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功能气体变送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464232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24 19:1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多功能气体变送器,包括:上外壳以及与上外壳相连接的下外壳;上外壳上设有红外接收模块和显示屏;下外壳上设有挂钩、通讯接口、供电接口以及通气孔;单片机获取气体检测模块检测的气体浓度数据;单片机将气体浓度数据传输给服务器;接收气体浓度阈值参数的红外控制信号;单片机通过与显示屏连接,显示气体浓度数据。根据使用需要,先将安装卡座安装在检测位置;再将挂钩勾卡到卡槽上,使气体变送器固定到检测位置。如果需要拆卸,直接接挂钩脱扣即可拆下更换,方便实际使用需要。这种构造提高了用户安装或临时拆卸设备的工作效率。多功能气体变送器可同时检测至少三种不同气体,成本低,设备占用空间小、布置方便。便。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功能气体变送器


[0001]本技术涉及气体检测
,尤其涉及一种多功能气体变送器。

技术介绍

[0002]随着工业水平的不断发展,不同的室内施工环境对有关气体含量的要求越来越高;同时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生活环境中的污染问题以及因装修等原因产生的有毒气体越来越重视。因此需要一种高精度、便于安装、方便调节相关参数的气体变送器。
[0003]现有的室内气体变送器安装起来需要用螺丝将气体变送器安装在墙壁上,这种安装方式使得气体变送器的安装和拆卸都十分不便;同时不同环境下所需气体变送器的气体监测种类及报警值会发生变化,而现有的室内气体变送器大多只可对一种特定气体含量进行监测且对相应气体报警阈值、设备波特率等参数的修改需要将设备拆卸下来进行联机操作,若想对多种气体含量进行监测则需要安装多个设备,同时监控起来十分不便,因此存在浪费空间、成本高以及工作效率低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多功能气体变送器,包括:上外壳以及与上外壳相连接的下外壳;
>[0005]上外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功能气体变送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上外壳(1)以及与上外壳相连接的下外壳(2);上外壳(1)上设有红外接收模块(4)和显示屏(5);下外壳(2)上设有挂钩(7)、通讯接口、供电接口(8)以及通气孔(10);下外壳(2)内部设有单片机(21)、气体检测模块(23)、数据转换模块(22)、数据存储模块(24)、远程通讯模块(25)以及红外遥控模块(26);单片机(21)通过数据转换模块(22)连接气体检测模块(23),获取气体检测模块(23)检测的气体浓度数据;单片机(21)通过与数据存储模块(24)连接将气体浓度数据进行储存;单片机(21)通过与远程通讯模块(25)连接将气体浓度数据传输给服务器;单片机(21)通过与红外遥控模块(26)与红外接收模块(4)连接,接收气体浓度阈值参数的红外控制信号;单片机(21)通过与显示屏(5)连接,显示气体浓度数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气体变送器,其特征在于,上外壳(1)上还设有第一螺丝孔(6);下外壳(2)上还设有与位置第一螺丝孔(6)相适配的第二螺丝孔(9);第一螺丝孔(6)与第二螺丝孔(9)通过螺栓连接,使所述上外壳(1)与所述下外壳(2)可拆卸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多功能气体变送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安装卡座(3);安装卡座(3)上设有固定安装孔(11)和卡槽(12);使用螺丝与固定安装孔(11)配合,将安装卡座(3)安装在检测位置;下外壳(2)上连接有挂钩(7);挂钩(7)勾卡到卡槽(12)上,使气体变送器固定到检测位置。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多功能气体变送器,其特征在于,通讯接口采用RS485接口;单片机(21)通过远程通讯模块(25)与通讯接口连接,将气体浓度数据及报警信息通过485总线传递至服务器;供电接口(8)外接10到30VDC电源,为气体变送器内部元件供电。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多功能气体变送器,其特征在于,气体检测模块(23)包括:一氧化碳检测模块、甲烷检测模块以及二氧化氮检测模块中的一种或多种。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多功能气体变送器,其特征在于,一氧化碳检测模块包括:电阻R11、电阻R12、电阻R13、电阻R14、电阻R15、电阻R16、电阻R17、电容C11、电容C12、电容C13、电容C14、电容C15、场效应管Q2、一氧化碳传感器U1、运放器U2以及运放器U3;一氧化碳传感器U1一脚分别连接电容C11第一端和运放器U2一脚;一氧化碳传感器U1二脚分别连接场效应管Q2的S端和电阻R11第一端;一氧化碳传感器U1三脚分别连接场效应管Q2的D端和电阻R14第一端;
场效应管Q2的G端接电源;电容C11第二端分别与电阻R11第二端和电阻R12第一端连接;电阻R12第二端连接运放器U2二脚;运放器U2三脚通过电阻R13接地;运放器U2四脚接电源以及通过电容C12接地;运放器U2五脚接电源以及通过电容C13接地;电阻R14第二端分别与电容C14第一端、电阻R15第一端、运放器U3一脚;运放器U3二脚通过电阻R16接地;电容C14第二端、电阻R15第二端以及运放器U3三脚分别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在伟杨垒张朝刘燕齐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仁科测控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