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深地下空间隧道装配式组合支护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466475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24 19:1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一种深地下空间隧道装配式组合支护结构,包括内网格支撑结构、波纹板支护结构和外网格支撑结构;所述的波纹板支护结构设置在隧道掌子面的钢筋混凝土仰拱上,在波纹板支护结构的外壁面设有外网格支撑结构,所述外网格支撑结构为网格状的缓冲吸能布袋梁;在波纹板支护结构的内壁面设有内网格支撑结构,所述内网格支撑结构由多个纵向方管梁和多个环向钢腰梁构成。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较强的韧性受让能力,可在软弱围岩出现大变形量时,支护结构的变形量小,不仅适用于深地下空间隧道,也适用于围岩易出现软岩大变形的隧道,同时本支护结构施工工序简单、施工工期短,可大幅改善隧道内施工环境,综合经济效益高。综合经济效益高。综合经济效益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深地下空间隧道装配式组合支护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隧道支护技术,尤其是深地下空间隧道的支护技术,具体是一种深地下空间隧道装配式组合支护结构。

技术介绍

[0002]在深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中,深部高地应力环境及深地下工程的开挖与支护不仅大大提高了建设的成本,而且在开发建设中还潜在严重的安全隐患。尤其遇到诸如断层、剪切破碎带、软弱地层等不良地质条件,常常发生塌方、冒顶、突水、大变形等严重地质灾害,这些都对深埋隧道的围岩稳定性造成了巨大的威胁。软弱围岩隧道大变形与隧道开挖的施工方法、速度、开挖工序等因素有关,隧道实际开挖过程中产生的变形受到开挖施工步序的空间效应影响。
[0003]目前,深部隧道施工常用的方法为新奥法,遵循“少扰动、早喷锚、勤量测、紧封闭”的原则,对地质条件较好的围岩具有广泛的适用性。然而,对于复杂地质条件下的隧道,如软岩大变形围岩条件下,采用传统的支护技术常常出现变形量过大导致的侵限问题(即支护结构变形侵入二衬设计厚度),使二衬无法及时施工,需要重新开挖修复。另外,传统的隧道初期支护大多采用喷射混凝土+钢格栅(或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深地下空间隧道装配式组合支护结构,包括内网格支撑结构(3)、波纹板支护结构(2)和外网格支撑结构(1);其特征是:所述的波纹板支护结构(2)设置在隧道掌子面的钢筋混凝土仰拱(4)上,其整体为多块弧形波纹钢板(23)拼装而成的一段弧形板壁,所述弧形板壁与钢筋混凝土仰拱(4)上方的隧道面相配适,其壁面上设有多个注浆孔;在波纹板支护结构(2)的外壁面设有外网格支撑结构(1),所述外网格支撑结构(1)为网格状的缓冲吸能布袋梁;在波纹板支护结构(2)的内壁面设有内网格支撑结构(3),所述内网格支撑结构(3)由多个纵向方管梁(31)和多个环向钢腰梁(32)构成,多个纵向方管梁(31)均平行于波纹板支护结构(2)的轴线并间隔设置在波纹板支护结构(2)的内壁面,多个环向钢腰梁(32)也间隔设置在波纹板支护结构(2)的内壁面,每个环向钢腰梁(32)均垂直于纵向方管梁(31)并与波纹板支护结构(2)的内壁面固连。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深地下空间隧道装配式组合支护结构,其特征是:所述的缓冲吸能布袋梁包括横向土工布袋(11)、纵向土工布袋(12)和填充物(13),多个纵向土工布袋(12)均平行于波纹板支护结构(2)的轴线并间隔设置在波纹板支护结构(2)的外壁面,在多个纵向土工布袋(12)之间间隔设置有平行的横向土工布袋(11),所述横向土工布袋(11)与纵向土工布袋(12)垂直相交且相互连通,所述横向土工布袋(11)和纵向土工布袋(12)内均灌注有材质为高分子聚合物发泡材料的填充物(13)。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深地下空间隧道装配式组合支护结构,其特征是:所述的横向土工布袋(11)在其长度方向上设置有均布的注浆口A(14),所述的纵向土工布袋(12)在其长度方向上设置有均布的注浆口B(15),所述注浆口A(14)、注浆口B(15)分别连接有注浆导杆(16);所述注浆导杆(16)与注浆口A(14)螺纹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深地下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鹏范俊奇孔福利石晓燕徐景茂王启睿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国防工程研究院工程防护研究所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