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给药夹持臂和PH胶囊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0461906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24 19: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给药夹持臂和PH胶囊装置,给药夹持臂包括夹持臂主体,所述夹持臂主体设有用于与PH胶囊主体连接的连接部,所述夹持臂主体设有若干个给药部,所述给药部放置有可在预设时间释放内部成分的定时药物。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给药夹持臂在使用时需要设置在PH胶囊上,可以在PH胶囊完成主要工作后,对PH胶囊操作时留下的临时性创伤进行施药保护,促进创伤位置的愈合,从而使得PH胶囊能够更快的脱离该工作位置,以便排除体外,同时也提高了受试者的舒适性,该技术实现方式简单快捷,结构成本低,易于实现。易于实现。易于实现。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给药夹持臂和PH胶囊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食道PH检测器械
,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给药夹持臂。此外,本技术还涉及一种包括上述给药夹持臂的PH胶囊装置。

技术介绍

[0002]胃食管腔因过度接触(或暴露于)胃液而引起的临床胃食管反流症和食管黏膜损伤的疾病称为胃食管反流。胃食管反流及其并发症的发生是多因素的。其中包括食管本身抗反流机制的缺陷,如食管下括约肌功能障碍和食管体部运动异常等;也有食管外诸多机械因素的功能紊乱。胃食管反流临床表现复杂且缺乏特异性,仅凭临床表现难以区分生理性胃食管反流或病理性胃食管反流。目前必须采用综合诊断技术。凡临床发现不明原因反复呕吐、咽下困难、反复发作的慢性呼吸道感染、难治性哮喘、生长发育迟缓、反复出现窒息、呼吸暂停等症状时都应考虑到胃食管反流存在的可能性,必须针对不同情况,选择必要的辅助检查,以明确诊断。
[0003]现阶段一种名为无线PH胶囊检测系统的产品,其主要原理为在受检者的食道指定位置挂一颗胶囊状设备,在规定时间内(一般为96小时),采集食道的PH值,以确定受检者是否出现胃酸反流的现象,以及反流现象的严重程度,为医生诊断提供数据支撑。无线PH胶囊使用的是将粘膜吸附进胶囊本体内部后,通过一个穿刺针将粘膜刺破,从而达到固定胶囊的目的。
[0004]现在的PH胶囊在工作完成后,还会在体内保持相当长一段时间,直到局部粘膜的坏死更替才能使得PH胶囊脱落。由于个体新陈代谢的差异,胶囊的脱落时间相差较大。同时由于对粘膜造成来局部创伤,也需待个体自行恢复,可能出现时间较长的情况,特别是老年人群体。
[0005]综上所述,如何设置能够方便在PH胶囊操作后施加药物,是目前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有鉴于此,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给药夹持臂,该给药夹持臂能够在PH胶囊脱落前为患处进行给药操作,无需人为施加,方便且有效。
[0007]本技术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包括上述给药夹持臂的PH胶囊装置。
[0008]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9]一种给药夹持臂,包括夹持臂主体,所述夹持臂主体设有用于与PH胶囊主体连接的连接部,所述夹持臂主体设有若干个给药部,所述给药部放置有可在预设时间释放内部成分的定时药物。
[0010]优选的,所述夹持臂主体为弧形结构,所述连接部设置于所述弧形结构的中部或端部,若干个所述给药部沿所述弧形结构的长度方向依次设置。
[0011]优选的,沿所述弧形结构长度方向,所述弧形结构的宽度具有变化,设置于不同宽
度位置的所述给药部的尺寸不同,所述给药部对应的所述定时药物的尺寸不同。
[0012]优选的,沿所述弧形结构长度方向,所述弧形结构的宽度减缩;所述给药部为通孔或凹槽,所述定时药物设置于所述通孔或凹槽中;
[0013]和/或,位于不同的所述给药部的所述定时药物的所述预设时间不同。
[0014]优选的,所述通孔的直径或所述凹槽的宽度与所述弧形结构的宽度成正比。
[0015]优选的,所述连接部为转轴孔,所述弧形结构以所述转轴孔的圆心为弧心。
[0016]优选的,所述定时药物包括具有生物相容性材料的外层部,所述外层部内部包裹用于创口愈合的药物。
[0017]优选的,所述外层部包括消化液可分解的定时材料层。
[0018]一种PH胶囊装置,包括PH胶囊和给药夹持臂,所述给药夹持臂为上述任一项所述的给药夹持臂。
[0019]本技术提供的给药夹持臂设置在PH胶囊上,并可以在PH胶囊完成主要工作后,对PH胶囊操作时留下的临时性创伤进行施药保护,促进创伤位置的愈合,从而使得PH胶囊能够更快的脱离该工作位置,以便排除体外,同时也提高了受试者的舒适性,该技术实现方式简单快捷,结构成本低,易于实现。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包括上述给药夹持臂的PH胶囊装置。
附图说明
[0020]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1]图1为本技术所提供的给药夹持臂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2为本技术所提供的给药夹持臂的正视图;
[0023]图3为本技术所提供的定时药物的剖视图。
[0024]图1

图3中,附图标记包括:
[0025]1为弧形结构、2为给药部、3为转轴孔、4为定时药物、41为外层部、42为药物。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7]本技术的核心是提供一种给药夹持臂,该给药夹持臂能够在PH胶囊脱落前为患处进行给药操作,无需人为施加,方便且有效。
[0028]本技术的另一核心是提供一种包括上述给药夹持臂的PH胶囊装置。
[0029]请参考图1至图3,图1为本技术所提供的给药夹持臂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所提供的给药夹持臂的正视图;图3为本技术所提供的定时药物的剖视图。
[0030]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给药夹持臂,包括夹持臂主体,夹持臂主体设有用于与PH胶囊
主体连接的连接部,夹持臂主体设有若干个给药部2,给药部2放置有可在预设时间释放内部成分的定时药物4。
[0031]夹持臂主体需要通过连接部连接于PH胶囊主体位置,在PH胶囊进入人体后,给药夹持臂跟随PH胶囊进入人体中,当PH胶囊固定在食道内壁上时,给药夹持臂能够同时固定在食道内壁上,需要说明的是,给药夹持臂优选设置在PH胶囊上的、用于固定在食道臂的位置,以便靠近食道壁受到夹持、钩挂的创伤位置。
[0032]夹持臂主体上设有给药部2,给药部2固定有定时药物4,定时药物4可以采用定时技术控制自身药效的释放,在到达预设时间时药物流出或实现释放。其中,较为可靠的方式是在定时药物上设置可在消化液中溶解的结构,将药物放置在该结构中,由于在消化液中溶解的速度可以通过其材质预估,所以可以实现PH胶囊固定在食道壁上后的预设时间时,定时药物4开始释放药效。
[0033]本技术所提供的给药夹持臂的结构和采用的技术原理,使其基本可适配所有类型的PH胶囊。
[0034]采用该给药夹持臂的PH胶囊可以在完成PH胶囊的主要工作后,对检查时留下的临时性创伤进行施药保护,促进创伤位置的愈合,从而使得PH胶囊能够更快的脱离该工作位置,以便排除体外,同时也提高了受试者的舒适性,该技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给药夹持臂,其特征在于,包括夹持臂主体,所述夹持臂主体设有用于与PH胶囊主体连接的连接部,所述夹持臂主体设有若干个给药部(2),所述给药部(2)放置有可在预设时间释放内部成分的定时药物(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给药夹持臂,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臂主体为弧形结构(1),所述连接部设置于所述弧形结构(1)的中部或端部,若干个所述给药部(2)沿所述弧形结构(1)的长度方向依次设置。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给药夹持臂,其特征在于,沿所述弧形结构(1)长度方向,所述弧形结构(1)的宽度具有变化,设置于不同宽度位置的所述给药部(2)的尺寸不同,所述给药部(2)对应的所述定时药物(4)的尺寸不同。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给药夹持臂,其特征在于,沿所述弧形结构(1)长度方向,所述弧形结构(1)的宽度减缩;所述给药部(2)为通孔或凹槽,所述定时药物(4)设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彭章杰胡人友刘江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金山医疗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