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效的茶叶发酵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450858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24 18:4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效的茶叶发酵机,其结构包括箱体、万向轮、盖子、把手、温控仪、控制箱、时间继电器、电热板、温度传感器、喷头、固定座、发酵箱、连接轴、盆体,所述万向轮安装于箱体的底部,所述盖子与箱体的外壁为铰链连接,所述盖子的外壁设有把手,所述温控仪安装于盖子的外壁,所述控制箱安装于箱体的外壁,所述时间继电器安装于箱体的一端外壁,所述电热板和温度传感器安装于盖子的内壁,所述固定座设有若干个且发酵箱的首端安装于固定座的首端,所述箱体包括蓄电池、电机、轴、第一斜齿、第二斜齿、水泵、抽水管、送水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发酵的效率高,可任意调节温度和湿度的大小,让茶叶发酵得更好。让茶叶发酵得更好。让茶叶发酵得更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效的茶叶发酵机


[0001]本技术是一种高效的茶叶发酵机,属于茶叶加工设备领域。

技术介绍

[0002]发酵机又称床式连续发酵机,红茶初制发酵工序的一种连续作业机械,在印度、东非部分国家应用,机身长7~8 m,宽1~1.2 m,床面设有百页板,左右两侧有链传动机构,床身一侧设有离心风机,可从空调装置内吸出合适的温、湿度的新鲜空气,经两侧风管送入床内百页板下,经百页板孔,透过叶层,促进叶子发酵。
[0003]现有技术公开了申请号为:CN201921369974.1的一种方便翻推的茶叶发酵机,其结构包括包括发酵机主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酵机主体的上端外表面设置有可视装置,所述发酵机主体的下端外表面设置有防滑底座,所述发酵机主体的一侧内表面设置有推翻装置,所述发酵机主体的后端外表面固定连接有储水箱,所述发酵机主体的前端外表面设置有信号灯与调节按钮,所述调节按钮位于信号灯的一侧,但是该现有技术茶叶发酵效率低,发酵速度慢。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高效的茶叶发酵机,以解决现有的茶叶发酵效率低,发酵速度慢的问题。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高效的茶叶发酵机,其结构包括箱体、万向轮、盖子、把手、温控仪、控制箱、时间继电器、电热板、温度传感器、喷头、固定座、发酵箱、连接轴、盆体,所述万向轮安装于箱体的底部,所述盖子与箱体的外壁为铰链连接,所述盖子的外壁设有把手,所述温控仪安装于盖子的外壁,所述控制箱安装于箱体的外壁,所述时间继电器安装于箱体的一端外壁,所述电热板和温度传感器安装于盖子的内壁,所述喷头安装于箱体的内壁,所述固定座的末端与箱体的内壁相焊接,所述固定座设有若干个且发酵箱的首端安装于固定座的首端,所述连接轴贯穿于发酵箱的首端,所述盆体安装于箱体的内壁,所述箱体包括蓄电池、电机、轴、第一斜齿、第二斜齿、水泵、抽水管、送水管,所述蓄电池安装于箱体的底部,所述电机安装于箱体的一端底部,所述电机的顶部与轴的末端为间隙配合,所述轴贯穿于第一斜齿的底部,所述第一斜齿与第二斜齿相啮合,所述第二斜齿的一端与连接轴的末端为间隙配合,所述水泵安装于箱体的另一端,所述抽水管的末端与水泵的一端为间隙配合,所述水泵的顶部与送水管的末端为间隙配合,所述送水管的首端与喷头的末端为间隙配合,所述发酵箱包括孔、湿度传感器、搅拌叶,所述发酵箱的底部设有孔,所述湿度传感器安装于发酵箱的内壁,所述连接轴贯穿于搅拌叶的底部。
[0006]进一步地,所述孔设有若干个。
[0007]进一步地,所述盆体与发酵箱在同一中心线上。
[0008]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斜齿设有若干个且都在同一轴线上。
[0009]进一步地,所述发酵箱设有若干个。
[0010]进一步地,所述发酵箱采用陶瓷材质,高熔点、高硬度、高耐磨性、耐氧化。
[0011]进一步地,所述箱体采用不锈钢材质,坚固耐空气腐蚀。
[0012]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蓄电池可将电储存其内,万向轮可将箱体任意移动到想要的位置,通过把手将盖子打开,把茶叶放进发酵箱内后,将盖子给关上,通过蓄电池向温控仪和控制箱进行供电,随后将温控仪调整到想要加热的温度,控制箱调整到想要的水量后把盖子关上,电热板开始发热对茶叶进行辅助发酵,当温度传感器检测到温度已到达温控仪所设定的温度后,传递信号给温控仪,温控仪在进行自动断电,同时蓄电池在向时间继电器通电,在时间继电器上调整好时间,当时间一到,电机旋转带动轴顺时针旋转,轴带动第一斜齿顺时针旋转,轴上的第一斜齿在带动第二斜齿逆时针旋转,第二斜齿在带动连接轴旋转,连接轴上的搅拌叶也跟着旋转对茶叶进行翻转,当发酵箱内的湿度传感器检测到湿度不够时,传递信号给控制箱,控制箱在控制水泵工作,水泵通过抽水管将水抽上来,在通过送水管到达喷头,最后由喷头对茶叶进行喷洒,喷洒的水会通过发酵箱底部的孔流向下一个发酵箱内,最后流向盆体内,被电热板发出的温度蒸发掉,效率高,可任意调节温度和湿度的大小,让茶叶发酵得更好。
附图说明
[0013]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0014]图1为本技术一种高效的茶叶发酵机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5]图2为本技术一种高效的茶叶发酵机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16]图3为本技术一种高效的茶叶发酵机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0017]图中:箱体

1、万向轮

2、盖子

3、把手

4、温控仪

5、控制箱

6、时间继电器

7、电热板

8、温度传感器

9、喷头

10、固定座

11、发酵箱

12、连接轴

13、盆体

14、蓄电池

101、电机

102、轴

103、第一斜齿

104、第二斜齿

105、水泵

106、抽水管

107、送水管

108、孔

1201、湿度传感器

1202、搅拌叶

1203。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为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技术。
[0019]请参阅图1

图3,本技术提供一种高效的茶叶发酵机技术方案:其结构包括箱体1、万向轮2、盖子3、把手4、温控仪5、控制箱6、时间继电器7、电热板8、温度传感器9、喷头10、固定座11、发酵箱12、连接轴13、盆体14,所述万向轮2安装于箱体1的底部,所述盖子3与箱体1的外壁为铰链连接,所述盖子3的外壁设有把手4,所述温控仪5安装于盖子3的外壁,所述控制箱6安装于箱体1的外壁,所述时间继电器7安装于箱体1的一端外壁,所述电热板8和温度传感器9安装于盖子3的内壁,所述喷头10安装于箱体1的内壁,所述固定座11的末端与箱体1的内壁相焊接,所述固定座11设有若干个且发酵箱12的首端安装于固定座11的首端,所述连接轴13贯穿于发酵箱12的首端,所述盆体14安装于箱体1的内壁,所述箱体1包括蓄电池101、电机102、轴103、第一斜齿104、第二斜齿105、水泵106、抽水管107、送水管108,
所述蓄电池101安装于箱体1的底部,所述电机102安装于箱体1的一端底部,所述电机102的顶部与轴103的末端为间隙配合,所述轴103贯穿于第一斜齿104的底部,所述第一斜齿104与第二斜齿105相啮合,所述第二斜齿105的一端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效的茶叶发酵机,其特征在于:其结构包括箱体(1)、万向轮(2)、盖子(3)、把手(4)、温控仪(5)、控制箱(6)、时间继电器(7)、电热板(8)、温度传感器(9)、喷头(10)、固定座(11)、发酵箱(12)、连接轴(13)、盆体(14),所述万向轮(2)安装于箱体(1)的底部,所述盖子(3)与箱体(1)的外壁为铰链连接,所述盖子(3)的外壁设有把手(4),所述温控仪(5)安装于盖子(3)的外壁,所述控制箱(6)安装于箱体(1)的外壁,所述时间继电器(7)安装于箱体(1)的一端外壁,所述电热板(8)和温度传感器(9)安装于盖子(3)的内壁,所述喷头(10)安装于箱体(1)的内壁,所述固定座(11)的末端与箱体(1)的内壁相焊接,所述固定座(11)设有若干个且发酵箱(12)的首端安装于固定座(11)的首端,所述连接轴(13)贯穿于发酵箱(12)的首端,所述盆体(14)安装于箱体(1)的内壁,所述箱体(1)包括蓄电池(101)、电机(102)、轴(103)、第一斜齿(104)、第二斜齿(105)、水泵(106)、抽水管(107)、送水管(108),所述蓄电池(101)安装于箱体(1)的底部,所述电机(102)安装于箱体(1)的一端底部,所述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薛春金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茶与健康研究中心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