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柱状强化高压静电场发生装置及液态发酵罐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0460464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24 19: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柱状强化高压静电场发生装置及液态发酵罐,包括收集式液体管、电极腔体、数显高压发生器、稳压直流电源、电泵、流量传感器和液体流量控制器,所述收集式液体管的进液口与发酵罐主体连接,所述收集式液体管的出液口与所述电极腔体进液端连接,所述电极腔体的排液端与所述发酵罐主体连接,所述电泵和流量传感器探头安装于所述收集式液体管,所述电泵和流量传感器均与所述液体流量控制器连接,所述稳压直流电源的输出端与数显高压发生器的输入端连接,所述数显高压发生器的输出端与所述电极腔体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有助于抑制有害菌的生长,有助于主发酵菌目标次生代谢产物的积累,有助于抑制或促进特定的酶促放应。放应。放应。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柱状强化高压静电场发生装置及液态发酵罐


[0001]本技术涉及液态发酵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柱状强化高压静电场发生装置及其液态发酵罐。

技术介绍

[0002]高压静电场是一种人工综合效应场,是指带电电极与接地极或带电两极间不产生放电且无电子流动的高压电场,是不随时间变化的稳态电场,有均匀和非均匀两种形式,因其显著的电磁生物效应,已成为广泛应用的非热加工手段之一,目前已不同程度的应用到了育种、催陈、干燥、解冻、杀菌、食品冷冻、保鲜等领域。
[0003]微生物体内大多含有一定量的电解质成分,适宜的电场处理必然会对其生命活动产生影响。经证明直流电场处理可加快细胞的繁殖速度,用静电场处理原生质体,对细胞分裂有一定的刺激效果;研究高压静电场对过氧化氢酶的作用效果,发现一定电场强度作用下,过氧化氢酶被不同程度的激活;外加静电场能改变生物细胞膜的跨膜电位,触发酶类的活化,使细胞内外通透性增加,影响生理代谢。目前关于液态发酵罐的改进设计多集中在泡沫消除、通气装置、搅拌、保温上。
[0004]现有技术中采用耙式消泡浆、多层滤网消泡和外罐体内搅拌叶片消泡的复合消泡技术,从而使机械消泡及时迅速,解决了发酵过程中发酵罐内的泡沫溢出时造成的发酵液损失和环境污染;或者采用微孔陶瓷曝气头,使所出气泡细小且分布均匀,有效增加了供气密度,解决了发酵液氧气传递不均匀的问题;或者采用旋流混合器替代传统搅拌装置,提高了发酵液的溶解氧浓度;
[0005]由于一般高压静电场发生装置具有易放电、金属电极耐腐蚀性较差、电极尺寸受限、电场的均匀性和覆盖性较差、与发酵罐安装结合要求较高、电场强度的可调范围较小等诸多技术难点。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克服以上现有技术存在的电场强度可调范围较小、电场处理的均匀性和覆盖性较差等技术问题,提供了一种柱状强化高压静电场发生装置及液态发酵罐。
[0007]本技术的目的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实现:一种柱状强化高压静电场发生装置,包括收集式液体管、电极腔体、数显高压发生器、稳压直流电源、电泵、流量传感器和液体流量控制器,所述收集式液体管的进液口与发酵罐主体连接,所述收集式液体管的出液口与所述电极腔体进液端连接,所述电极腔体的排液端与所述发酵罐主体连接,所述电泵和流量传感器探头安装于所述收集式液体管,所述电泵和流量传感器均与所述液体流量控制器连接,所述稳压直流电源的输出端与数显高压发生器的输入端连接,所述数显高压发生器的输出端与所述电极腔体连接。
[0008]更优的选择,所述电极腔体包括电极筒、电极棒和绝缘套筒,所述电极筒和电极棒
的表面均包覆有食用级硅胶层,所述绝缘套筒设有第一通孔,安装环固定于所述第一通孔内,所述电极筒安装于所述第一通孔的内壁,所述电极棒安装于所述安装环,所述电极棒与所述电极筒组成导流孔。
[0009]更优的选择,所述电极筒包括金属筒、第一绝缘硅胶层、第一超高介电陶瓷筒和第二超高介电陶瓷筒,所述金属筒的内壁与所述第一超高介电陶瓷筒连接,所述金属筒的外壁与第二超高介电陶瓷筒连接,所述金属筒的两端、第一超高介电陶瓷筒和第二超高介电陶瓷筒围成两个第一凹槽,所述第一绝缘硅胶层填充于所述第一凹槽内。
[0010]更优的选择,所述电极棒包括第三超高介电陶瓷筒、金属棒、绝缘硅胶块,所述第三超高介电陶瓷筒设有第二通孔,所述金属棒安装于所述第二通孔,所述金属棒的两端与所述第三超高介电陶瓷筒组成两个第二凹槽,所述绝缘硅胶块安装于所述第二凹槽内。
[0011]更优的选择,所述电极筒和电极棒的相对面均为两端向中间渐薄的凹面或平面。
[0012]更优的选择,所述第一超高介电陶瓷层和第二超高介电陶瓷层的介电常数为 3000

20000。
[0013]一种整合柱状强化高压静电场发生装置的液态发酵罐,包括发酵罐主体、发酵罐上盖、搅拌装置、控制装置和柱状强化高压静电场发生装置,所述发酵罐主体的顶端与所述上盖的底端连接,所述搅拌装置和强化高压静电场发生装置均安装于所述发酵罐主体内,所述控制装置安装于所述发酵罐主体的外侧,所述控制装置与所述强化高压静电场发生装置连接。
[0014]更优的选择,控制装置包括控制器、过压保护阀、控温盘管和温压一体传感器,所述控制器安装于所述发酵罐主体的外侧,所述过压保护阀安装于所述上盖,所述温压一体传感器安装于所述发酵罐主体的内壁,所述控温盘管安装于所述发酵罐主体的保温层,所述过压保护阀、控温盘管和温压一体传感器均与所述控制器连接。
[0015]更优的选择,所述搅拌装置包括抽气泵、空气过滤器、分流管和喷嘴,所述抽气泵的进气端与所述上盖连通,所述抽气泵的排气端通过第三气管与所述分流管的总管连通,所述空气过滤器安装于所述第三气管,所述喷嘴安装于所述分流管的分管。
[0016]本技术相对现有技术具有以下优点及有益效果:
[0017]1、本技术通过柱状强化高压静电场发生装置实现发酵液在高压静电场发生装置中可控地循环流动来提高了发酵液的电场处理的覆盖性和均匀性,增强了电场对发酵结果的影响,有助于主发酵菌目标次生代谢产物的积累,有助于抑制或促进特定的酶促放应。
[0018]2、本技术的电极腔体易于安装与拆卸、不受发酵罐材质、大小的限制,极大提高电场中的物料内部场强,电场强度可调范围大,提高电极腔体的耐腐蚀性能的同时也起到绝缘作用,提高安全性能。
[0019]3、本技术通过发酵罐主体、控制器、控温盘管、温压一体传感器实现提高发酵罐体的恒温性,降低能耗。
附图说明
[0020]图1为本技术的一种整合柱状强化高压静电场发生装置的液态发酵罐 (包括叶轮搅拌装置和气升搅拌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2为本技术的一种整合柱状强化高压静电场发生装置的液态发酵罐 (包括叶轮搅拌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3为本技术的电极腔体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4为本技术的A

A处的圆形结构形式的剖面图;
[0024]图5为本技术的A

A处另正方形结构形式的剖面图;
[0025]图6为本技术的电极棒和电极筒的结构示意图;
[0026]附图中各部件的标记:1、发酵罐上盖;10、第一气管;11、手动阀;12、第二气管;13、进料口;2、叶轮搅拌装置;20、叶轮;21、转轴;22、安装架; 23、轴封;24、电机;25、支持轴承;26、密封块;3、发酵罐主体;30、保温层;31、通气孔;32、测试口;33、观察窗;34、密封圈;35、出料口;36、减震部;37、机架;4、气升搅拌装置;40、储气罐;41、抽气泵;42、空气过滤器;43、第三气管;44、分流管、45、分管;46、密封垫;47、喷嘴;48、第四气管;5、控制装置;50、控制器;51、温压一体传感器;52、控温盘管;6、柱状强化高压静电场发生装置;60、电极腔体;601、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柱状强化高压静电场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收集式液体管、电极腔体、数显高压发生器、稳压直流电源、电泵、流量传感器和液体流量控制器,所述收集式液体管的进液口与发酵罐主体连接,所述收集式液体管的出液口与所述电极腔体进液端连接,所述电极腔体的排液端与所述发酵罐主体连接,所述电泵和流量传感器探头安装于所述收集式液体管,所述电泵和流量传感器均与所述液体流量控制器连接,所述稳压直流电源的输出端与数显高压发生器的输入端连接,所述数显高压发生器的输出端与所述电极腔体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柱状强化高压静电场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极腔体包括电极筒、电极棒和绝缘套筒,所述电极筒和电极棒的表面均包覆有食用级硅胶层,所述绝缘套筒设有第一通孔,安装环固定于所述第一通孔内,所述电极筒安装于所述第一通孔的内壁,所述电极棒安装于所述安装环,所述电极棒与所述电极筒组成导流孔。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柱状强化高压静电场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极筒包括金属筒、第一绝缘硅胶层、第一超高介电陶瓷筒和第二超高介电陶瓷筒,所述金属筒的内壁与所述第一超高介电陶瓷筒连接,所述金属筒的外壁与第二超高介电陶瓷筒连接,所述金属筒的两端、第一超高介电陶瓷筒和第二超高介电陶瓷筒围成两个第一凹槽,所述第一绝缘硅胶层填充于所述第一凹槽内。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柱状强化高压静电场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极棒包括第三超高介电陶瓷筒、金属棒、绝缘硅胶块,所述第三超高介电陶瓷筒设有第二通孔,所述金属棒安装于所述第二通孔,所述金属棒的两端与所述第三超高介电陶瓷筒组成两个第二凹槽,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启军孙大文王立爽王强
申请(专利权)人:华南理工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