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轨枕预应力筋自动变距张拉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轨枕预应力钢筋张拉
,具体是一种轨枕预应力筋自动变距张拉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高速铁路轨枕中多根预应力筋近距离集中在一起,间距很小且有不同种类,预应力筋间距小且不同轨枕间距不一样,无法用一种张拉装置满足,需要根据不同的轨枕更换对应预应力筋间距的张拉装置才能满足生产需求,对生产造成很大的不便,严重影响工程生产效率,现有的张拉装置对接、张拉、锁紧精度都不够,且自动化程度低下,体积庞大,集成度低,维护保养难,功能单一,替换性差,工作不稳定,无法满足轨枕的现代化生产加工制造。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为了轨枕预应力筋高精度对接张拉的问题,优化其结构扩展其功能,提高其自动化问题,专利技术一种轨枕预应力筋自动变距张拉装置。
[0004]本专利技术采取以下技术方案:轨枕预应力筋自动变距张拉装置,包括座体、间距调整机构、下张拉模块和上张拉模块,下张拉模块和上张拉模块分别设置有张拉锁紧机构,张拉锁紧机构包括张拉杆锁紧机构、张拉缸和动力驱动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轨枕预应力筋自动变距张拉装置,包括座体、间距调整机构、下张拉模块(4)和上张拉模块(5),所述下张拉模块(4)和上张拉模块(5)分别设置有张拉锁紧机构,所述张拉锁紧机构包括张拉杆锁紧机构、张拉缸和动力驱动旋转的连接扳手套,其特征在于:所述间距调整机构为下张拉模块(4)和上张拉模块(5)之间连接设置的变距机构(3),所述座体固定设置两竖向的支板架(2),所述两支板架(2)的一侧分别固定连接设置变距机构(3),所述变距机构(3)设置有缸内孔腔(303),缸内孔腔(303)设置有向上伸缩的上活塞杆(305)和向下伸缩的下活塞杆(304),所述下张拉模块(4)和上张拉模块(5)分别固定设置有适配连接变距机构(3)的固定块,所述上张拉模块(5)的固定块连接上活塞杆(305),所述下张拉模块(4)的固定块连接下活塞杆(30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轨枕预应力筋自动变距张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张拉模块(4)、上张拉模块(5)分别设置两组并列的张拉锁紧机构,两个张拉锁紧机构用于对接两个相邻的张拉杆,所述张拉锁紧机构包括设置传动齿轮的齿轮箱并通过箱前板封盖固定,齿轮箱和箱前板并列设置两个同轴的孔,孔内分别装设连接扳手套,所述连接扳手套外圆设置外齿,所述齿轮箱外固定设置两马达,马达驱动传动齿轮并啮合外齿,每个马达独立输出动力至对应的连接扳手套,所述张拉缸通过两个边板、中板与齿轮箱固定连接,两边板、中板之间设置两矩形空腔,两空腔内分别设置外型为矩形的链接头,所述链接头与张拉缸杆端连接,所述链接头设置对接张拉杆端的内孔,所述链接头内孔还设置插板槽,插板槽内设置伸缩插板,伸缩插板内设置锁止张拉杆的锁孔,所述链接头内孔、连接扳手套、张拉缸同轴线,张拉杆由连接扳手套对接引进进入链接头后插板锁定,张拉缸牵引链接头张拉。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轨枕预应力筋自动变距张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张拉缸结构包括:张拉缸体、缸后板、拉杆、拉缸活塞杆、拉缸导套、拉缸压盖,张拉缸体的缸内腔设置活塞和杆一体的拉缸活塞杆,拉缸活塞杆设置贯通的内孔,拉缸活塞杆的杆端套设拉缸导套,拉缸压盖通过螺钉连接张...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朝林,张正宁,毕胜,隋斌,
申请(专利权)人:山西高行液压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