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技术介绍
和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总地涉及由表示声音信号的编码数据部分丢失或者损坏而引起的译码声音信号中的差错消除。更具体而言,本专利技术涉及分别按照权利要求1和39的前序部分的从传输媒质接收编码信息形式的数据的一种方法和一种差错消除单元。本专利技术还涉及分别按照权利要求41和42的前序部分的用于从接收到的编码信息形式的数据生成声音信号的译码器、按照权利要求37的一种计算机程序和按照权利要求38的一种计算机可读媒质。音频和语音编译码器(编译码器=编码器和译码器)有很多不同应用。比如,编码和译码方案可用于固定和移动通信系统中和视频会议系统中的声音信号的比特率高效传输。语音编译码器也可用于保密电话和话音存储。特别在移动应用中,编译码器有时是在恶劣的信道状况下操作。这种非最佳传输状况的一个后果是表示语音信号的编码比特在发送机与接收机之间的某处受到破坏或丢失。今天的移动通信系统和因特网应用的多数语音编译码器都按块操作,其中GSM(移动通信全球系统)、WCDMA(宽带码分多址接入)、TDMA(时分多址接入)和IS95(国际标准-95)构成了一些实例。按块操作的意思是声音源信号被划分 ...
【技术保护点】
一种从传输媒质接收编码信息(F(1)-F(5))形式的数据并将该数据译码为声音信号(z(t))的方法,在丢失或者接收到损坏的数据(F(4))的情况下该方法包含: 基于在先重建信号(F(3))的至少一个参数(p↓[1];p↓[2])产生重建数据(F↓[rec](4)), 从该重建数据(F↓[rec](4))产生一次重建信号(z’(t↓[4])-z’(t↓[5])),该一次重建信号(z’(t↓[4])-z’(t↓[5]))具有第一频谱(Z’↓[4]), 其特征在于, 基于该一次重建信号(z’(t↓[4])-z’(t↓[5]))产生二次重建信号(z↓[E] ...
【技术特征摘要】
EP 2000-10-20 00850171.01.一种从传输媒质接收编码信息(F(1)-F(5))形式的数据并将该数据译码为声音信号(z(t))的方法,在丢失或者接收到损坏的数据(F(4))的情况下该方法包含基于在先重建信号(F(3))的至少一个参数(p1;p2)产生重建数据(Frec(4)),从该重建数据(Frec(4))产生一次重建信号(z’(t4)-z’(t5)),该一次重建信号(z’(t4)-z’(t5))具有第一频谱(Z’4),其特征在于,基于该一次重建信号(z’(t4)-z’(t5))产生二次重建信号(zE(t4)-zE(t5)),这是通过对第一频谱(Z’4)进行频谱调整以致于就频谱形状而言该二次重建信号(zE(t4)-zE(t5))的频谱(Z4E)与在先重建信号(z(t3)-z(t4))的频谱(Z3)之间的偏差比第一频谱(Z’4)要小。2.按照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在先重建信号(z(t3)-z(t4))的频谱(Z3)是从在先接收的未损坏数据(F(3))产生的。3.按照权利要求1或2的任何一条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频谱调整涉及使从该重建数据生成的第一频谱的相位谱乘以纠正频谱(Cn)。4.按照权利要求3或4的任何一条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二次重建信号的频谱(ZnE)可按照表达式Cn·Yn/|Yn|得出,其中Cn表示纠正频谱,Yn表示第一频谱,|Yn|表示第一频谱的幅度。5.按照权利要求3或4的任何一条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产生纠正频谱(Cn)是通过产生在先重建信号的在先频谱,以及产生在先频谱的幅度频谱。6.按照权利要求5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在先重建信号(z(t3)-z(t4))的频谱(Z3)是从在先接收的未损坏数据(F(3))产生。7.按照权利要求3或4的任何一条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产生纠正频谱(Cn)是通过产生从在先接收的未损坏数据产生的信号的在先频谱,通过对该在先频谱滤波来产生滤波的在先频谱,以及产生该滤波的在先频谱的幅度频谱。8.按照权利要求7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滤波涉及低通滤波。9.按照权利要求7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滤波涉及逆谱域中的平滑。10.按照权利要求7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滤波涉及将在先频谱划分为至少两个频率子带,对每个频率子带,计算相应频率子带内原始频谱系数的平均系数值,以及对每个频率子带,用相应的平均系数值替代每个原始频谱系数。11.按照权利要求10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频率子带都是等距的。12.按照权利要求10或11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频率子带至少部分重叠。13.按照权利要求12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频率子带的重叠区域中的所得系数值的取得可通过用一个窗函数乘以每个频率子带来产生相应的加窗频率子带,以及在每个重叠区域中使相邻加窗频率子带的系数值相加。14.按照权利要求13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窗函数在非重叠频率区域中幅度不变,而在相邻频率子带重叠的上过渡和下过渡区域中幅度逐步下降。15.按照权利要求3或4的任何一条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减少纠正频谱(Cn)相对于目标噪声抑制频谱的动态范围来产生该二次重建信号的频谱(ZnE)。16.按照权利要求15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可按照下面关系式产生纠正频谱(Cn)(|Y0|k+comp(|Yn-1|k-|Y0|k))1/k]]>其中Yn-1表示在先重建信号帧的频谱,|Y0|表示目标噪声抑制频谱,k表示指数,以及comp(x)表示压缩函数,使得|comp(x)|<|x|。17.按照权利要求16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压缩函数是用表达式η·x描述的衰减函数,其中η表示<1的衰减因子,以及x表示要压缩的数值。18.按照权利要求3或4的任何一条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减少纠正频谱(Cn)相对于归一化的目标噪声抑制频谱的动态范围来产生该二次重建信号的频谱(ZnE)。19.按照权利要求18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按照下面关系式产生纠正频谱(Cn)‖Yn-1‖·Csn/‖Csn‖其中||Yn-1||表示在先重建信号帧的频谱的Lk范数,Csn=(|Y0|k/||Y0||k+comp(|Yn-1|k/||Yn-1||k-|Y0|k/||Y0||k))1/k]]>其中|Y0|表示目标噪声抑制频谱,||Y0||k表示按照Lk范数的目标噪声抑制频谱的功率,k表示指数,以及comp(x)表示压缩函数,使得|comp(x)|<|x|。20.按照权利要求3或4的任何一条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关于目标噪声抑制频谱的功率而压缩在先重建信号的在先频谱的幅度来产生纠正频谱(Cn)。21.按照权利要求20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按照下面关系式产生纠正频谱(Cn)|Yn-1|/||Yn-1||·(||Y0||k+comp(||Yn-1||k-||Y0||k))1/k]]>其中|Yn-1|表示在先重建信号帧的频谱的幅度,||Y0||k表示目标噪声抑制频谱的Lk范数,k表示指数,以及comp(x)表示压缩函数,使得|comp(x)|<|x|。22.按照权利要求21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按照下面关系式产生纠正频谱(Cn)η·|Yn-1|其中η表示<1的衰减因子,以及|Yn-1|表示在先重建信号帧的频谱的幅度。23.按照权利要求17或22的任何一条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衰减因子η由具有七个状态的状态机给出,并用下式描述η(s);其中η(s)取决于状态变量,如下η(s)=1, 对于s=0η(s)=0.98, 对于s∈[1,5]η(s)=0.7,对于s=6,并且接收到未损坏的数据,状态变量就置为0,接收到一片损坏数据,状态变量就置为1,在接收到第一片损坏数据后,对于随后接收到的每片损坏数据,状态变量都递增一状态,以及在状态6中,接收到损坏数据,该状态变量保持等于6,并且接收到未损坏数据,该状态变量置为状态5。24.按照权利要求3或4的任何一条的方法,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S布鲁恩,
申请(专利权)人:艾利森电话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SE[瑞典]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