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生儿重症护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0457046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24 18:57
一种新生儿重症护理装置,有效的解决了暖箱内患儿下肢水肿时护理不便的问题;包括垫板,垫板上开设有开口朝上的限位槽,限位槽内铰接有转板,转板上设有固定装置,垫板上开设有上侧与限位槽连通的传动槽,传动槽右侧壁位于限位槽右侧壁的左方,传动槽内转动连接有前后轴向的凸轮,凸轮外缘面可与垫板接触;此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构思新颖,实用性强。实用性强。实用性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生儿重症护理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新生儿重症护理
,特别是一种新生儿重症护理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新生儿,就是指的是胎儿娩出母体并自脐带结扎起,至出生后满28天这一段时间的患儿。新生儿是一个家庭的羁绊与希望,当新生儿患有重症时,需要给予特殊护理,多数医院将其放置在新生儿暖箱内。
[0003]下肢水肿是新生儿常见的疾病,医护人员常常抬高肿胀的患儿下肢以缓解肿胀,但当暖箱内的重症患儿下肢水肿时,需要打开新生儿暖箱用软物垫高新生儿的患肢,抬高的高度不易调节,而且患儿好动,易造成软物移位,不仅降低了患儿水肿的治疗效果,还需要医护人员频繁打开暖箱箱盖查看并垫高新生儿患肢,不仅极为不便,而且频繁打开暖箱箱盖会造成暖箱内热气流失,外界细菌进入,加重患儿的病情。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之缺陷,本技术之目的就是提供一种新生儿重症护理装置,有效的解决了暖箱内患儿下肢水肿时护理不便的问题。
[0005]其解决的技术方案是,本技术包括垫板,垫板上开设有开口朝上的限位槽,限位槽内铰接有转板,转板上设有固定装置,垫板上开设有上侧与限位槽连通的传动槽,传动槽右侧壁位于限位槽右侧壁的左方,传动槽内转动连接有前后轴向的凸轮,凸轮外缘面可与垫板接触。
[000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设置可上下摆动的转板及可上下移动的插块,便于抬高患儿的下肢及调整患儿下肢抬高的高度,设有气囊及可粘合的魔术子贴与魔术母贴,便于固定患儿的下肢,避免了因患儿下滑而降低下肢抬高高度的现象,避免了为确认患儿下肢抬高的情况而反复打开暖箱箱盖,加快了水肿的治疗效果,减少了暖箱内热气的流失,降低了患儿被细菌感染的风险,增加了患儿的舒适度,此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构思新颖,实用性强。
附图说明
[0007]图1是本技术的轴侧图。
[0008]图2是本技术的全剖主视轴侧图。
[0009]图3是本技术的全剖主视轴侧图。
[0010]图4是本技术图3中A的放大图。
[0011]图5是本技术的全剖俯视轴侧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2]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13]由图1至图5给出,包括垫板1,垫板1上开设有开口朝上的限位槽2,限位槽2内铰接有转板3,转板3上设有固定装置,垫板1上开设有上侧与限位槽2连通的传动槽4,传动槽4右侧壁位于限位槽2右侧壁的左方,传动槽4内转动连接有前后轴向的凸轮5,凸轮5外缘面可与垫板1接触。
[0014]为了限制患儿的下肢,所述的固定装置包括气囊6,气囊6下端右侧与垫板1固定连接,气囊6上端前侧设有魔术母贴7,气囊6上端后侧设有可与魔术母贴7粘合的魔术子贴8。
[0015]为了使凸轮5转动,所述的传动槽4后侧壁上转动连接有前后轴向的转轴9,凸轮5与转轴9同轴固定连接,转轴9前端同轴设有可转动的齿轮10。
[0016]为了使齿轮10转动,所述的垫板1右侧滑动连接有左右方向的滑杆11,滑杆11左端插入传动槽4内且设有与齿轮10啮合的齿条12。
[0017]为了限制齿条12的位置,所述的滑杆11右端贯穿垫板1,滑杆11上开设有多个开口朝上且沿左右方向分布的插槽13,垫板1右端设有位于滑杆11上方的固定板14,固定板14上滑动连接有上下方向的移动杆15,移动杆15下端设有可插入插槽13内的插块16。
[0018]为了便于插块16的移动,所述的移动杆15上套装有位于插块16与固定板14之间的压簧17,移动杆15上端贯穿固定板14。
[0019]为了达到更好的使用效果,所述的插块16右端面为左低右高的倾斜面,齿条12左端经缓冲弹簧18与传动槽4左侧壁固定连接。
[0020]本技术在使用时,设置转板3下端与限位槽2底部接触,凸轮5左大右小,缓冲弹簧18处于压缩状态的初始状态,打开暖箱,将垫板1放置在暖箱内,并将患儿放置在垫板1上,使其下肢压在气囊6上,此时,向前拉动气囊6,使魔术子贴8粘合在魔术母贴7上;
[0021]当魔术子贴8与魔术母贴7粘合后,向气囊6内打气,气囊6鼓起,当气囊6与患儿下肢上表面接触时,停止打气,患儿下肢被固定在垫板1上;
[0022]患儿下肢固定后,向上拉动移动杆15,使插块16脱离插槽13,压簧17被压缩,此时,向右拉动滑杆11,滑杆11拉动齿条12向右移动,缓冲弹簧18被拉伸,齿条12带动齿轮10逆时针转动,齿轮10经转轴9带动凸轮5向左摆动,凸轮5推动转板3向左摆动,患儿下肢被抬高;
[0023]当患儿下肢被抬高至合适高度后,松开移动杆15,插块16在压簧17弹力作用下插入插槽13内,此时,松开滑杆11即可;
[0024]当患儿不需要抬高时,向左推动滑杆11,滑杆11接触插块16倾斜面并挤压插块16向上移动,插块16带动移动杆15向上移动被压缩压簧17,同时,滑杆11带动齿条12向左移动并挤压缓冲弹簧18,缓冲弹簧18阻碍齿条12的运动,齿条12带动齿轮10顺时针转动,齿轮10经转轴9带动凸轮5向右摆动,同时,患儿压动转板3向下摆动,患儿下肢高度降低;
[0025]当转板3恢复至初始状态时,向上拉动气囊6,使魔术子贴8脱离魔术母贴7即可。
[002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设置可上下摆动的转板及可上下移动的插块,便于抬高患儿的下肢及调整患儿下肢抬高的高度,设有气囊及可粘合的魔术子贴与魔术母贴,便于固定患儿的下肢,避免了因患儿下滑而降低下肢抬高高度的现象,避免了为确认患儿下肢抬高的情况而反复打开暖箱箱盖,加快了水肿的治疗效果,减少了暖箱内热气的流失,降低了患儿被细菌感染的风险,增加了患儿的舒适度,此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构思新颖,实用性强。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生儿重症护理装置,包括垫板(1),其特征在于,垫板(1)上开设有开口朝上的限位槽(2),限位槽(2)内铰接有转板(3),转板(3)上设有固定装置,垫板(1)上开设有上侧与限位槽(2)连通的传动槽(4),传动槽(4)右侧壁位于限位槽(2)右侧壁的左方,传动槽(4)内转动连接有前后轴向的凸轮(5),凸轮(5)外缘面可与垫板(1)接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生儿重症护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固定装置包括气囊(6),气囊(6)下端右侧与垫板(1)固定连接,气囊(6)上端前侧设有魔术母贴(7),气囊(6)上端后侧设有可与魔术母贴(7)粘合的魔术子贴(8)。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生儿重症护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传动槽(4)后侧壁上转动连接有前后轴向的转轴(9),凸轮(5)与转轴(9)同轴固定连接,转轴(9)前端同轴设有可转动的齿轮(10)。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生儿重症护理装置,其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贾利平史盼盼陈焕冉
申请(专利权)人: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河南省妇幼保健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