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刺背心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452257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24 18: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防刺背心,包括前片面料和后片面料,前片面料、后片面料均包括内层的精梳棉面料和外层的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复合面料,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复合面料由经向纱线和纬向纱线交织形成,经向纱线和纬向纱线由40D的高分子量聚乙烯纱线包覆两条单股50D的涤纶纱线合捻形成;其前后片面料的内层采用精梳棉面料不影响贴身穿着舒适性,前后片面料的外层采用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复合面料,这种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复合面料具有防刺功能,可以避免利器直接刺穿起到防护作用;同时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复合面料的经向纱线和纬向纱线由40D的高分子量聚乙烯纱线包覆两条单股50D的涤纶纱线合捻形成也更适宜作为背心外层面料穿着。料穿着。料穿着。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刺背心


[0001]本技术属于内衣
,具体涉及一种背心。

技术介绍

[0002]目前现有日常穿着的背心通常采用精梳棉或全棉纱线纺织形成,虽然具有透气凉爽的特点,但其防刺防身作用较小,利器很容易就可以穿刺破背心面料而直抵人身体部位,安全防护作用十分弱。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旨在提供一种前后片面料均由内层精梳棉面料和外层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复合面料缝接形成的具有防刺防护功能的背心。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5]一种防刺背心,包括前片面料和后片面料,前片面料、后片面料均包括内层的精梳棉面料和外层的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复合面料,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复合面料由经向纱线和纬向纱线交织形成,经向纱线和纬向纱线由40D的高分子量聚乙烯纱线包覆两条单股50D的涤纶纱线合捻形成;精梳棉面料的领口部位朝外翻折形成领口翻边并压住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复合面料的相应边缘与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复合面料的相应边缘缝接,精梳棉面料的肩部朝外翻折形成肩部翻边并压住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复合面料的相应边缘与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复合面料的相应边缘缝接,精梳棉面料的袖口部位朝外翻折形成袖口翻边并压住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复合面料的相应边缘与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复合面料的相应边缘缝接,精梳棉面料的侧身部位朝外翻折形成侧身翻边并压住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复合面料的相应边缘与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复合面料的相应边缘缝接,精梳棉面料的下摆部位朝外翻折形成下摆翻边并压住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复合面料的相应边缘与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复合面料的相应边缘缝接;前片面料的肩部翻边与后片面料的肩部翻边对应缝接,前片面料的侧身翻边与后片面料的侧身翻边对应缝接。
[0006]这种防刺背心,前片面料、后片面料的内层采用精梳棉面料不影响贴身穿着的舒适性,前片面料、后片面料的外层采用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复合面料,这种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复合面料具有防刺的功能,可以避免利器直接刺穿起到防护作用;同时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复合面料的经向纱线和纬向纱线由40D 的高分子量聚乙烯纱线包覆两条单股50D的涤纶纱线合捻形成也更适宜作为背心外层面料穿着。
[0007]作为一种优选方案,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复合面料的经向纱线和纬向纱线的捻度为600

800。
[0008]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09]本技术防刺背心,其前片面料、后片面料的内层采用精梳棉面料不影响贴身穿着的舒适性,前片面料、后片面料的外层采用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复合面料,这种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复合面料具有防刺的功能,可以避免利器直接刺穿起到防护作用;同时高分
子量聚乙烯纤维复合面料的经向纱线和纬向纱线由40D的高分子量聚乙烯纱线包覆两条单股50D的涤纶纱线合捻形成也更适宜作为背心外层面料穿着。
附图说明
[0010]图1为本技术防刺背心的结构图。
[0011]图中:1、前片面料;2、后片面料;3、精梳棉面料;4、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复合面料;31、领口翻边;32、肩部翻边;33、袖口翻边;34、侧身翻边; 35、下摆翻边。
具体实施方式
[0012]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描述,以便于更清楚地理解本技术要求保护的技术思想。
[0013]如图1所示本技术防刺背心,包括前片面料1和后片面料2,前片面料 1、后片面料2均包括内层的精梳棉面料3和外层的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复合面料4,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复合面料4由经向纱线和纬向纱线交织形成,经向纱线和纬向纱线由40D的高分子量聚乙烯纱线包覆两条单股50D的涤纶纱线合捻形成,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复合面料4的经向纱线和纬向纱线的捻度为600

800;精梳棉面料3的领口部位朝外翻折形成领口翻边31并压住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复合面料4的相应边缘与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复合面料4的相应边缘缝接,精梳棉面料3的肩部朝外翻折形成肩部翻边32并压住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复合面料4的相应边缘与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复合面料4的相应边缘缝接,精梳棉面料3的袖口部位朝外翻折形成袖口翻边33并压住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复合面料 4的相应边缘与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复合面料4的相应边缘缝接,精梳棉面料3 的侧身部位朝外翻折形成侧身翻边34并压住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复合面料4的相应边缘与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复合面料4的相应边缘缝接,精梳棉面料3的下摆部位朝外翻折形成下摆翻边35并压住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复合面料4的相应边缘与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复合面料4的相应边缘缝接;前片面料1的肩部翻边32与后片面料2的肩部翻边32对应缝接,前片面料1的侧身翻边34与后片面料2的侧身翻边34对应缝接。
[0014]这种防刺背心,前片面料1、后片面料2的内层采用精梳棉面料3不影响贴身穿着的舒适性,前片面料1、后片面料2的外层采用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复合面料4,这种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复合面料4具有防刺的功能,可以避免利器直接刺穿起到防护作用;同时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复合面料4的经向纱线和纬向纱线由40D的高分子量聚乙烯纱线包覆两条单股50D的涤纶纱线合捻形成也更适宜作为背心外层面料穿着。
[0015]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可根据以上描述的技术方案以及构思,做出其它各种相应的改变以及变形,而所有的这些改变以及变形都应该属于本技术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刺背心,包括前片面料和后片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片面料、所述后片面料均包括内层的精梳棉面料和外层的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复合面料,所述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复合面料由经向纱线和纬向纱线交织形成,所述经向纱线和所述纬向纱线由40D的高分子量聚乙烯纱线包覆两条单股50D的涤纶纱线合捻形成;所述精梳棉面料的领口部位朝外翻折形成领口翻边并压住所述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复合面料的相应边缘与所述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复合面料的相应边缘缝接,所述精梳棉面料的肩部朝外翻折形成肩部翻边并压住所述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复合面料的相应边缘与所述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复合面料的相应边缘缝接,所述精梳棉面料的袖口部位朝外翻折形成袖口翻边并压住所述高分子量聚乙...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应鹏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市爱满分内衣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