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自适应变换改进源编码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046837 阅读:14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个使用了高频重现的用于改进源编码系统的新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认为音调信号可以被分为类似脉冲序列的或非类似脉冲序列的。基于这一分类,可以通过变换器的自适应切换在得到的音频质量上获得显著提高。本发明专利技术表明这样切换的变换器必须在它们的特性上具有根本的不同。(*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个使用了高频重现来改进源编码系统的新方法。本专利技术认为音调信号可以被分为类似脉冲序列的或非类似脉冲序列的。基于这一分类,可以通过变换器(transposers)的自适应切换在得到的音频质量上获得显著提高。本专利技术表明这样的切换变换器必须在它们的特性上具有根本的不同。
技术介绍
在“Source Coding Enhancement using Spectral-BandReplication”[WO 98/57436]中,变换是作为在基于HFR(高频重现)的解码器中产生高频的有效手段来定义和建立的。多个变换实施例曾被描述过。然而,除了一些对于瞬态响应的改进的简略讨论外,没有关于基础变换器的依赖编程自适应的特性的细致讨论。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认为音调信号段,也就是由带音调的乐器的贡献所主导的片断,可以具有“类似脉冲序列”或“非类似脉冲序列”的特征。前者的一个典型例子就是发元音时的人的声音,或一个单音调的乐器,例如小号,其中“激励信号”可以被模型化成一个“脉冲序列”。后者是多个音调合在一起的情况,也就是说无法辨认出单个脉冲序列。根据本专利技术,可以通过区别上述两种情形并相应的调节变换器特性来显著改善HFR特性。当类似脉冲序列的信号段被检测到,变换器将会优先在每脉冲基(per-pulse basis)上工作。这里,作为变换器输入信号的解码低频带能够被看成一系列脉冲相应h(n),它们具有截止频率为fc的低通特性,间隔的周期为Tp。这对应于一个基频为1/Tp的傅立叶级数,该级数包括了频率为不超过fc的1/Tp整数倍的谐波分量。变换器的目的在于,不改变周期Tp,将单个响应h(n)的带宽增大到所需要的带宽Nfc,其中N为变换因子。既然保持脉冲周期不变,变换后的信号仍然对应一个基频为1/Tp的傅立叶级数,该级数现在包括了一直到Nfc的泛频。所以该方法向低频带的截断傅立叶级数提供了一个完美的接续。一些现有技术满足保持脉冲周期的要求。例子有频率转换和根据[WO 98/57436]的FD变换,其中窗口被选择成足够的短,这样就不会包括多于一个周期,也就是长度(窗口)≤Tp。这些实施例中没有任何一个能够将多音调材料处理好,并且只有FD变换提供了低频带截断傅立叶级数的一个完美接续。当非类似脉冲序列的一段被检测到,例如当遇到多音调的情况,对变换器的要求就从保持脉冲周期变为保持低频带谐波和产生的高频泛频(higher partials)的整数关系。该要求是通过[WO98/57436]中的FD变换方法来达到的,其中窗口被选择成足够长以使得组成序列的单独音调的多个周期Ti能够被包含在一个窗口中,也就是长度(窗口)>>Ti。因此,任何在变换器源频率范围内的截断傅立叶级数[fi,2fi,3fi,...]都被变换成[N fi,2N fi,3N fi,...],其中N是整数变换因子。很清楚,和上述每脉冲操作相反,该方案并不产生低频带傅立叶级数的一个完全接续。这对于多音调信号是可以忍受的,但对于单音调的类似脉冲序列的情况是不理想的。所以,该变换模式最好只用于非类似脉冲序列的情况。根据本专利技术,类似脉冲与非类似脉冲的鉴别可以在编码器中完成,并且一个相应的控制信号会被送到解码器。可替换地,该检测可以在解码器中完成,这减去了对控制信号的需要,但以增大解码器复杂性为代价。检测器原理的例子在时域中是瞬态检测,在频域中是尖峰采集。解码器包括了必需的变换器自适应装置。作为例子描述的系统对于类似脉冲序列的情况使用频率转换,对非类似脉冲序列情况使用一个长窗口FD变换器。实际中,在变换器之间的切换和交叉衰减最好在一个包络调整滤波器组中完成。本专利技术包括如下特点-随着时间自适应地选择用来产生高频的不同的方法,这基于被处理信号是具有类似脉冲序列的特性还是非类似脉冲序列特性。-选择的完成基于信号表示的时域和频域的峰值采集分析。-用来产生高频的不同方法是频率转换和FD变换,或者-用来产生高频的不同方法是具有不同窗口大小的FD变换,或者-用来产生高频的不同方法是时域脉冲序列变换和FD变换。附图说明下面将通过实施例来描述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并不限制本专利技术的范围和精神,描述时参考了附图,在附图中图1a表示了输入脉冲序列信号x(n)。图1b表示了信号x(n)的强度谱|X(f)|。图2a表示了一个FIR滤波器的输入响应h0(n)。图2b表示了该FIR滤波器的强度谱|H0(f)|。图3a表示了信号y0(n)=x(n)*h0(n)。图3b表示了信号y0(n)的强度谱|Y0(f)|。图4a表示了一个FIR滤波器的抽取的冲击响应h1(n)。图4b表示了抽取的FIR滤波器的强度谱|H1(f)|。图5a表示了变换的信号y1(n)。图5b表示了信号y1(n)的强度谱|Y1(f)|。图6表示了经过了信号x(n)的长窗口的FD变换的强度谱|Y2(f)|。图7表示了在解码器一端本专利技术的实现方式。具体实施例方式下文中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中用于HFR系统的自适应变换切换的原理的描述。可以理解,这里所描述的设置和细节上的修改和变动对熟悉技术的人是显而易见的。所以就希望只是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来限定范围,而不是通过这里实施例中所描述和解释的具体细节来限定。单一音调的类脉冲序列的“理想变换”可以通过简单模型来定义。令原始信号为间隔为m个采样的狄拉克函数δ(n)的和,也就是脉冲序列x(n)=Σl=-∞∞δ(n-lm)]]>(方程1)图1a表示了x(n),图1b表示了相应的强度谱|X(f)|。很明显|X(f)|对应于基频为fs/m的傅立叶级数,其中fs是采样频率。令y(n)为一个经过低通滤波的x(n)的变形,其中低通FIR滤波器具有长度p的脉冲响应h0(n),其中p<m,图2a和2b分别是时域和频域的表示。滤波器截止频率为fc。输出信号为y0(n)=x(n)*h0(n)=Σl=-∞∞δ(n-lm)*h0(n)=Σl=-∞∞h0(n-lm)]]>(方程2)也就是一个间隔为m个采样的脉冲响应序列。图3a和3b表示了y0(n)和|Y0(f)|。原始的傅立叶级数被有效地截断于频率fc。假设一个基于时域的变换器能够监测单个脉冲响应h0(n-lm),并且那些信号数量按因子2抽取,也就是说每第二个采样能够供送给输出。为了保持信号的长度,被丢弃的采样可以通过在短一些的响应h1(n-lm)中插入零来补偿。图4a和4b表示了抽取的脉冲响应h1(n)和相应的频域表示|H1(f)|。很明显,时域信号的变窄就对应于频域信号的增宽,这里的变化因子为2。最后,被变换的信号y1(n)=Σl=-∞∞h1(n-lm)]]>和|Y1(f)|表示于图5a和5b中。被LP滤波的脉冲序列的带宽被增大,同时保持了正确的时域特性,所以也就保持了正确的频域特性。输出信号y1(n)对应于泛频达到2fc的傅立叶序列。上述的变换可以通过多种途径来近似。一种方法就是利用频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个使用了高频重现来改进音频源编码系统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随着时间自适应地选择不同的方法来产生高频,选择是基于被处理信号是具有类似脉冲序列的特性还是非类似脉冲序列特性。

【技术特征摘要】
SE 2000-12-22 0004818-11.一个使用了高频重现来改进音频源编码系统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随着时间自适应地选择不同的方法来产生高频,选择是基于被处理信号是具有类似脉冲序列的特性还是非类似脉冲序列特性。2.权利要求1中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选择的完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克里斯托弗薛林弗雷德里克亨珀埃克斯特兰德拉斯维尔蒙
申请(专利权)人:编码技术股份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SE[瑞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