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温室生态温度并降低相对湿度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0442678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24 18:3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温室作物栽培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提高温室生态温度并降低温室湿度的方法,包括在温室作物栽培间行覆施颖壳的步骤;还涉及颖壳在提高温室生态温度并降低相对湿度中的用途,以及颖壳在制备用于提高温室生态温度并降低相对湿度的组合物中的用途。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发明专利技术可有效提高温室的生态温度,同时降低温室的相对湿度,解决了由于提高温室生态温度容易造成温室内相对湿度过高而导致温室内栽培的作物产生病害的问题;同时,本发明专利技术充分利用了农作物废弃物,避免能源消耗,成本低廉,绿色环保。环保。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提高温室生态温度并降低相对湿度的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温室作物栽培
,具体而言,涉及提高温室生态温度并降低温室湿度的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温室(greenhouse),又称暖房或大棚,能透光、保温(或加温),是用来栽培植物的设施。在不适宜植物生长的季节,温室能为温室作物提供生育期,增加作物产量,多用于低温季节喜温蔬菜、花卉、林木等植物栽培或育苗等。
[0003]温室的种类繁多,依不同的屋架材料、采光材料、外形及加温条件等可分为塑料温室、玻璃温室、日光温室、塑料大棚、单体温室等。温室的透光性、保温性、耐久性等性能指标是作物生长和选择种植作物品种的直接影响因素。
[0004]在我国北方地区,春季和秋季温度较低,相对湿度较高。为了提供温室的温度,往往采用加温来进行,然而这就会造成能源消耗,提高温室栽培的成本。另外,冬季取暖升温,若燃料燃烧不充分会产生有毒气体,通风不及时会使二氧化碳积累过多,影响蔬菜生产。此外,为了提高温室温度,温室经常处于封闭状态,造成温室内相对湿度过高,容易导致温室内栽培的作物产生病害,例如,温室相对湿度较高利于黄瓜霜霉病发生与流行,如果打开温室通气窗,散发温室内水汽,则又会降低温室温度。
[0005]由此可见,本领域迫切需要提高温室生态温度同时降低温室相对湿度的绿色、环保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提高温室生态温度并降低相对湿度的方法,以解决温室冬季取暖升温消耗能源,同时导致温室内相对湿度过高而利于作物病害发生的技术问题。
[0007]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及其技术问题的解决,可以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0008]在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面中,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提高温室生态温度并降低相对湿度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在温室作物栽培间行覆施稻壳。
[0009]在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的实施方案中,在温室作物生长期覆施颖壳,优选幼苗期或团棵期。
[0010]在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的实施方案中,颖壳为覆膜密封高温自然发酵处理约20

30天后的颖壳。
[0011]在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的实施方案中,以温室作物栽培间行的面积计,颖壳的用量为约1.0kg/m2到5.0kg/m2。
[0012]在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的实施方案中,颖壳为禾本科植物颖壳,例如稻壳、大麦壳、燕麦壳、小麦壳、小米壳。在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方案中,颖壳为稻壳。在本专利技术进一步优选的实施方案中,颖壳为覆膜密封高温自然发酵处理约20

30天后的稻壳。
[0013]在本专利技术的第二方面中,本专利技术提供了颖壳在提高温室生态温度并降低相对湿度中的用途。
[0014]在本专利技术第二方面的实施方案中,颖壳为禾本科植物颖壳,例如稻壳、大麦壳、燕麦壳、小麦壳、小米壳。
[0015]在本专利技术第二方面的实施方案中,颖壳为覆膜密封高温自然发酵处理约20

30天后的颖壳。
[0016]在本专利技术第二方面的优选实施方案中,颖壳为覆膜密封高温自然发酵处理约20

30天后的稻壳。
[0017]在本专利技术的第三方面中,本专利技术提供了颖壳在制备提高温室生态温度并降低相对湿度的组合物中的用途。
[0018]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有益效果。借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专利技术通过在温室作物栽培间行覆施颖壳,尤其稻壳提高了温室的生态温度,同时降低了温室的相对湿度,解决了由于冬季提高温室温度浪费能源,同时容易造成温室内相对湿度过高利于作物病害发生的问题;同时,本专利技术充分利用了农作物废弃物,避免能源消耗,成本低廉,绿色环保,为北方保护地作物的新型栽培技术。
附图说明
[0019]图1.大棚蔬菜覆施稻壳吸收空气中水分流程。
[0020]图2.不同稻壳量大棚黄瓜间行处理,T1:15kg稻壳处理,T2:20kg稻壳处理,T3:25kg稻壳处理,WT:稻壳未处理黄瓜棚。
[0021]图3.不同稻壳量处理黄瓜大棚室内温度变化,T1:15kg稻壳处理,T2:20kg稻壳处理,T3:25kg稻壳处理,WT:稻壳未处理黄瓜棚。
[0022]图4.不同稻壳量处理黄瓜大棚室内湿度变化,T1:15kg稻壳处理,T2:20kg稻壳处理,T3:25kg稻壳处理,WT:稻壳未处理黄瓜棚。
[0023]图5.不同稻壳量大棚番茄间行处理,T1:10kg稻壳处理,T2:15kg稻壳处理,T3:20kg稻壳处理,WT:未经稻壳处理。
[0024]图6.不同稻壳量处理大棚番茄室内湿度变化,T1:10kg稻壳处理,T2:15kg稻壳处理,T3:20kg稻壳处理,WT:未经稻壳处理。
[0025]图7.不同稻壳量处理大棚番茄室内温度变化,T1:10kg稻壳处理,T2:15kg稻壳处理,T3:20kg稻壳处理,WT:未经稻壳处理。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下面将结合具体实施方案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下文所述的实施方案仅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而不应视为限制本专利技术的范围。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方案,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案,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7]颖壳是谷粒外包裹的干燥鳞状保护壳。禾本科植物,如水稻、大麦、燕麦与小麦等粮食作物,成熟的种子被干燥鳞状薄层的苞片(也称作颖片、外稃、内稃)所包裹,形成了干燥的谷壳。剥除后的谷壳就称作颖壳。
[0028]本申请的专利技术人令人惊讶地发现,禾本科植物的颖壳可以提高温室生态温度并降低相对湿度,从而提出了本专利技术。
[0029]在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了提高温室生态温度并降低相对湿度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在温室作物栽培间行覆施颖壳。
[0030]在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案中,颖壳的覆施可以在温室作物各生长期中进行。在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案中,不同的温室作物,其生长期的划分可能不同,例如对于黄瓜而言,可以在团棵期、盛花期、初果期、盛果期、未果期覆施颖壳;对于番茄,可以在幼苗期、开花坐果期、结果期、成熟期覆施颖壳。在本专利技术方法的优选实施方案中,在温室作物幼苗期或团棵期覆施颖壳。在幼苗期或团棵期进行覆施,更加利于提高土壤温度,保护土壤墒情,更加利于促进幼苗根系的生长,而且幼苗期覆施利于覆施操作。在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案中,覆施可以人工或者通过机器进行,由于覆施稻壳过程简单便于操作,为了减少投资,一般通过机器法覆施。
[0031]在本专利技术方法的实施方案中,颖壳为禾本科植物颖壳,例如稻壳、大麦壳、燕麦壳、小麦壳、小米壳,优选稻壳。在本专利技术优选的实施方案中,颖壳为覆膜密封高温自然发酵处理约20

30天后的颖壳。高温自然发酵通常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进行:在夏季将颖壳堆积,覆膜,然后在自然条件下发酵约20

30天。在本专利技术进一步优选的实施方案中,颖壳为覆膜密封高温自然发酵处理约20

30天后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提高温室生态温度并降低相对湿度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在温室作物栽培间行覆施颖壳。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高温室生态温度并降低相对湿度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温室作物生长期覆施颖壳,优选幼苗期或团棵期。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提高温室生态温度并降低相对湿度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颖壳为覆膜密封高温自然发酵处理约20

30天后的颖壳。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提高温室生态温度并降低相对湿度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以所述温室作物栽培间行的面积计,所述颖壳的用量为约1.0kg/m2到5.0kg...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修国王玉姣孟哲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师范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