电站集控侧与电站侧监控系统离线调试结构,通过集控侧与电站侧离线调试监控系统结构,通过简单的布线,能够实现集控侧对电站侧不同部位的设备进行远方调试而不用人工跳线的功能,实现了集控侧与电站侧离线调试信号的全采全控。进一步的,通过该离线调试监控系统结构,不会影响到已投运机组设备的正常监控运行,可避免因人为因素影响而导致的原有已投产运行设备的误操作,基于该系统结构能够更加方便、安全地开展集控侧监控系统与电站侧监控系统的现场同步联调工作。
附图说明
[0013]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
[0014]图1为本技术的离线调试系统解结构示意图;
[0015]图2为集控侧离线调试工作站配置结构说明示意图。
[0016]其中:集控侧离线调试服务器10、显示器11、KVM矩阵管理器12、KVM输出管理器13、KVM输入管理器14、集控侧光纤跳线柜15、电站侧集控楼光纤跳线柜16、交换机17、电站侧现地调试工作站18、电站侧LCU现地盘柜19。
具体实施方式
[0017]如图1和2中所示,水电站集控侧与电站侧监控系统离线调试结构,包括集控侧离线调试系统和电站侧离线调试系统,集控侧离线调试系统内设有集控侧光纤跳线柜15,电站侧离线调试系统内设有电站侧集控楼光纤跳线柜16,集控侧光纤跳线柜15和电站侧集控楼光纤跳线柜16通讯连接,通过集控侧光纤跳线柜15和电站侧集控楼光纤跳线柜16之间的光纤通讯可实现集控侧和电站侧的快速调试;
[0018]上述的集控侧离线调试系统内设有依次通讯连接的显示器11、KVM输出管理器13、KVM矩阵管理器12、KVM输入管理器14、集控侧离线调试服务器10和集控侧光纤跳线柜15;
[0019]上述的电站侧离线调试系统包括依次通讯连接的电站侧LCU现地盘柜19、电站侧现地调试工作站18、交换机17和电站侧集控楼光纤跳线柜16。
[0020]上述的集控侧光纤跳线柜15和电站侧集控楼光纤跳线柜16通过离线调试光纤通道直连,集控侧离线调试服务器10和电站侧现地调试工作站18通过IEC104协议进行数据交换。
[0021]上述的电站侧现地调试工作站18和电站侧LCU现地盘柜19设有多个,具体数量根据电站侧设备位置的具体情况进行配置,电站侧现地调试工作站18的一端与电站侧LCU现地盘柜19进行网线直连,另一端通过光电转换器将网口转换为光口通过光纤跳线连接至交换机17。通过交换机的连接方式,能够实现同时与电站侧不同区域的设备进行通信的功能,即可以同时采集电站侧不同区域的现地设备信号,电站侧LCU现地盘柜19与电站侧现地调试工作站18通过内部协议进行数据交换,采集现地设备数据信息。
[0022]上述的集控侧离线调试服务器10通过DVI、AUDIO音频线、USB接口与KVM输入管理器14连接。
[0023]上述的KVM输出管理器13通过DVI、AUDIO音频线、USB接口与显示器11连接。
[0024]该结构将集控侧离线调试服务器与电站侧现地调试工作站经过集控侧光纤跳线柜和电站侧集控楼光纤跳线柜中转并通过离线调试光纤通道进行直连,两侧服务器之间通过IEC104协议进行数据交换。电站侧集控楼光纤跳线柜接有交换机设备,能够同时采集电站侧不同部位的信号,进而实现集控侧与电站侧离线调试信号的全采全控。本技术的技术方案,集控侧离线调试工作站与电站侧现地调试工作站建立独立的调试通道,与生产通道物理隔离,使水电站新接入机组信号不影响原监控系统的正常工作。该离线调试系统结构不会影响到已投运机组设备的正常监控运行,更可避免因人为因素的影响而导致的原有已投产运行设备的误操作。基于该系统结构能够更加方便、安全地开展集控侧监控系统与电站侧监控系统的现场同步联调工作。
[0025]如图2中所示,集控侧离线调试服务器10操作系统同I区在线操作员站操作系统版本,监控系统软件版本同I区在线操作员站监控系统软件版本,集控侧离线调试服务器10 IP地址配置与电站侧现地调试工作站18 IP地址设置为同一网段且该IP地址应该为管理信息大区三区地址,集控侧离线调试服务器10配置库IP地址修改为离线调试服务器10网络IP地址,使得集控侧离线调试服务器10能够正常连接至监控系统底层配置库数据库;集控侧离线调试服务器10网络总线组播地址修改为与电站侧现地调试工作站在同一网段,其中,网络总线是指集控侧监控系统中的消息总线,该监控系统是基于单网或双网创建消息总线用于系统内部的数据传输与同步;消息总线使用组播或广播技术可以进行数据的传送,同时提供数据的丢包检测与重传功能。消息总线同时还提供安全模式功能,即对传输的数据进行加密。对于网络安全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水电站集控侧与电站侧监控系统离线调试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集控侧离线调试系统和电站侧离线调试系统,集控侧离线调试系统内设有集控侧光纤跳线柜(15),电站侧离线调试系统内设有电站侧集控楼光纤跳线柜(16),集控侧光纤跳线柜(15)和电站侧集控楼光纤跳线柜(16)通讯连接 ;所述的集控侧离线调试系统内设有依次通讯连接的显示器(11)、KVM输出管理器(13)、KVM矩阵管理器(12)、KVM输入管理器(14)、集控侧离线调试服务器(10)和集控侧光纤跳线柜(15);所述的电站侧离线调试系统包括依次通讯连接的电站侧LCU现地盘柜(19)、电站侧现地调试工作站(18)、交换机(17)和电站侧集控楼光纤跳线柜(1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电站集控侧与电站侧监控系统离线调试结构,其特征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卢舟鑫张微帅小乐刘帅涂勇杨赛杨洋王子琛刘邓王宁涛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长江电力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