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厨余废水资源化处理的方法及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0441661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24 18:2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厨余废水资源化处理的方法及系统,其方法为:将一部分厨余废水进行厌氧发酵产生沼气和沼液,采用沼液与另一部分厨余废水进行水质调节,将水质调节后混合液进行非厌氧工艺处理,沼气燃烧产生的能量用于非厌氧工艺处理的能量消耗。本发明专利技术将厌氧工艺与非厌氧工艺于一体,利用厌氧工艺产生的沼气能源解决非厌氧工艺高耗能问题,能够可持续、可循环的高效节能处理厨余废水。循环的高效节能处理厨余废水。循环的高效节能处理厨余废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厨余废水资源化处理的方法及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废水处理
,涉及厨余废水的处理技术,具体涉及一种厨余废水资源化处理的方法及系统。

技术介绍

[0002]公开该
技术介绍
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增加对本专利技术的总体背景的理解,而不必然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经成为本领域一般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0003]厨余废水是居民在生活过程中形成的生活废物,其所有污染物中,有机物含量最高,固体悬浮物可达15000~30000mg/L,COD最高可达180000mg/L。据专利技术人研究了解,目前对于厨余废水的处理方法主要包括厌氧工艺和非厌氧工艺,由于厌氧工艺要求占地面积大、投资成本高,而城镇供地紧张、收益较低,因而厌氧工艺在一些地区难以应用在实际处理中,即目前部分地区只能采用非厌氧工艺来处理厨余废水。然而专利技术人研究发现,非厌氧工艺在处理厨余废水过程中,需要多级处理工艺,这些处理工艺将会耗费大量的药剂、电力,使处理成本远远高于市场能接受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厨余废水资源化处理的方法及系统,能够可持续、可循环的高效节能处理厨余废水。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为:
[0006]一方面,一种厨余废水资源化处理的方法,将一部分厨余废水进行厌氧发酵产生沼气和沼液,采用沼液与另一部分厨余废水进行水质调节,将水质调节后混合液进行非厌氧工艺处理,沼气燃烧产生的能量用于非厌氧工艺处理的能量消耗。
[0007]本专利技术为了降低非厌氧工艺的能量消耗和药剂消耗,采用厌氧发酵产生沼气,并利于沼气燃烧产生的能量用于非厌氧工艺处理的能量消耗,能够极大降低外界电力的使用,从而能够大大降低能耗,同时节省药剂。然而在厌氧发酵与非厌氧工艺的结合中存在若干种组合方式。例如先对厨余废水进行蒸馏浓缩,然后进行厌氧发酵,但是,这种方式蒸馏出来的馏出液COD负荷低,导致厌氧发酵产气率低,难以满足蒸馏所需能量,仍然需要消耗电力,从而无法实现能耗的显著降低。再例如将全部的厨余废水进行厌氧发酵后,再进行非厌氧工艺处理,但是,该处理方式对于厌氧发酵的占地要求较高、投资较大,针对城镇供地紧张的现状,难以实现。
[0008]本专利技术将厨余废水分为两部分,一部分进行厌氧发酵,主要产生沼气用于非厌氧工艺处理的能量消耗,因而增加厌氧发酵作为能量提供装置,减少了占地需求同时减少投资。另外通过沼液与厨余废水进行水质调节,能够避免水质不均导致的能耗较大的问题,从而进一步降低厌氧发酵的占地需求。
[0009]由于非厌氧工艺中产生的浓缩液无法排放,因而在一些实施例中,利用非厌氧工
艺形成的余热对产生的排泥和浓缩液进行堆肥处理。
[0010]另一方面,一种厨余废水资源化处理的系统,包括:
[0011]非厌氧处理单元,用于非厌氧处理;
[0012]厌氧发酵装置,用于厨余废水的厌氧发酵处理;
[0013]非厌氧调节池,用于厨余废水与厌氧发酵装置产生的沼液调节水质,并将调节水质后的废水输送至非厌氧处理单元;
[0014]沼气燃烧装置,用于将厌氧发酵装置产生的沼气转化为热能,并将产生的热能用于非厌氧处理单元。
[0015]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0016]1.本专利技术将厌氧工艺与非厌氧工艺于一体,利用厌氧工艺产生的沼气能源解决非厌氧工艺高耗能问题。
[0017]2.本专利技术利用非厌氧工艺产生的余热进行系统排泥的堆肥高效处理;利用堆肥高效处理系统资源化处理蒸馏过程产生的浓缩液,从而实现厨余废水处理中排泥和浓缩液的零排放。
附图说明
[0018]构成本专利技术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专利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不当限定。
[0019]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厨余废水资源化处理的方法的流程图;
[0020]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厨余废水资源化处理的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0021]其中,1、集水池,2、厌氧调节池,3、非厌氧调节池,4、厌氧发酵装置,5、一次混凝沉淀设备,6、蒸馏釜,7、同步硝化反硝化反应器,8、二次混凝沉淀设备,9、碳滤反应器,10、污泥缓存箱,11、生物干化污泥设备,12、生物蒸发装置,13、甲烷收集装置,14、锅炉。
具体实施方式
[0022]应该指出,以下详细说明都是示例性的,旨在对本专利技术提供进一步的说明。除非另有指明,本文使用的所有技术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专利技术所属
的普通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相同含义。
[0023]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操作、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
[0024]鉴于现有厨余废水采用非厌氧工艺处理存在耗费大量的药剂、电力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厨余废水资源化处理的方法及系统。
[0025]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典型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厨余废水资源化处理的方法,将一部分厨余废水进行厌氧发酵产生沼气和沼液,采用沼液与另一部分厨余废水进行水质调节,将水质调节后混合液进行非厌氧工艺处理,沼气燃烧产生的能量用于非厌氧工艺处理的能量消耗。
[0026]本专利技术将厨余废水分为两部分,一部分进行厌氧发酵,主要产生沼气用于非厌氧
工艺处理的能量消耗,因而增加厌氧发酵作为能量提供装置,减少了占地需求同时减少投资。另外通过沼液与厨余废水进行水质调节,能够避免水质不均导致的能耗较大的问题,从而进一步降低厌氧发酵的占地需求。
[0027]该实施方式的一些实施例中,利用非厌氧工艺形成的余热对产生的排泥和浓缩液进行堆肥处理。浓缩液中含有COD、总氮、总磷、全盐等污染物质比原水还高,因而无法直接排放,需要进一步处理,处理操作复杂,成本较高。本专利技术利用浓缩液作为堆肥处理的原料,不仅实现了废物的高价值利用,而且还能实现零排放,从而实现可持续、可循环的高效节能处理厨余废水。另外,由于排泥和浓缩液在常温下堆肥处理的效率较低,且处理效果不稳定,为了增加排泥和浓缩液的处理效果,实现零排放,需要对堆肥处理进行加热并保温。本专利技术利于非厌氧工艺形成的余热进行生物蒸发处理,不仅保证了堆肥处理的高效运行,实现工艺排泥和浓缩液的零排放,而且对余热进行再利用,实现了对沼气燃烧产生能量的梯级利用,降低能耗、节约成本。在一种或多种实施例中,所述堆肥处理为:将排泥和浓缩液先进行生物干化,然后进行生物蒸发。
[0028]在一种或多种实施例中,将排泥与沼渣混合后进行堆肥处理。
[0029]该实施方式的一些实施例中,非厌氧工艺的处理包括:将水质调节后混合液进行一次混凝沉淀,再将一次混凝沉淀的出水进行蒸馏处理产生馏出液,将馏出液进行硝化反硝化处理。采用混凝沉淀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厨余废水资源化处理的方法,其特征是,将一部分厨余废水进行厌氧发酵产生沼气和沼液,采用沼液与另一部分厨余废水进行水质调节,将水质调节后混合液进行非厌氧工艺处理,沼气燃烧产生的能量用于非厌氧工艺处理的能量消耗。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厨余废水资源化处理的方法,其特征是,利用非厌氧工艺形成的余热对产生的排泥和浓缩液进行堆肥处理。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厨余废水资源化处理的方法,其特征是,所述堆肥处理为:将排泥和浓缩液先进行生物干化,然后进行生物蒸发;或,将排泥与沼渣混合后进行堆肥处理。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厨余废水资源化处理的方法,其特征是,非厌氧工艺的处理包括:将水质调节后混合液进行一次混凝沉淀,再将一次混凝沉淀的出水进行蒸馏处理产生馏出液,将馏出液进行硝化反硝化处理。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厨余废水资源化处理的方法,其特征是,将硝化反硝化处理后的出水进行二次混凝沉淀。6.一种厨余废水资源化处理的系统,其特征是,包括:非厌氧处理单元,用于非厌氧处理;厌氧发酵装置,用于厨余废水的厌氧发酵处理;非厌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付强陈国龙张欣郭玮刘永超卫广程刘子健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中车环保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