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顶管作业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0459860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24 19:02
本申请涉及工程机械的领域,公开了一种顶管作业装置,包括刀盘、刀环以及机体,机体上设有用于驱动转动杆转动的电机,刀环与刀盘同轴连接,刀环套设在刀盘外侧。刀环包括多个弧形分体,多个弧形分体首尾依次连接,刀环上设有多个刀头,机体下方设有用于支撑机体的支撑机构。本申请的刀盘与刀环能够解除连接,当遇到障碍物时,刀盘随机体移动到管道外,刀环留在管道内,操作者穿过刀环对障碍物进行清理,然后刀盘再与刀环连接并继续进行作业,减少了由于顶管构件的限制而使得机体难以移动,对清除障碍造成影响的可能。此外,刀环能够拆卸为多个弧形分体,从而便于回收。从而便于回收。从而便于回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顶管作业装置


[0001]本申请涉及工程机械的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顶管作业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顶管施工是继盾构施工之后而发展起来的一种地下管道施工方法,它不需要开挖面层,并且能够穿越公路、铁道、河川、地面建筑物、地下构筑物以及各种地下管线等。顶管施工借助于主顶油缸及管道间中继间等的推力,把工具管或掘进机从工作井内穿过土层一直推到接收井内吊起。与此同时,也就把紧随工具管或掘进机后的管道埋设在两井之间,以实现非开挖敷设地下管道的施工方法。
[0003]公告号为CN207905860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无接收井顶管机,包括顶管机机体和固定连接在顶管机机体后部的支撑梁,支撑梁上安装有滑移油缸,滑移油缸上安装有滑移座,滑移座上安装有撑靴油缸,所述撑靴油缸上安装有撑靴。工作时,顶管机机体沿管道掘进。当顶管机机体遇到无法排除的障碍物时,撑靴油缸推动撑靴,使撑靴将管道的管壁抵紧,撑靴将撑靴油缸以及滑移座固定在管道的内壁上。然后,滑移油缸的输出端伸长,支撑梁以及顶管机机体在滑移油缸的反作用力下向后移动。当滑移油缸无法继续后退时,撑靴油缸将撑靴收回,然后滑移油缸向后推动滑移座,然后撑靴油缸在后方推动撑靴。撑靴重新将管道内壁抵紧。多次重复上述操作后,顶管机机体最终从始发井退出。然后,操作者进入管道内将障碍物清除,使顶管机能够继续掘进。
[0004]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专利技术人认为相关技术中,顶管机在工作时后方始终与顶管构件抵紧,而顶管机的直径大于顶管构件的直径,顶管构件具有一定的厚度,顶管机机体沿管道后退时,顶管构件将对顶管机机体造成阻碍。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改善顶管机机体沿管道后退时,顶管构件对顶管机机体造成阻碍的缺陷,本申请提供一种顶管作业装置。
[0006]本申请提供的一种顶管作业装置,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得出:
[0007]一种顶管作业装置,包括刀盘、刀环以及机体,所述机体上转动连接有转动杆,所述转动杆远离机体的一端与刀盘固定连接,所述机体上设有用于驱动转动杆转动的电机,所述刀环套设在刀盘的外侧,所述刀环与刀盘同轴连接,所述刀盘朝向机体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多个第一连接块,所述刀环包括多个弧形分体,多个所述弧形分体首尾依次连接,所述弧形分体朝向机体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块,一个所述第一连接块与一个第二连接块连接,所述刀环上设有多个刀头,所述机体远离刀盘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气缸,所述气缸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支撑头,所述支撑头的外周固定连接有多个第一液压缸,所述第一液压缸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一垫块,所述机体的外侧固定连接有多个第二液压缸,所述第二液压缸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二垫块,所述机体下方设有用于支撑机体的支撑机构。
[0008]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工作时,操作者将机体设置在顶管构件内,并使刀环靠近机体
一侧的端面与顶管构件靠近刀环一侧的端面贴合,支撑机构对机体进行支撑。第二液压缸推动第二垫块,直到第二垫块与顶管构件的内侧壁抵触。然后,设于始发井内的顶进装置抵接在顶管构件的另一端,并向顶管构件施加推力。同时,电机带动转动杆转动,转动杆带动刀盘和刀环转动,刀盘和刀环上的多个刀头对地层进行旋转切削,并在刀盘前方形成管道。当顶管构件完全进入地层内部之后,顶进装置将另一个顶管构件抵接在前一个顶管构件后方,并继续进行顶进。按照同样的方法多次循环操作之后,多个顶管构件被依次埋设在管道内。
[0009]当刀盘前方遇到难以清除的障碍物,机体难以前进时,电机暂停带动转动杆,操作者解除第一连接块与第二连接块之间的连接,使刀盘与刀环分离,然后,气缸的输出端伸长并推动支撑头,支撑头向机体后方移动。气缸的输出端伸长后,第一液压缸推动第一垫块,使第一垫块抵触在顶管构件的内壁上。然后,第二液压缸带动第二垫块,使第二垫块缩回,第二垫块解除与顶管构件的抵触。接着,气缸的输出端缩回,由于支撑头在第一垫块的作用下位置保持固定,因此机体将在反作用力下后退,并带动滚轮转动,机体后退时带动着刀盘一起后退。然后,第二液压缸的输出端再次伸长,并推动第二垫块,使第二垫块与顶管构件的内壁抵触。然后,气缸的输出端再次伸长,并重复同样的操作。经过多次循环后,机体与刀盘移动到管道外。
[0010]此后,操作者再进入管道内对障碍物进行清理。清理结束之后,机体按照同样的方法再将刀盘送进管道内,再将第一连接块与第二连接块连接成一体,然后继续进行作业。操作时,刀环始终留在管道内,由于刀盘与刀环之间为可拆卸连接,而受到顶管构件阻挡的只有刀环,因此减少了机体带动刀盘后退时遇到阻碍的可能。操作结束后,机体与刀盘沿管道退回到始发井内,然后操作者进入管道,解除多个弧形分体之间的连接,再将多个弧形分体带出管道,实现了对刀环的回收。
[0011]优选的:所述支撑机构包括两个侧板,两个所述侧板分别设于机体两侧,所述侧板上穿设有多个活动杆,所述活动杆伸到侧板上方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挡块,所述活动杆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挡板,所述活动杆上套设有压缩弹簧,所述压缩弹簧的一端与侧板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挡板固定连接,所述挡板背离活动杆的一侧转动连接有滚轮。
[0012]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工作时,滚轮遇到顶管构件内的坑洼处,滚轮产生震动时,压缩弹簧对机体进行缓冲,减少了震动幅度过大使机体的稳定性受到影响的可能,从而增加了机体移动时的平稳度。挡块对活动杆进行限位,减少了活动杆脱离侧板的可能。
[0013]优选的:多个所述滚轮外共同套设有皮履带。
[0014]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皮履带增大了滚轮与地面的接触面积,将机体的重力分散,从而减少了滚轮在支撑机体时对顶管构件的内壁压力过大,造成顶管构件的内壁出现损伤的可能。
[0015]优选的:所述皮履带背离滚轮的一侧设有多个凸棱,所述凸棱均沿皮履带的宽度方向设置,且多个所述凸棱间隔设置。
[0016]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凸棱能够增大皮履带与顶管构件内壁的摩擦力,减少了皮履带发生打滑的可能,对机体的移动效率造成影响的可能。
[0017]优选的:所述皮履带朝向滚轮的一侧沿长度方向设有两个环形凸起,所述滚轮被限制在两个环形凸起之间。
[0018]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环形凸起对皮履带进行限位,减小了机体移动过程中皮履带从滚轮的侧面脱离的可能。
[0019]优选的:所述弧形分体上设有弧形滑轨,多个所述弧形滑轨首尾依次连通,所述弧形滑轨内设有弧形滑块,所述弧形滑块与弧形滑轨滑移配合,所述弧形滑块背离弧形滑轨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弧形连接块,多个所述弧形连接块首尾依次连接。
[0020]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工作时,弧形滑轨连接成环形,并与刀环同轴转动。弧形连接块也连接成环形,并与顶管构件的端面贴合,弧形连接块依靠与顶管构件之间的摩擦力保持位置固定,并限制弧形滑块的转动,减少了弧形滑块随弧形滑轨一起转动的可能。弧形连接块减少了顶管构件与刀片直接接触的可能,从而减少了刀片在转动过程中对顶管构件的端面造成磨损的可能,对顶管构件起到了保护作用。
[0021]优选的:所述弧形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顶管作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刀盘(1)、刀环(4)以及机体(2),所述机体(2)上转动连接有转动杆(3),所述转动杆(3)远离机体(2)的一端与刀盘(1)固定连接,所述机体(2)上设有用于驱动转动杆(3)转动的电机(21),所述刀环(4)套设在刀盘(1)的外侧,所述刀环(4)与刀盘(1)同轴连接,所述刀盘(1)朝向机体(2)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多个第一连接块(5),所述刀环(4)包括多个弧形分体(41),多个所述弧形分体(41)首尾依次连接,所述弧形分体(41)朝向机体(2)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块(6),一个所述第一连接块(5)与一个第二连接块(6)连接,所述刀环(4)上设有多个刀头(8),所述机体(2)远离刀盘(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气缸(9),所述气缸(9)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支撑头(10),所述支撑头(10)的外周固定连接有多个第一液压缸(11),所述第一液压缸(11)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一垫块(12),所述机体(2)的外侧固定连接有多个第二液压缸(13),所述第二液压缸(13)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二垫块(14),所述机体(2)下方设有用于支撑机体(2)的支撑机构(7)。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顶管作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机构(7)包括两个侧板(71),两个所述侧板(71)分别设于机体(2)两侧,所述侧板(71)上穿设有多个活动杆(72),所述活动杆(72)伸到侧板(71)上方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挡块(73),所述活动杆(72)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挡板(74),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江宁宗瑞旺蒋周海彭修全王凤龙王友李明成郭俊郭亮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雷威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