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人工养殖茶网蝽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0445230 阅读:5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24 18:36
一种人工养殖茶网蝽的方法,采集茶网蝽若虫饲养至成虫产卵前期,将开始产卵的成虫接种至控根器栽种的活体茶树苗成叶上进行产卵,产卵后移除成虫,将载有茶网蝽卵的茶树苗放入培养箱孵化,茶网蝽卵孵化成若虫后置于恒温培养皿中饲养至成虫。本发明专利技术方法有效缩短了茶网蝽的卵期时间,卵期平均为43~46天,由自然界中每年繁殖2~3代提高到每年繁殖5代,养殖的茶网蝽卵的孵化率高达89.77%,若虫在饲养成成虫过程中存活率达到69.1%,成虫产卵平均量达到每头雌虫产卵43.64粒,若虫和成虫体格健壮,生物一致性高,作为实验种群为后续有效的防治措施的探索提供了研究基础。探索提供了研究基础。探索提供了研究基础。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人工养殖茶网蝽的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茶树害虫研究
,具体涉及一种人工养殖茶网蝽的方法。

技术介绍

[0002]茶网蝽,属半翅目网蝽科冠网蝽属,分布于湖北、湖南、陕西、四川、重庆等地,主要危害茶树、油茶等。茶网蝽的成虫、若虫群集于叶背刺吸汁液危害,卵产于茶树叶肉组织内。受害叶片正面出现密集白色细小斑点且不可逆,远观茶园一片灰白,受害叶片背面有大量黑色胶质排泄物、蜕壳及滋生的霉菌等物质,严重影响茶树的光合作用。该虫发生严重时可致叶片脱落,造成树势衰弱,茶芽萌发缓慢且细小或发芽停滞,严重影响茶叶产量和品质。
[0003]茶网蝽在重庆一年发生2代,卵在茶丛下部叶片中越冬,越冬卵于次年3月下旬陆续孵化,越冬时间长达150天左右,第二代卵在6月至8月越夏,9月开始孵化,越夏期达90天左右。
[0004]为了掌握茶网蝽的发育进度及危害规律,进而研究有效的防治措施,需大量的虫源。田间采集茶网蝽面临的问题主要有:由于其越冬和越夏期较长除发生高峰期以外,虫量太少,且跨越较长时间采集的茶网蝽生物一致性差,很难作为开展上述研究所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人工养殖茶网蝽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采集茶网蝽若虫饲养至成虫产卵前期,将产卵前期的成虫接种至控根器栽种的活体茶树苗成叶上进行产卵,产卵后移除成虫,将载有茶网蝽卵的茶树苗放入培养箱孵化,茶网蝽卵孵化成若虫后置于恒温培养皿中饲养至成虫。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人工养殖茶网蝽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培养箱孵化的起始温度为白天为27℃,夜晚为20℃交替变化,具体白天为6:00~20:00,共14小时,晚上为20:00~次日6:00,共10小时,湿度为70~75%,20~25天后将温度调至25℃。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人工养殖茶网蝽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接种具体是取产卵前期的成虫接种到控根器种植的3年以上活体茶树苗的枝条的芽下第3

5叶的成叶上,每片成叶上雌成虫8头,雄成虫2头,然后用纱糖果袋套在接成虫后的成叶上,3天后移除成虫。4.如权利要求1

3任一项所述的一种人工养殖茶网蝽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饲养是将孵化出的若虫置于培养皿中,培养皿中放有湿润的滤纸,滤纸上放有茶树成叶,叶片背面朝上,培养皿放入25℃、相对湿度70%、光周期L14:D10的人工气候箱中。5.一种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江宏燕王晓庆陈世春胡翔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市农业科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