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灌带成型轮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468772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24 19:1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滴灌带成型轮,包括左模板和右模板,所述左模板和右模板相互配合安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左模板上设有左腔道,右模板上设有与左腔道位置相互对应的右腔道,且中隔环上布满通孔;所述左腔道和右腔道内均安装有可以使冷却液流向腔道内外沿面的导流机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可以改变冷却液运动方向的导流机构,导流机构控制冷却液体的运动方向,使冷却液向外沿面冲去,这样可以使成型轮的外沿边于滴灌带接触的表面降温,使其快速冷却,保证了产品的质量。保证了产品的质量。保证了产品的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滴灌带成型轮


[0001]本技术属于材料成型机械
,具体涉及一种滴灌带成型轮。

技术介绍

[0002]滴灌带是农业滴灌技术必不可少的一种输水工具,现有的滴灌带在加工过程中是首先由挤出机连续挤出一个薄壁圆筒,在半熔融状态向上拉伸过程中,将挤出的薄壁管压扁,在冷却以前再通过成型轮将薄壁塑料管压合成迷宫流道形状。
[0003]目前在成型轮上进行成型的时候,由于成型轮的表面被才出挤出的薄壁管的热量受热,导致成型轮表面的热量过热,这样滴灌带的迷宫变存在被拉坏的可能性,同时热量不均到时滴灌带的产品质量很不稳定。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滴灌带成型轮,实现了成型轮表面的快速散热且散热均匀,保证了产品质量的稳定,同时成本低,
[0005]本技术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0006]滴灌带成型轮,包括左模板和右模板,所述左模板和右模板相互配合安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左模板上设有左腔道,右模板上设有与左腔道位置相互对应的右腔道;
[0007]中隔环,所述中隔环装配在左模板和右模板之间,且中隔环上布满通孔;
[0008]所述左腔道和右腔道内均安装有可以使冷却液流向腔道内外沿面的导流机构。
[0009]所述导流机构为斜板。左腔道和右腔道内的斜板均为多个,且均倾斜安装,所述斜板高度不超过腔道深度H。
[0010]所述左模板和右模板的外壁面上均设有抽真空孔,所述左模板或右模板设有倾斜气道与抽真空孔连通。所述左模板和右模板材质为A356铝合金。
[0011]转轴,所述转轴装配在左模板和右模板上带动两者一起旋转,所述转轴内设有进液腔,所述进液腔分别设有进液管和出液管与左腔道连通或与右腔道连通。所述进液管和出液管分向布设,之间间隔角度为90

180度。
[0012]本技术的有益的效果:
[0013]本技术通过设置可以改变冷却液运动方向的导流机构,导流机构控制冷却液体的运动方向,使冷却液向外沿面冲去,这样可以使成型轮的外沿边于滴灌带接触的表面降温,使其快速冷却,保证了产品的质量。
附图说明
[0014]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
[0015]图1是本技术的滴灌带成型轮示意图;
[0016]图2是本技术的左腔道和右腔道内导流机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7]如图所示,滴灌带成型轮,包括左模板3和右模板1,所述左模板3和右模板1相互配合安装,所述左模板3上设有左腔道21A,右模板1上设有与左腔道21A位置相互对应的右腔道21B;左腔道21A和右腔道21B的宽度相同,这样安装的时候相互配合。
[0018]中隔环2,所述中隔环2装配在左模板3和右模板1之间,且中隔环2上布满通孔;中隔环2将左腔道21A和右腔道21B分割开来,由于中隔环2是有孔的,所以冷却液是可以流动的。
[0019]左腔道21A和右腔道21B内均安装有可以使冷却液流向腔道内外沿面24 的导流机构。本实施例中,导流机构为斜板23,左腔道21A和右腔道21B内的斜板23均为多个,且均倾斜安装,所述斜板23高度不超过腔道21深度H,这样不会将冷却液分割,使冷却液在左腔道21A和右腔道21B内自由流动。
[0020]左模板3和右模板1的外壁面上均设有抽真空孔7,所述左模板3或右模板 1设有倾斜气道与抽真空孔7连通。由于左模板3和右模板1被中隔环2隔开,但是中隔环2是有通孔的,通过单独的倾斜气道进行抽真空的时候,左模板3 和右模板1上的抽真空孔7便都被抽了真空。为了更快散热,左模板3和右模板1材质为A356铝合金。
[0021]转轴5,所述转轴5装配在左模板3和右模板1上带动两者一起旋转,所述转轴5内设有进液腔6,所述进液腔6分别设有进液管和出液管与左腔道21A 连通或与右腔道21B连通。所述进液管和出液管分向布设,之间间隔角度为 90

180度。
[0022]本技术的工作方式:工作时,成型轮被转轴5带动转动,左模板3和右模板1的抽真空孔7被外部的机构通过倾斜气道不断抽真空,这样滴灌带便被吸在成型轮,由于成型轮与滴灌带不断受热,冷却液通过进液管进入左腔道 21A和右腔道21B内,成型轮是不断旋转的,冷却液在倾斜的斜板23导流的作用下不断向左右腔道内的外沿面24冲刷,由于此位置离成型轮的外沿面最近,通过热传导作用不断吸热,这样成型轮的外沿面的温度便降了下来,实现了降温冷却。
[0023]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滴灌带成型轮,包括左模板(3)和右模板(1),所述左模板(3)和右模板(1)相互配合安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左模板(3)上设有左腔道(21A),右模板(1)上设有与左腔道(21A)位置相互对应的右腔道(21B);中隔环(2),所述中隔环(2)装配在左模板(3)和右模板(1)之间,且中隔环(2)上布满通孔;所述左腔道(21A)和右腔道(21B)内均安装有可以使冷却液流向腔道内外沿面(24)的导流机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滴灌带成型轮,所述导流机构为斜板(23)。3.根据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余厚强邓佳佳夏芬红陈向荣秦雨陈米波庄栋刘争学
申请(专利权)人:舟山市定海余强机械厂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