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分集水器混水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0456285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24 18: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分集水器混水装置,在供冷供热进水管与分水器相连的供水管路上设置有电动三通调节阀、循环水泵和水温传感器,集水器与供冷供热出水管相连的回水管路上设置有三通管和电动截止阀,三通管结合回水支管用于将回水管路上的回水接入电动三通调节阀内;还包括室内露点温度探头、室内温度传感器、温度控制面板,电动三通调节阀、循环水泵、水温传感器、电动截止阀、室内露点温度探头和室内温度传感器分别与温度控制面板电连接。结构简单、运行稳定,设置在新风空调系统的辐射末端,可直接接入常规空调水系统,既能避免夏季供水温度过低形成结露,又能防止冬季供水温度过高影响元器件和辐射管的使用寿命。度过高影响元器件和辐射管的使用寿命。度过高影响元器件和辐射管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分集水器混水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新风空调系统
,具体涉及一种分集水器混水装置,应用于辐射末端,对辐射末端进行调节控制。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新风空调技术的发展,出现了集新风、空调及供暖供冷于一体的新风空调系统。在新风空调系统的辐射末端设置有集水器、分水器,利用供冷供热进水管、供冷供热出水管提供冷热水源,从而为房间供暖供冷。
[0003]通常新风空调系统内的水系统,在夏季的供水温度为7℃,回水温度为12℃,然而7℃的供水温度,对于辐射末端来说温度太低,容易结露。为了避免结露,辐射末端的夏季冷水进水温度要高于室内空气露点温度,也就是要求夏季供水温度16℃,回水温度21℃。通常的做法有两种:一是风机盘管常规冷水系统与辐射末端水系统独立为两套水系统,从冷热源头就完全分开;二是通过板式换热器间接换热,供给辐射末端。装置结构复杂、系统运行不稳定,控制精度有待提高。
[0004]同时供水系统在冬季,由于供水温度过高,辐射管及其它元器件由于长时间高温运行容易损坏,使用寿命短。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针对上述问题,本技术旨在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运行稳定的分集水器混水装置,设置在新风空调系统的辐射末端,既能避免夏季供水温度过低形成结露,又能防止冬季供水温度过高影响元器件和辐射管的使用寿命。
[0006]为此,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分集水器混水装置,包括分水器、集水器、供冷供热进水管和供冷供热出水管,在所述供冷供热进水管与分水器相连的供水管路上设置有电动三通调节阀、循环水泵和水温传感器,所述集水器与供冷供热出水管相连的回水管路上设置有三通管和电动截止阀,所述三通管结合回水支管用于将回水管路上的回水接入电动三通调节阀内;
[0007]还包括室内露点温度探头、室内温度传感器、温度控制面板,所述电动三通调节阀、循环水泵、水温传感器、电动截止阀、室内露点温度探头和室内温度传感器分别与温度控制面板电连接。
[0008]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所述温度控制面板具有冬、夏季模式切换功能,冬季供暖,夏季供冷。
[0009]进一步优选为,所述室内温度传感器内置于温度控制面板内。
[0010]进一步优选为,所述电动三通调节阀、循环水泵和水温传感器在回水管路上按水流方向依次设置,三通管和电动截止阀在供水管路上按水流方向依次设置。
[0011]本技术的有益效果:
[0012](1)利用集水器的部分回水来提高夏季运行模式下的供水温度,避免辐射管内夏
季供水温度过低,降低了结露风险;降低冬季运行模式下的供水温度,避免辐射管内冬季供水温度过高,降低辐射管及分集水器由于长时间高温运行而损坏,延长管材及元器件的使用寿命;
[0013](2)该装置可直接接入常规空调水系统(常规空调水系统夏季需提供低温水),无需单独考虑辐射空调末端夏季供回水温度(夏季需提供高温水,避免结露)与常规空调水系统夏季水温需求不同,系统运行安全稳定有保障,也更简单;
[0014](3)通过比例积分电动三通调节阀,更加精准控制辐射管水温变化,室内温度控制精确度提高。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
[0017]如图1所示,一种分集水器混水装置,主要由分水器1、集水器2、供冷供热进水管3、供冷供热出水管4、电动三通调节阀5、循环水泵6、水温传感器7、三通管8、电动截止阀9、回水支管10、室内露点温度探头11、温度控制面板12、室内温度传感器组成。其中,分水器1、集水器2、供冷供热进水管3、供冷供热出水管4为现有新风空调水系统的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
[0018]在供冷供热进水管3与分水器1相连的供水管路上设置有电动三通调节阀5、循环水泵6和水温传感器7。集水器2与供冷供热出水管4相连的回水管路上设置有三通管8和电动截止阀9,三通管8结合回水支管10用于将回水管路上的回水接入电动三通调节阀5内,实现回水循环再利用。最好是,室内温度传感器内置于温度控制面板12内。
[0019]最好是,电动三通调节阀5、循环水泵6和水温传感器7在回水管路上按水流方向依次设置,三通管8和电动截止阀9在供水管路上按水流方向依次设置,水流方向如图中箭头所示。
[0020]室内露点温度探头11用于实测计算室内空气露点温度Td1。温度控制面板12可以进行露点温度设定,即露点温度设定值Td2。供水管路上的水温传感器7用于检测混水后的实际温度T3。室内温度传感器用于检测室内实际温度T4。温度控制面板12可以进行室内温度设定,即室内温度设定T5。除此之外,还包括混水后的温度设定值T6、空气露点温度保护设计值T7。
[0021]电动三通调节阀5、循环水泵6、水温传感器7、电动截止阀9、室内露点温度探头11和室内温度传感器分别与温度控制面板12电连接。
[0022]温度控制面板12具有冬、夏季模式切换功能,冬季供暖,夏季供冷。
[0023]一种利用上述的分集水器混水装置的控制方法,包括三个部分:
[0024](A)混水温度控制:通过温度控制面板12手动设置冬、夏季的混水后温度设定值T6,与供水管路上的水温传感器7的实测值T3进行对比,按比例积分调节三通阀的开度,其中夏季的混水后温度设定值T6不得低于室内空气露点温度保护设计值T7,T7为一固定的下限值。
[0025](B)露点温度保护控制:通过室内露点温度探头11实测计算室内空气露点温度Td1,与温度控制面板12中露点温度设定值Td2进行对比,当Td1低于Td2时,电动截止阀9断开,同时循环水泵6同步停止运行;当Td1高于Td2+ΔTd时,电动截止阀9连通,循环水泵6同步启动运行,其中ΔTd为允许波动范围。允许波动范围ΔTd最好介于0.5℃~2℃之间。
[0026](C)房间控温:通过室内温度传感器的检测值T4,与温度控制面板12中的室内温度设定值T5进行对比,通断电动截止阀9,同步启停循环水泵6。
[0027]关于优先级:夏季露点温度保护高于房间控温,房间控温与混水温度控制是同级的;冬季只有房间控温、混水温度控制,并且房间控温与混水温度控制是同级的。
[0028]通断电动二通阀与同步启停循环水泵,可以起到避免水系统超压的作用。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分集水器混水装置,包括分水器(1)、集水器(2)、供冷供热进水管(3)和供冷供热出水管(4),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供冷供热进水管(3)与分水器(1)相连的供水管路上设置有电动三通调节阀(5)、循环水泵(6)和水温传感器(7),所述集水器(2)与供冷供热出水管(4)相连的回水管路上设置有三通管(8)和电动截止阀(9),所述三通管(8)结合回水支管(10)用于将回水管路上的回水接入电动三通调节阀(5)内;还包括室内露点温度探头(11)、室内温度传感器、温度控制面板(12),所述电动三通调节阀(5)、循环水泵(6)、水温传感器(7)...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金成祝根原刘俊杰邓晓梅徐皓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海润节能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