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封闭膀胱穿刺造瘘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446203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24 18:38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自封闭膀胱穿刺造瘘组件,属于医疗辅助器械技术领域。一种自封闭膀胱穿刺造瘘组件,包括可撕裂鞘、针芯、自封闭机构,可撕裂鞘套在针芯的外侧:自封闭机构包括针帽、控制钮、压缩弹簧、导尿孔、针帽远端腔体和针帽近端腔体,控制钮在针帽内可以上下移动,在穿刺针成功穿刺入膀胱接触尿液时可瞬时引流尿液提醒术者穿刺到位,无需借助其他设备或者多次穿刺,防止副损伤,在静息时由压缩弹簧压紧形成密封使得尿液不外流。本发明专利技术结构简单,造价低廉,同时操作方便。同时操作方便。同时操作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封闭膀胱穿刺造瘘组件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辅助器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自封闭膀胱穿刺造瘘组件。

技术介绍

[0002]在临床上,膀胱穿刺造瘘术为常见术式,常用于治疗神经源性膀胱或尿潴留患者。膀胱造瘘术多选择较为快捷的穿刺造瘘,穿刺造瘘针也分为消毒灭菌重复使用的传统手术套件和一次性使用膀胱穿刺造瘘组件。为了使用方便和避免交叉感染,一次性使用穿刺造瘘组件逐渐成为主流。中国专利(申请号:CN201120156121.7,申请日:2011年5月7日)提出了一种由内芯和外套管结合的组合穿刺造瘘组件;中国专利(申请号:CN201320345218.1,申请日:2013年6月17日)和中国专利(申请号:CN201621241522.1,申请日:2016年11月10日)则把外套管改为可撕裂鞘,从而满足了临床一次性使用要求。
[0003]现有的膀胱穿刺术主要有如下困难:1.由于穿刺针过于锋利,术中可能出现穿刺过深,损伤膀胱后壁或者周围器官组织,主要表现为传统重复使用的手术套件等锐器内芯多见;2.为了标识术中穿刺入膀胱,几乎所有的穿刺造瘘管内芯都有导尿腔,穿刺过程中,会出现膀胱内尿液顺着导尿腔迅速上喷,从而污染手术台,并且可能会因为膀胱迅速回缩而丢失穿刺通道,手术失败,尤其是年轻医生术前准备欠充分,术中就会出现手忙脚乱的尴尬境地,对于医生来说,同时防止尿液回流和进行下一步手术准备面临着困难。
[0004]为了使手术过程中穿刺顺利,并且减少副损伤,中国专利(申请号:CN201821295955.4,申请日:2018年8月13日)提出了一种可伸缩刀片的穿刺内芯;而为了防止术中膀胱内尿液迅速外漏引起的并发症,中国专利技术专利申请(申请号:CN201911226184.2,申请日:2019年12月4日)提出了一种带十字活瓣穿刺套管,但是这种方式并不稳定,无法有效解决这个问题。
[0005]然而,以上专利有些是不适合制作成一次性使用穿刺造瘘管,有些是穿刺内芯过于锐利容易引起副损伤,有些是未解决术中尿外漏的并发症,有些是外鞘容易损伤导尿管水囊导致手术失败,有些是解决了其中一个问题,而整体效果欠理想。
[0006]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致力于研究一种解决尿外漏并发症的膀胱穿刺造瘘组件。

技术实现思路

[0007]1.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8]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传统膀胱穿刺造瘘针穿刺后尿液迅速外漏的问题,提供了一种自封闭膀胱穿刺造瘘组件,在穿刺针成功穿刺入膀胱接触尿液时可瞬时引流尿液提醒术者穿刺到位,在静息时由压缩弹簧压紧形成密封使得尿液不外流。
[0009]2.技术方案
[0010]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为:
[0011]一种自封闭膀胱穿刺造瘘组件,包括可撕裂鞘和针芯,可撕裂鞘套在针芯的外侧;
[0012]还包括自封闭机构,自封闭机构包括针帽、控制钮、压缩弹簧;
[0013]针帽分的上部设有针帽近端腔体,针帽下部设有针帽远端腔体,所述针帽上还设置有与所述针帽近端腔体连通的导尿孔;所述针芯远端的入尿孔通过所述针芯内部的空腔与所述针帽远端腔体连通;
[0014]控制钮容纳于针帽中,控制钮能够在针帽内部上下移动;压缩弹簧向上顶住控制钮,压缩弹簧下端抵住针帽近端腔体的底部,控制钮的下端在针帽远端腔体与针帽近端腔体之间形成密封,将针帽远端腔体与针帽近端腔体隔离;
[0015]当向下按压控制钮,控制钮下端形成的密封解除,针帽远端腔体与针帽近端腔体连通;停止按压控制钮,控制钮被压缩弹簧顶回,恢复密封。
[0016]本专利技术结构简单,造价低廉,同时操作方便,在穿刺针成功穿刺入膀胱接触尿液时可瞬时引流尿液提醒术者穿刺到位;同时当术者停止施加外力后,由于自封闭机构的激活,可以有效地防止尿液外漏的发生,让术者在穿刺成功后有充分的时间准备接下来的手术器械材料。
[0017]作为本专利技术更进一步的改进,控制钮呈“工”字形,控制钮卡于针帽的腔内,控制钮近端大远端小,控制钮近端位于针帽近端腔体内,控制钮远端位于针帽远端腔体内,在压缩弹簧作用下控制钮远端的上沿抵住针帽远端腔体的上壁面形成密封。控制钮能够固定在针帽内部,同时能够上下移动,按压控制钮则控制钮远端的上沿与针帽远端腔体的上壁面分离。工字形结构不容易从腔内脱落,同时,利用工字形的水平部抵住远端腔体的上壁面,密封更严实。
[0018]作为本专利技术更进一步的改进,位于所述针帽远端腔体与所述针帽近端腔体之间形成密封处,所述控制钮的下端相应位置设有密封环。密封环能够提升密封效果,防止在隔离时的尿液返流。
[0019]作为本专利技术更进一步的改进,还包括防水圈,防水圈呈圆环状,固定于控制钮近端外周的凹槽内。虽然利用控制钮与近端腔体之间的紧密接触来避免尿液外漏,但防水圈能够更好地防止针帽近端腔体内的尿液外漏。
[0020]作为本专利技术更进一步的改进,包括多个平行设置的防水圈,多个防水圈设置在控制钮近端的多个对应的凹槽内。进一步提升密封效果。
[0021]作为本专利技术更进一步的改进,所述压缩弹簧套在所述控制钮的中段,或者,包括多个压缩弹簧,分别位于控制钮中段的外侧。
[0022]作为本专利技术更进一步的改进,可撕裂鞘呈圆管形,可撕裂鞘近端返折,可撕裂鞘近端两侧对称位置设有可撕裂的缺口,缺口两侧的返折末端由锁紧件分别锁紧固定形成2个撕裂把手,可撕裂鞘远端呈斜面向内侧收缩,形成远端斜面。不仅可以使鞘体紧贴内芯,保证进鞘顺利;而且可以减轻进鞘时周围组织损伤。
[0023]作为本专利技术更进一步的改进,针芯的针尖锋利,针芯头端呈圆锥状;针芯头端两侧有覆盖有组织剥裂侧翼;针芯针芯头端近末端开有圆形入尿孔,入尿孔连接到针芯体内的针芯内腔,针芯体的近端与针帽连为一体。组织剥裂侧翼边缘锐利,便于针芯进一步穿入膀胱。
[0024]作为本专利技术更进一步的改进,针芯由304钢或其他金属或者聚碳酸酯(PC)、丙烯腈

丁二烯

苯乙烯(ABS)或其他硬质塑料制成;和/或,可撕裂鞘由聚四氟乙烯(PTFE)或其他塑料材质制成。金属或者硬质塑料可保证穿刺时刚性及力的传导,防止损伤以及保证穿
刺精准;软质可撕裂鞘也可以避免锐利外鞘二次损伤导尿管水囊导致的手术失败。
[0025]作为本专利技术更进一步的改进,可撕裂鞘外侧标有刻度线;和/或,可撕裂鞘鞘体设有X线显影线,由聚四氟乙烯(PTFE)混合硫酸钡(BaSO4)制成。刻度线可指示进鞘深度;手术中不确定可撕裂鞘的位置时,可进行床边X线透视,可撕裂鞘上显影线可显影成像显示其前端位置,协助术者判断。
[0026]3.有益效果
[0027]采用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28]本专利技术的一种自封闭膀胱穿刺造瘘组件,包括可撕裂鞘、针芯、自封闭机构,可撕裂鞘套在针芯的外侧:自封闭机构包括针帽、控制钮、压缩弹簧、导尿孔、针帽远端腔体和针帽近端腔体,在穿刺针成功穿刺入膀胱接触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封闭膀胱穿刺造瘘组件,包括可撕裂鞘和针芯,所述可撕裂鞘套在所述针芯的外侧,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自封闭机构,所述自封闭机构包括针帽、控制钮、压缩弹簧;所述针帽的上部设有针帽近端腔体,针帽下部设有针帽远端腔体,所述针帽上还设置有与所述针帽近端腔体连通的导尿孔;所述针芯远端的入尿孔通过所述针芯内部的空腔与所述针帽远端腔体连通;所述控制钮容纳于所述针帽中,所述控制钮能够在所述针帽内部上下移动;所述压缩弹簧向上顶住所述控制钮,所述压缩弹簧下端抵住所述针帽近端腔体的底部,所述控制钮的下端在所述针帽远端腔体与所述针帽近端腔体之间形成密封,将所述针帽远端腔体与所述针帽近端腔体隔离;当向下按压所述控制钮,所述控制钮下端形成的密封解除,所述针帽远端腔体与所述针帽近端腔体连通;停止按压所述控制钮,所述控制钮被所述压缩弹簧顶回,恢复密封。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封闭膀胱穿刺造瘘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钮呈“工”字形,所述控制钮卡于所述针帽的腔内,其中,所述控制钮近端位于所述针帽近端腔体内,所述控制钮远端位于所述针帽远端腔体内,在所述压缩弹簧作用下所述控制钮远端的上沿抵住所述针帽远端腔体的上壁面形成密封。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封闭膀胱穿刺造瘘组件,其特征在于:位于所述针帽远端腔体与所述针帽近端腔体之间形成密封处,所述控制钮的下端相应位置设有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薛建新黄兴宗郭芸钟惠铭冯勇
申请(专利权)人:欣格誉科技无锡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