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琨浩专利>正文

一种适用于高铁站台的自动升降屏蔽护栏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450302 阅读:7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24 18: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适用于高铁站台的自动升降屏蔽护栏,包括:站台;多个屏蔽护栏装置,多个所述屏蔽护栏装置设置于所述站台的内部,多个所述屏蔽护栏装置包括存放槽,所述存放槽的内部设置有升降机,所述升降机的顶部设置有护栏,所述护栏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横板;多个防护装置,多个所述防护装置设置于所述站台的内部,多个所述防护装置包括两个连接槽,两个所述连接槽内表面的一侧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适用于高铁站台的自动升降屏蔽护栏,通过设置升降机带动护栏从存放槽内部的升降,从而能有效防止旅客和携带物品掉落站台,又能减少站台客运作业人数,从而达到减员增效的目的。而达到减员增效的目的。而达到减员增效的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适用于高铁站台的自动升降屏蔽护栏


[0001]本技术涉及护栏
,尤其涉及一种适用于高铁站台的自动升降屏蔽护栏。

技术介绍

[0002]护栏的立柱通过膨胀螺栓或者预埋与地面固定,通常安装于如物流通道两侧,生产设备周边,建筑墙角,门的两侧及货台边沿等等;护栏主要用于道路、工厂、小区、别墅、庭院、商业区、公共场所等场合中对设备与设施的保护与防护。
[0003]目前,我国高速铁路站台两侧只是简单标记处两道白色安全线,不能有效防止旅客或行李掉下站台,从而给旅客安全和高速铁路行车安全带来隐患。另外,由于我国高速铁路动车组车型较多,不同类型动车组的门与站台对应的位置不同,造成站台屏蔽门无法得到普及。
[0004]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适用于高铁站台的自动升降屏蔽护栏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提供一种适用于高铁站台的自动升降屏蔽护栏,解决了传统的护栏不能有效防止旅客或行李掉下站台的问题。
[0006]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的适用于高铁站台的自动升降屏蔽护栏,包括:站台;
[0007]多个屏蔽护栏装置,多个所述屏蔽护栏装置设置于所述站台的内部,多个所述屏蔽护栏装置包括存放槽,所述存放槽的内部设置有升降机,所述升降机的顶部设置有护栏,所述护栏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横板;
[0008]多个防护装置,多个所述防护装置设置于所述站台的内部,多个所述防护装置包括两个连接槽,两个所述连接槽内表面的一侧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两个所述第一弹簧的另一端分别固定连接有矩形杆,两个所述矩形杆的另一端分别固定连接有挡板;
[0009]多个警示装置,多个所述警示装置设置于所述横板的内部,多个所述警示装置包括电源,所述横板的一侧设置有警示灯,所述横板的顶部设置有警示音响,所述电源与所述警示灯和所述警示音响电性连接。
[0010]优选的,所述站台的内部设置有多个连接装置,多个所述连接装置包括两个连通槽和滑动槽,两个所述连通槽分别与两个所述滑动槽连通,两个所述连通槽分别与所述存放槽的两侧连通,两个所述滑动槽分别与两个所述连接槽连通。
[0011]优选的,多个所述存放槽内表面的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固定板,多个所述固定板的内部分别滑动连接有竖杆,多个所述竖杆的顶部分别固定连接有接触板,多个所述接触板的外表面分别套接有第二弹簧,多个所述第二弹簧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接触板的一侧和所述固定板的一侧固定连接。
[0012]优选的,多个所述滑动槽的内部分别滑动连接有滑杆,多个所述滑杆的顶端分别
固定连接有倾斜块,多个所述矩形杆外表面的一侧分别开设有倾斜槽。
[0013]优选的,多个所述连通槽的内部分别固定连接有滑动板,多个所述滑动板的内部分别滑动连接有连接杆,多个所述连接杆的两端分别与多个所述滑杆的一端和多个所述竖杆的一端固定连接。
[0014]优选的,多个所述接触板的顶部分别设置有第一开关,多个所述第一开关与多个所述电源电性连接。
[0015]优选的,所述站台上设置有多个控制装置,多个所述控制装置包括支撑板,多个所述支撑板的内部分别滑动连接有警示板,多个所述警示板与多个所述支撑板之间分别设置有多个第三弹簧,多个所述支撑板的顶部设置有第二开关。
[0016]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技术提供的适用于高铁站台的自动升降屏蔽护栏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17](1)、本技术提供一种适用于高铁站台的自动升降屏蔽护栏,通过设置升降机带动护栏从存放槽内部的升降,从而能有效防止旅客和携带物品掉落站台,又能减少站台客运作业人数,从而达到减员增效的目的。
[0018](2)、本技术提供一种适用于高铁站台的自动升降屏蔽护栏,通过设置警示装置便于提示旅客,避免旅客碰撞到护栏,导致护栏晃动,通过设置连接装置带动防护装置移动,从而方便旅客通过存放槽,从而提高了装置的实用性。
附图说明
[0019]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适用于高铁站台的自动升降屏蔽护栏的一种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2为图1所示的整体的侧视截面图;
[0021]图3为图1所示的整体的状态图;
[0022]图4为图2所示的A部放大示意图;
[0023]图5为图2所示的B部放大示意图;
[0024]图6为图2所示的C部放大示意图;
[0025]图7为图2所示的D部放大示意图;
[0026]图8为图3所示的E部放大示意图;
[0027]图9为图3所示的F部放大示意图。
[0028]图中标号:1、站台,2、屏蔽护栏装置,21、存放槽,22、升降机,23、护栏,24、横板,3、防护装置,31、连接槽,32、第一弹簧,33、矩形杆,34、挡板,4、警示装置,41、电源,42、警示灯,43、警示音响,5、连接装置,51、连通槽,52、滑动槽,53、固定板,54、竖杆,55、接触板,56、第二弹簧,57、滑杆,58、倾斜块,59、倾斜槽,510、滑动板,511、连接杆,6、第一开关,7、控制装置,71、支撑板,72、警示板,73、第三弹簧,74、第二开关。
具体实施方式
[0029]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
[0030]请结合参阅图1

9,其中,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适用于高铁站台的自动升降屏蔽护栏的一种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的整体的侧视截面图;图3为图1所
示的整体的状态图;图4为图2所示的A部放大示意图;图5为图2所示的B部放大示意图;图6为图2所示的C部放大示意图;图7为图2所示的D部放大示意图;图8为图3所示的E部放大示意图;图9为图3所示的F部放大示意图。一种适用于高铁站台的自动升降屏蔽护栏包括:站台1;
[0031]多个屏蔽护栏装置2,多个所述屏蔽护栏装置2设置于所述站台1的内部,多个所述屏蔽护栏装置2包括存放槽21,所述存放槽21的内部设置有升降机22,所述升降机22的顶部设置有护栏23,所述护栏23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横板24;
[0032]多个防护装置3,多个所述防护装置3设置于所述站台1的内部,多个所述防护装置3包括两个连接槽31,两个所述连接槽31内表面的一侧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32,两个所述第一弹簧32的另一端分别固定连接有矩形杆33,两个所述矩形杆33的另一端分别固定连接有挡板34;
[0033]多个警示装置4,多个所述警示装置4设置于所述横板24的内部,多个所述警示装置4包括电源41,所述横板24的一侧设置有警示灯42,所述横板24的顶部设置有警示音响43,所述电源41与所述警示灯42和所述警示音响43电性连接。
[0034]升降机22连接外部电源和控制开关,护栏23构造钢化玻璃(或网状不锈钢网),两个挡板34对称分布,将存放槽21进行防护,便于旅客移动,电源41为警示灯42和警示音响43提供电能。
[0035]所述站台1的内部设置有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适用于高铁站台的自动升降屏蔽护栏,其特征在于,包括:站台;多个屏蔽护栏装置,多个所述屏蔽护栏装置设置于所述站台的内部,多个所述屏蔽护栏装置包括存放槽,所述存放槽的内部设置有升降机,所述升降机的顶部设置有护栏,所述护栏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横板;多个防护装置,多个所述防护装置设置于所述站台的内部,多个所述防护装置包括两个连接槽,两个所述连接槽内表面的一侧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两个所述第一弹簧的另一端分别固定连接有矩形杆,两个所述矩形杆的另一端分别固定连接有挡板;多个警示装置,多个所述警示装置设置于所述横板的内部,多个所述警示装置包括电源,所述横板的一侧设置有警示灯,所述横板的顶部设置有警示音响,所述电源与所述警示灯和所述警示音响电性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高铁站台的自动升降屏蔽护栏,其特征在于,所述站台的内部设置有多个连接装置,多个所述连接装置包括两个连通槽和滑动槽,两个所述连通槽分别与两个所述滑动槽连通,两个所述连通槽分别与所述存放槽的两侧连通,两个所述滑动槽分别与两个所述连接槽连通。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适用于高铁站台的自动升降屏蔽护栏,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存放槽内表面的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固定板,多个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毅丰海广李琨浩刘伟娜马翼东赵晓炜程佳佳吴月峰张鹏薛鹏宋少博
申请(专利权)人:李琨浩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