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热水器冷水回流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0456795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24 18: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热水器冷水回流装置,属于热水器的技术领域,包括热水器本体,热水器本体导通连接有进水管,热水器本体还导通连接有总出水管;总出水管远离热水器本体的一端还连接有热水出水管及冷水回流管,热水出水管与总出水管连接的一端设置有第一电磁阀S1,冷水回流管与总出水管连接的一端设置有第二电磁阀S2,冷水回流管远离总出水管的一端与进水管导通连接;出水管内设置有水温检测件,水温检测件的输出端电连接有水温比较电路,水温比较电路的输出端电连接有第一晶体管开关电路,第一晶体管开关电路用于控制第一电磁阀S1和第二电磁阀S2的通电及断电。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自动回流热水器的冷水、减少水资源浪费的优点。减少水资源浪费的优点。减少水资源浪费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热水器冷水回流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热水器
,具体涉及一种热水器冷水回流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在家庭热水系统中,热水器和用水点(水龙头)的距离一般都在3~5米,大户型的距离甚至超过10米。在开启热水器时,要等待2~5分钟直到热水器和水龙头之间这段热水管中的冷水排放完才有热水流出,这就导致了大量的水资源浪费。
[0003]为了解决热水管中残留的冷水的浪费问题,现有的一种加装在家庭热水系统中的冷水回流装置通过在远端热水水龙头与热水器的自来水进水管之间增加铺设一根回水管和回水控制器,在使用热水器前先用遥控器或其他手动方式开启回水控制器,使其将热水管里残留的冷水经回水管反抽并入热水器的自来水进水管。该冷水回流装置每次使用时需预先手动开启回水控制器,实际使用也不方便,因此该冷水回流装置并未在家庭热水系统中得到广泛应用。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缺点,提供一种热水器冷水回流装置,具有自动回流热水器的冷水、减少水资源浪费的优点。
[0005]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热水器冷水回流装置,包括热水器本体,所述热水器本体导通连接有进水管,所述热水器本体还导通连接有总出水管;
[0006]所述总出水管远离所述热水器本体的一端还连接有热水出水管及冷水回流管,所述热水出水管与所述总出水管连接的一端设置有第一电磁阀S1,所述冷水回流管与所述总出水管连接的一端设置有第二电磁阀S2,所述冷水回流管远离所述总出水管的一端与所述进水管导通连接;
[0007]所述总出水管内设置有水温检测件,所述水温检测件的输出端电连接有水温比较电路,所述水温比较电路的输出端电连接有第一晶体管开关电路,所述第一晶体管开关电路用于控制所述第一电磁阀S1和所述第二电磁阀S2的通电及断电。
[0008]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水温检测件用于检测总出水管内的水流的温度,在总出水管内的温度较低时,水温比较电路控制第一电磁阀S1处于闭合状态、第二电磁阀S2处于打开状态,冷水经过冷水回流管流动至进水管内进行循环利用。在总出水管内的温度较高时,水温比较电路控制第一电磁阀S1处于打开状态、第二电磁阀S2处于闭合状态,热水经过热水出水管流动至外部供用户使用,达到自动回流热水器的冷水、减少水资源浪费的效果。
[0009]进一步,所述水温检测件包括水温感应电路及信号处理电路,所述水温感应电路的输出端与所述信号处理电路的输入端电连接,所述信号处理电路的输出端与所述水温比较电路的输入端电连接。
[0010]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水温感应电路用于检测总出水管内的水温,将水温转化为信号,经过信号处理电路的处理输出至水温比较电路。
[0011]进一步,所述水温感应电路包括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第三电阻R3及Pt100铂热电阻R4,所述第一电阻R1的一端与所述第二电阻R2的一端电连接,所述第一电阻R1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三电阻R3的一端电连接,所述第二电阻R2的另一端与所述Pt100铂热电阻R4的一端电连接,所述第三电阻R3的另一端与所述Pt100铂热电阻R4的另一端电连接,所述第一电阻R1和所述第二电阻R2的连接节点与外接电源电连接,所述第三电阻R3和所述Pt100铂热电阻R4的连接节点接地,所述第一电阻R1和所述第三电阻R3的连接节点与所述信号处理电路电连接,所述第二电阻R2和所述Pt100铂热电阻R4的连接节点与所述信号处理电路电连接。
[0012]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Pt100铂热电阻R4的电阻值随温度的上升而增大,使得第一电阻R1和第三电阻R3的连接节点的电压不变而第二电阻R2和Pt100铂热电阻R4的连接节点的电压增大。
[0013]进一步,所述信号处理电路包括第一电压跟随器A1、第二电压跟随器A2及加减运算电路,所述第一电阻R1和所述第三电阻R3的连接节点与所述第一电压跟随器A1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二电阻R2和所述Pt100铂热电阻R4的连接节点与所述第二电压跟随器A2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一电压跟随器A1的输出端及所述第二电压跟随器A2的输出端分别与所述加减运算电路的两个输入端电连接,所述加减运算电路的输出端与所述电压比较电路电连接。
[0014]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Pt100铂热电阻R4的电阻值随温度的上升而增大,使得第一电压跟随器A1的输入端的电压不变而第二电压跟随器A2的输入端的电压增大,通过调整加减运算电路的相应参数实现对输入电压方大倍数的控制。
[0015]进一步,所述水温比较电路包括第五电阻R5、第六电阻R6及电压比较器A4,所述第五电阻R5的一端与外接电源电连接,所述第五电阻R5的另一端与所述第六电阻R6的一端电连接,所述第六电阻R6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第五电阻R5和第六电阻R6的连接节点与所述电压比较器A4的反相端电连接,所述水温检测件的输出端与所述电压比较器A4的同相端电连接,所述电压比较器A4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一晶体管开关电路电连接。
[0016]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当水温检测件的输出端输入至电压比较器A4的同相端的电压大于第五电阻R5和第六电阻R6的连接节点电压时,电压比较器A4输出高电平至第一晶体管开关。当水温检测件的输出端输入至电压比较器A4的同相端的电压小于第五电阻R5和第六电阻R6的连接节点电压时,电压比较器A4输出低电平至第一晶体管开关。
[0017]进一步,所述第一电磁阀S1为常闭式电磁阀,所述第二电磁阀S2为常开式电磁阀。
[0018]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未通电时,第一电磁阀S1处于闭合状态、第二电磁阀S2处于打开状态。通电后,第一电磁阀S1处于打开状态、第二电磁阀S2处于闭合状态。
[0019]进一步,所述第一晶体管开关电路包括第一NPN三极管Q1,所述电压比较器A4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一NPN三极管Q1的基极b电连接,所述第一NPN三极管Q1的发射极e接地,所述第一NPN三极管Q1的集电极c与外接电源连接,所述第一电磁阀S1和所述第二电磁阀S2串联在外接电源与所述第一NPN三极管Q1的集电极c之间。
[0020]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电压比较器A4的输出端输出高电平时,第一NPN三极管Q1导通,第一电磁阀S1和第二电磁阀S2处于通电状态。电压比较器A4的输出端输出低电平时,第一NPN三极管Q1截至,第一电磁阀S1和第二电磁阀S2处于断电状态。
[0021]进一步,所述冷水回流管上还设置有水泵,所述水温比较电路的输出端还电连接有第二晶体管开关电路,所述第二晶体管开关电路用于控制所述水泵的通电及断电。
[0022]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水泵用于将冷水回流管内的冷水抽取至进水管内。
[0023]进一步,所述第二晶体管开关电路包括反相器A5、第二NPN三极管Q2及继电器K,所述水温比较电路的输出端与所述反相器A5的输入端电连接,所述反相器A5的输出端与所述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热水器冷水回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热水器本体,所述热水器本体导通连接有进水管,所述热水器本体还导通连接有总出水管;所述总出水管远离所述热水器本体的一端还连接有热水出水管及冷水回流管,所述热水出水管与所述总出水管连接的一端设置有第一电磁阀S1,所述冷水回流管与所述总出水管连接的一端设置有第二电磁阀S2,所述冷水回流管远离所述总出水管的一端与所述进水管导通连接;所述总出水管内设置有水温检测件,所述水温检测件的输出端电连接有水温比较电路,所述水温比较电路的输出端电连接有第一晶体管开关电路,所述第一晶体管开关电路用于控制所述第一电磁阀S1和所述第二电磁阀S2的通电及断电。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热水器冷水回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温检测件包括水温感应电路及信号处理电路,所述水温感应电路的输出端与所述信号处理电路的输入端电连接,所述信号处理电路的输出端与所述水温比较电路的输入端电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热水器冷水回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温感应电路包括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第三电阻R3及Pt100铂热电阻R4,所述第一电阻R1的一端与所述第二电阻R2的一端电连接,所述第一电阻R1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三电阻R3的一端电连接,所述第二电阻R2的另一端与所述Pt100铂热电阻R4的一端电连接,所述第三电阻R3的另一端与所述Pt100铂热电阻R4的另一端电连接,所述第一电阻R1和所述第二电阻R2的连接节点与外接电源电连接,所述第三电阻R3和所述Pt100铂热电阻R4的连接节点接地,所述第一电阻R1和所述第三电阻R3的连接节点与所述信号处理电路电连接,所述第二电阻R2和所述Pt100铂热电阻R4的连接节点与所述信号处理电路电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热水器冷水回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信号处理电路包括第一电压跟随器A1、第二电压跟随器A2及加减运算电路,所述第一电阻R1和所述第三电阻R3的连接节点与所述第一电压跟随器A1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二电阻R2和所述Pt100铂热电阻R4的连接节点与所述第二电压跟随器A2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一电压跟随器A1的输出端及所述第二电压跟随器A2的输出端分别与所述加减运算电路的两个输入端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青山丁一黄承章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谷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