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固液两相凝胶搅拌灌装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0442870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24 18:3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固液两相凝胶搅拌灌装系统,凝胶容器内存储凝胶,搅拌桨的下部伸入凝胶容器内,驱动电机带动搅拌桨转动,对凝胶容器内的凝胶进行搅拌,使凝胶容器内的凝胶充分混合均匀。定位针座用于卡装灌针模块,升降驱动器能够带动定位针座升降运动,灌针模块的各个灌装针对应插入微柱凝胶试剂卡的微柱;启动泵送装置,泵送装置驱动输胶管道内的凝胶移动,从凝胶容器经过输胶管道分别送到灌针模块,并从各个灌装针排出进入微柱凝胶试剂卡,完成灌装过程。此过程中凝胶的搅拌、泵送、灌装相互配合,自动完成凝胶的灌装,提高了效率,并且可以防止凝胶转移的过程中发生洒落。且可以防止凝胶转移的过程中发生洒落。且可以防止凝胶转移的过程中发生洒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固液两相凝胶搅拌灌装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凝胶生产
,更进一步涉及一种固液两相凝胶搅拌灌装系统。

技术介绍

[0002]医疗上常采用六微柱或八微柱试剂卡,其填充物为含抗体或不含抗体的葡聚糖凝胶,利用凝胶间缝隙只允许游离红细胞通过的特性进行相关检测。
[0003]为了保持凝胶的均匀性,防止其沉淀凝结,目前常采用摇床摇晃等方式,均匀程度不甚理想;现有技术微柱凝胶试剂卡在生产过程中采用胶液分开灌装的多步灌装法,灌装完一个流程才能继续下一个流程,这样不但效率低,而且往试剂卡底部灌装凝胶的时候,会出现出液少、不出液、灌装针头内液体凝固沉淀凝结的现象;有些采用增加胶液回收箱,在非灌装时间将凝胶灌排到回收箱中,但是凝胶很容易挥发、被污染,产生浪费且增加生产成本。有些采用前吸前吐灌装方式,即通过灌装泵仅将胶液抽吸到灌装针下半段然后灌装,这样虽可解决出液少、不出液、胶液沉淀凝结,但灌装针需要直线或旋转移动取样再灌装,灌装速度慢很难满足企业产能需求。
[0004]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如何自动高效地实现凝胶的搅拌、输送和灌装,是目前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固液两相凝胶搅拌灌装系统,能够自动完成搅拌、输送和灌装,提高生产效率,具体方案如下:
[0006]一种固液两相凝胶搅拌灌装系统,包括搅拌装置、泵送装置和灌装装置;
[0007]所述搅拌装置包括凝胶容器、搅拌桨和驱动电机,所述凝胶容器内存储凝胶,所述搅拌桨的下部伸入所述凝胶容器内,所述驱动电机带动所述搅拌桨转动,对所述凝胶容器内的凝胶进行搅拌;
[0008]所述灌装装置包括升降驱动器和定位针座,所述定位针座用于卡装灌针模块,所述升降驱动器能够带动所述定位针座升降运动,使灌装针对应插入微柱凝胶试剂卡的微柱;
[0009]所述灌针模块上的各个灌装针通过输胶管道连接于所述凝胶容器,所述泵送装置设置于所述输胶管道上,用于将所述凝胶容器中的胶液泵送到所述灌针模块。
[0010]可选地,所述凝胶容器和所述搅拌桨至少设置两组,所述搅拌桨和所述驱动电机之间通过皮带、链条或齿轮传动,所述搅拌桨能够带动下一级所述搅拌桨转动。
[0011]可选地,所述搅拌桨包括传动轴、空心轴和从动带轮,所述传动轴插装在所述空心轴的内腔,所述从动带轮周向固定于所述空心轴;
[0012]所述传动轴能够相对于所述空心轴轴向移动,所述传动轴的下部设置桨叶。
[0013]可选地,所述空心轴通过至少两个转动轴承安装在轴承座上。
[0014]可选地,所述传动轴和所述空心轴之间通过平键或花键连接;所述空心轴和所述
从动带轮之间通过平键或花键连接;
[0015]所述传动轴上可拆卸固定设置固定限位环,所述固定限位环的下表面与所述轴承座接触实现轴向限位。
[0016]可选地,所述从动带轮或所述空心轴沿径向活动安装球头柱塞,所述球头柱塞包括活动内芯和固定外壳,所述固定外壳固定于所述空心轴,所述活动内芯能够沿径向移动,所述活动内芯和所述固定外壳之间设置弹性件,所述活动内芯受到朝向所述传动轴方向的弹力,能够顶在所述传动轴上设置的定位槽中实现轴向定位。
[0017]可选地,所述传动轴包括相互卡接的上段和下段,所述桨叶设置在下段。
[0018]可选地,所述桨叶沿轴向至少设置两组,且各组所述桨叶在周向方向上具有夹角。
[0019]可选地,所述灌装装置包括滑动装配在所述定位针座上的导向板,所述灌针模块上的灌装针能够穿过所述导向板;所述导向板向下凸出设置定位轴套,所述定位轴套能够插入微柱凝胶试剂卡上的微柱,实现周向调节。
[0020]可选地,所述导向板上沿竖向设置至少两根导向轴,所述导向轴导向插装于所述定位针座。
[0021]可选地,所述导向轴与所述定位针座之间设置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能够对所述导向轴施加向下的弹力。
[0022]可选地,所述定位针座的上部设置软管整理块,所述灌针模块的每根灌装针对应所述软管整理块上的一个通孔,供所述输胶管道穿过。
[0023]可选地,所述软管整理块的表面刻印或蚀刻识别标识,每个所述识别标识对应区分一根灌装针所连接的所述输胶管道。
[0024]可选地,所述泵送装置包括灌装电机、灌装泵头和光栅传感器,所述光栅传感器用于检测所述灌装电机的转动圈数。
[0025]可选地,所述凝胶容器设有罐盖,罐盖上连接自动补液系统,配合所述凝胶容器内液位传感器补充凝胶。
[0026]可选地,所述灌装电机为变频电机,其转速根据灌装凝胶成分、粘稠度、胶液剩余量情况进行搅拌速度自适应调节。
[0027]可选地,所述凝胶容器底部的出液口设置分液器,所述分液器能够向至少两组所述灌装装置输送凝胶。
[0028]可选地,所述凝胶容器为硼硅酸盐容器;所述分液器为304或306L不锈钢接头;所述凝胶容器的内表面、所述搅拌桨的外表面、所述分液器的内表面平滑过渡无死角。
[0029]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固液两相凝胶搅拌灌装系统,凝胶容器内存储凝胶,搅拌桨的下部伸入凝胶容器内,驱动电机带动搅拌桨转动,对凝胶容器内的凝胶进行搅拌,使凝胶容器内的凝胶充分混合均匀。定位针座用于卡装灌针模块,升降驱动器能够带动定位针座升降运动,灌针模块的各个灌装针对应插入微柱凝胶试剂卡的微柱;启动泵送装置,泵送装置驱动输胶管道内的凝胶移动,从凝胶容器经过输胶管道分别送到灌针模块,并从各个灌装针排出进入微柱凝胶试剂卡,完成灌装过程。此过程中凝胶的搅拌、泵送、灌装相互配合,自动完成凝胶的灌装,提高了效率,并且可以防止凝胶转移的过程中发生洒落。
附图说明
[0030]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31]图1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固液两相凝胶搅拌灌装系统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32]图2为搅拌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33]图3为灌装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34]图4为图2中虚线框的局部放大图;
[0035]图5为图1中A

A折线处的剖面图;
[0036]图6为传动轴上段的横截面图,
[0037]图7为图6中X

X方向的局部纵截面图;
[0038]图8为图6中Y

Y方向的纵截面图;
[0039]图9为图8中虚线框部分的定位槽与球头柱塞相互配合的示意图;
[0040]图10为传动轴下段部分的结构图;
[0041]图11为图1中B

B处的剖面图。
[0042]图中包括:
[0043]搅拌装置1、凝胶容器11、分液器111、搅拌桨12、传动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固液两相凝胶搅拌灌装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搅拌装置(1)、泵送装置(2)和灌装装置(3);所述搅拌装置(1)包括凝胶容器(11)、搅拌桨(12)和驱动电机(13),所述凝胶容器(11)内存储凝胶,所述搅拌桨(12)的下部伸入所述凝胶容器(11)内,所述驱动电机(13)带动所述搅拌桨(12)转动,对所述凝胶容器(11)内的凝胶进行搅拌;所述灌装装置(3)包括升降驱动器(31)和定位针座(32),所述定位针座(32)用于卡装灌针模块(33),所述升降驱动器(31)能够带动所述定位针座(32)升降运动,使灌装针对应插入微柱凝胶试剂卡的微柱;所述灌针模块(33)上的各个灌装针通过输胶管道(4)连接于所述凝胶容器(11),所述泵送装置(2)设置于所述输胶管道(4)上,用于将所述凝胶容器(11)中的胶液泵送到所述灌针模块(3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液两相凝胶搅拌灌装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凝胶容器(11)和所述搅拌桨(12)至少设置两组,所述搅拌桨(12)和所述驱动电机(13)之间通过皮带、链条或齿轮传动,所述搅拌桨(12)能够带动下一级所述搅拌桨(12)转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固液两相凝胶搅拌灌装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桨(12)包括传动轴(121)、空心轴(122)和从动带轮(123),所述传动轴(121)插装在所述空心轴(122)的内腔,所述从动带轮(123)周向固定于所述空心轴(122);所述传动轴(121)能够相对于所述空心轴(122)轴向移动,所述传动轴(121)的下部设置桨叶(124)。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固液两相凝胶搅拌灌装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空心轴(122)通过至少两个转动轴承(51)安装在轴承座(5)上。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固液两相凝胶搅拌灌装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轴(121)和所述空心轴(122)之间通过平键或花键连接;所述空心轴(122)和所述从动带轮(123)之间通过平键或花键连接;所述传动轴(121)上可拆卸固定设置固定限位环(125),所述固定限位环(125)的下表面与所述轴承座(5)接触实现轴向限位。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固液两相凝胶搅拌灌装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从动带轮(123)或所述空心轴(122)沿径向安装球头柱塞(126),所述球头柱塞(126)包括活动内芯和固定外壳,所述固定外壳固定于所述空心轴(122),所述活动内芯能够沿径向移动,所述活动内芯和所述固定外壳之间设置弹性件,所述活动内芯受到朝向所述传动轴(121)方向的弹力,能够顶在所述传动轴(121)上设置的定位槽中实现轴向定位。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固液两相凝胶搅拌灌装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轴(121)包括相互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天赐王立山公兵丽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新华医疗器械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