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冷式液下泵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447611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24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自冷式液下泵,具体包括:支板,该支板顶部通过支架固定连接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驱动轴通过联轴器固定连接有主轴;支撑管,该支撑管顶部与支板固定连接,所述支撑管底部连通有泵体;出水管,该出水管一端与泵体的出水口连通,所述出水管远离泵体的一端贯穿支板并连通有冷却装置;所述冷却装置包括:冷却筒,该冷却筒顶部和底部均贯穿并连通有缓冲装置,所述冷却筒顶部的缓冲装置一侧连通有导向水管,所述冷却筒底部的缓冲装置一侧与出水管连通,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液下泵技术领域。该一种自冷式液下泵,无需添加外部冷却设备,装置安装比较方便,无需额外能耗,节能效果及散热效果较好。及散热效果较好。及散热效果较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冷式液下泵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液下泵
,具体为一种自冷式液下泵。

技术介绍

[0002]液下泵是将叶轮、泵体等过流部件浸没于被输送物料当中,与电机连轴的立式泵,液下泵根据伸入容器长度的不同需要而制成,液下泵与物料接触的零部件,一般根据物料的要求选用,有金属和非金属材质,液下泵应用领域相当广泛,分类标准多样决定了其种类的多样性,根据防爆等级的不同可简单分为传统液下泵(罐外1区防爆、罐内0区不防爆)和新型液下泵(罐外1区防爆、罐内0区防爆)两大类,传统液下泵适用于输送任意浓度的强酸、碱、盐、强氧化剂等多种腐蚀性物料,不适用于易燃易爆物料的输送。液下泵在使用时其驱动电机会产生较多热量,驱动电机长时间在高温条件下运行容易对组件造成损伤,需要添加外部散热装备对其进行散热,外部设备设置不方便,并且能耗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一)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自冷式液下泵,解决了液下泵在使用时其驱动电机会产生较多热量,驱动电机长时间在高温条件下运行容易对组件造成损伤,需要添加外部散热装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冷式液下泵,具体包括:支板(1),该支板(1)顶部通过支架(2)固定连接有驱动电机(3),所述驱动电机(3)的驱动轴通过联轴器固定连接有主轴(4);支撑管(5),该支撑管(5)顶部与支板(1)固定连接,所述支撑管(5)底部连通有泵体(6);出水管(7),该出水管(7)一端与泵体(6)的出水口连通,所述出水管(7)远离泵体(6)的一端贯穿支板(1)并连通有冷却装置(8);该自冷式液下泵的特征在于:所述冷却装置(8)包括:冷却筒(81),该冷却筒(81)顶部和底部均贯穿并连通有缓冲装置(82),所述冷却筒(81)顶部的缓冲装置(82)一侧连通有导向水管(83),所述冷却筒(81)底部的缓冲装置(82)一侧与出水管(7)连通;上固定板(84),该上固定板(84)套设在导向水管(83)上并与导向水管(83)固定连接,所述上固定板(84)底部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弧形连接板(85),所述弧形连接板(85)底部固定连接有下固定板(86);导热套筒(87),该导热套筒(87)套设在驱动电机(3)上并与驱动电机(3)固定连接,所述导热套筒(87)侧面固定连接有导热板(88),所述导热板(88)远离导热套筒(87)的一端贯穿冷却筒(81)并延伸至冷却筒(81)内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冷式液下泵,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固定板(86)套设在出水管(7)外侧并与出水管(7)固定连接,所述弧形连接板(85)分设在冷却筒(81)两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葛雪松
申请(专利权)人:如东黄海泵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