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圆织机棕带与摆杆的连接组件及圆织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453571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24 18:5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圆织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圆织机棕带与摆杆的连接组件及圆织机。其中连接组件包括第一棕带连接件和第二棕带连接件,所述第一棕带连接件的一端和第二棕带连接件的一端分别设有用于与摆杆铰接的第一铰接部和第二铰接部,所述上棕带连接件的上端和下棕带连接件的下端分别设有用于与棕带钩连的第一钩爪部和第二钩爪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用于圆织机棕带与摆杆的连接组件采用钩连的方式连接,相比现有技术采用夹板的方式连接,组装方便,结构稳定。结构稳定。结构稳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圆织机棕带与摆杆的连接组件及圆织机


[0001]本技术属于圆织机
,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圆织机棕带与摆杆的连接组件及圆织机。

技术介绍

[0002]圆织机在编织送往丝过程中,棕带做开交运动,由摆杆联结棕带板,棕带板与棕带联成一体。专利CN201410301311.1公开了一种圆织机棕带与摆杆的连接结构,包括上棕带夹板和下棕带夹板,所述上棕带夹板的下端和下棕带夹板的上端均铰接在摆杆的端部,所述上棕带夹板的上端和下棕带夹板的下端均与圆织机的棕带相连接。通过上棕带夹板和下棕带夹板摆动不一致进行相互牵制,防止惯性摆动,大幅减少了棕带的摆动量,避免对经丝破坏。其存在以下问题,上棕带夹板和下棕带夹板与棕带连接的结构为夹板连接结构,在上棕带夹板和下棕带夹板摆动过程中,容易不稳定。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缺点和不足,而提供一种用于圆织机棕带与摆杆的连接组件及圆织机。
[0004]本技术所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用于圆织机棕带与摆杆的连接组件,包括第一棕带连接件和第二棕带连接件,所述第一棕带连接件的一端和第二棕带连接件的一端分别设有用于与摆杆铰接的第一铰接部和第二铰接部,所述第一棕带连接件的上端和第二棕带连接件的下端分别设有用于与棕带钩连的第一钩爪部和第二钩爪部。
[0005]所述第一钩爪部和第二钩爪部均为凸起的L型钩爪结构,所述第一钩爪部和第二钩爪部的内弯部分表面为光滑凹曲面。
[0006]所述第一铰接部和第二铰接部铰接于同一个销轴。
[0007]所述第一棕带连接件的一端设有两个相对设置的第一铰接部,所述第二棕带连接件的一端设有两个相对设置的第二铰接部;两个所述第一铰接部的内侧表面之间的间距与两个所述第二铰接部的外侧表面之间的间距相适配,两个所述第二铰接部的内侧表面之间形成供摆杆伸入的开口。
[0008]所述第一棕带连接件和第二棕带连接件均为T型,所述第一铰接部和第二铰接部分别位于第一棕带连接件和第二棕带连接件宽度较小一端,所述第一钩爪部和第二钩爪部均设有若干个且沿分别第一棕带连接件和第二棕带连接件宽度较大一端边缘均匀分布。
[0009]一种圆织机,包括第一棕带、摆杆以及如上所述的用于圆织机棕带与摆杆的连接组件;所述第一铰接部和第二铰接部均与摆杆铰接;所述第一棕带上设有分别用于供第一钩爪部和第二钩爪部伸入的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且所述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的间距大于与摆杆铰接并且完全展开后的第一钩爪部和第二钩爪部的最小间距。
[0010]所述第一棕带上设有供连接后的第一铰接部、第二铰接部和摆杆伸入的通槽。
[0011]还包括第二棕带、连接在第一棕带和第二棕带之间的棕丝,所述第一棕带、第二棕
带、棕丝形成闭合环,所述第一棕带和第二棕带内分别设有支撑滚轮。
[0012]所述第一棕带和/或第二棕带上设有散热通槽。
[0013]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本技术提供的用于圆织机棕带与摆杆的连接组件采用钩连的方式连接,相比现有技术采用夹板的方式连接,组装方便,结构稳定。
附图说明
[0014]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仍属于本技术的范畴。
[0015]图1为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2为实施例1中第二棕带连接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7]图3为实施例2中棕带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4为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5为图4中A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0021]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实施例中所有使用“第一”和“第二”的表述均是为了区分两个相同名称非相同的实体或者非相同的参量,可见“第一”“第二”仅为了表述的方便,不应理解为对本技术实施例的限定,后续实施例对此不再一一说明。
[0022]本技术所提到的方向和位置用语,例如「上」、「下」、「前」、「后」、「左」、「右」、「内」、「外」、「顶部」、「底部」、「侧面」等,仅是参考附图的方向或位置。因此,使用的方向和位置用语是用以说明及理解本技术,而非对本技术保护范围的限制。
[0023]实施例1:
[0024]如图1所示,一种用于圆织机棕带与摆杆的连接组件,包括第一棕带连接件1和第二棕带连接件2,所述第一棕带连接件1的一端和第二棕带连接件2的一端分别设有用于与摆杆铰接的第一铰接部101和第二铰接部201,所述第一棕带连接件1的上端和第二棕带连接件2的下端分别设有用于与棕带钩连的第一钩爪部102和第二钩爪部202。
[0025]如图2所示,所述第一钩爪部102和第二钩爪部202均为凸起的L型钩爪结构,所述第一钩爪部102和第二钩爪部202的内弯部分表面为光滑凹曲面。
[0026]所述第一铰接部101和第二铰接部201铰接于同一个销轴3。也可以使第一铰接部101和第二铰接部201分别与摆杆铰接于不同的销轴上,只是这样相对安装更麻烦。
[0027]所述第一棕带连接件1的一端设有两个相对设置的第一铰接部101,所述第二棕带连接件2的一端设有两个相对设置的第二铰接部201;两个所述第一铰接部101的内侧表面之间的间距与两个所述第二铰接部201的外侧表面之间的间距相适配(相适配指的是两个所述第一铰接部101可套在两个所述第二铰接部201外,如图1所示,第一铰接部101与第二铰接部201之间可以有少量的间隙),两个所述第二铰接部201的内侧表面之间形成供摆杆
伸入的开口。
[0028]所述第一棕带连接件1和第二棕带连接件2均为T型,所述第一铰接部101和第二铰接部201分别位于第一棕带连接件1和第二棕带连接件2宽度较小一端,所述第一钩爪部102和第二钩爪部202均设有若干个且沿分别第一棕带连接件1和第二棕带连接件2宽度较大一端边缘均匀分布。
[0029]实施例2:
[0030]一种圆织机,包括如图3所示的棕带组件、摆杆4以及实施例1所提供的用于圆织机棕带与摆杆4的连接组件;
[0031]所述棕带组件包括第一棕带5、第二棕带6、连接在第一棕带5和第二棕带6之间的棕丝7,所述第一棕带5、第二棕带6、棕丝7形成闭合环,所述第一棕带5和第二棕带6内分别设有支撑滚轮8。
[0032]所述第一棕带5上设有分别用于供第一钩爪部102和第二钩爪部202伸入的第一通孔501和第二通孔502;且所述第一通孔501和第二通孔502的间距大于与摆杆4铰接并且完全展开(即之间的夹角为180
°
)后的第一钩爪部102和第二钩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圆织机棕带与摆杆的连接组件,包括第一棕带连接件和第二棕带连接件,所述第一棕带连接件的一端和第二棕带连接件的一端分别设有用于与摆杆铰接的第一铰接部和第二铰接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棕带连接件的上端和第二棕带连接件的下端分别设有用于与棕带钩连的第一钩爪部和第二钩爪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圆织机棕带与摆杆的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钩爪部和第二钩爪部均为凸起的L型钩爪结构,所述第一钩爪部和第二钩爪部的内弯部分表面为光滑凹曲面。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圆织机棕带与摆杆的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铰接部和第二铰接部铰接于同一个销轴。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圆织机棕带与摆杆的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棕带连接件的一端设有两个相对设置的第一铰接部,所述第二棕带连接件的一端设有两个相对设置的第二铰接部;两个所述第一铰接部的内侧表面之间的间距与两个所述第二铰接部的外侧表面之间的间距相适配,两个所述第二铰接部的内侧表面之间形成供摆杆伸入的开口。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圆织机棕带与摆杆的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信杰伍和正何继浪
申请(专利权)人:温州名一塑料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