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厨余废水无厌氧处理的系统及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5457174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03 12:1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厨余废水无厌氧处理的系统及方法,包括串联设置的调节池、叠螺脱水机、三相分离机、蝶式分离机、气浮机、水解酸化池、三级A/O处理系统、MBR设备和出水池;所述调节池与污泥源和生化硝化液源连接;MBR设备与三级A/O处理系统的入口连接,用于将MBR膜池硝化液回流至三级A/O处理系统。化液回流至三级A/O处理系统。化液回流至三级A/O处理系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厨余废水无厌氧处理的系统及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废水处理
,具体涉及一种厨余废水无厌氧处理的系统及方法。

技术介绍

[0002]这里的陈述仅提供与本专利技术相关的
技术介绍
,而不必然地构成现有技术。
[0003]厨余废水是餐饮业、单位食堂、居民生活过程中产生的残渣和废料中含有的含油潲水,具有含油量高、含固体悬浮物高、含有机物量高、氨氮高和总氮高的特性。据专利技术人研究了解,目前对于厨余废水的处理方法主要包括厌氧工艺和非厌氧工艺,由于厌氧工艺要求占地面积大、投资成本高,而城镇供地紧张,收益较低,因而厌氧工艺在一些地区难以应用在实际处理中,即目前一部分地区只能采用非厌氧工艺来处理厨余废水。然后专利技术人研究发现,非厌氧工艺在处理厨余废水过程中,需要多种预处理对厨余废水进行多级处理,这些预处理工艺将会耗费大量的药剂、电力,使处理成本远远高于市场能接受成本,此外,现有的厨余废水的无厌氧多级处理技术存在生化系统运行不稳定的问题,主要是因为厨余废水污染物浓度较高,导致生化系统进水瞬时负荷高,超过了生化系统的承受极限。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厨余废水无厌氧处理的系统及方法。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
[0006]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厨余废水无厌氧处理的系统,包括串联设置的调节池、叠螺脱水机、三相分离机、蝶式分离机、气浮机、水解酸化池、三级A/O处理系统、MBR设备和出水池;
[0007]所述调节池与污泥源和生化硝化液源连接;
[0008]MBR设备与三级A/O处理系统的入口连接,用于将MBR膜池硝化液回流至三级A/O处理系统。
[0009]第二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厨余废水无厌氧处理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10]将三级A/O处理系统外排的污泥排入调节池中,与厨余废水混合,对厨余废水原水进行水质调理,同时将部分处理好的水循环回调节池,对厨余废水原水进行稀释;
[0011]将调节好水质的厨余废水利用叠螺脱水机压滤,将压滤后的滤液依次进行三相分离和蝶式分离,去除废水中的悬浮杂质和油脂;
[0012]经过蝶式分离的出水经气浮处理后,进行水解酸化;
[0013]水解酸化的出水经MBR设备回流的硝化液稀释后进入三级A/O处理系统生化处理,出水经MBR设备过滤后外排。
[0014]上述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或多种实施例取得的有益效果如下:
[0015]1、本专利技术预处理段采用生化硝化液与厨余废水原水混合处理的方式,资源化利用
了剩余污泥中活性微生物的吸附作用,吸附共聚厨余废水中一些难以被化学药剂吸附共聚的污染物质,不仅能够降低预处理段药剂的投加量,而且使生化段剩余污泥的处理与预处理段共用同一台设备,降低了投资成本和占地面积,增加工作效率的同时,降低了系统工艺的复杂性。
[0016]2、本专利技术生化段进水采用多点进水方式,避免了进水集中在生化一个区段,降低了各区段进水的总负荷,增强了系统的抗冲击负荷与运行的稳定性,使生化段能接受具有较高值COD的进水。
[0017]3、本专利技术采用出水回流到生化前端以及末端硝化液回流到生化前端的方式对生化段进水进行稀释,降低了生化段进水的瞬时负荷,提高了生化系统的耐承受能力,使生化段能接受具有较高值COD的进水。同时,不完全采用出水回流,选用出水回流与硝化液回流混合的方式,在达到相同稀释目的的同时,减少了生化段末端膜组件的使用数量,减少了占地面积,减少了投资和运行成本。
附图说明
[0018]构成本专利技术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专利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不当限定。
[0019]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厨余废水低成本无厌氧处理的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0]应该指出,以下详细说明都是例示性的,旨在对本专利技术提供进一步的说明。除非另有指明,本专利技术使用的所有技术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专利技术所属
的普通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相同含义。
[0021]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厨余废水无厌氧处理的系统,包括串联设置的调节池、叠螺脱水机、三相分离机、蝶式分离机、气浮机、水解酸化池、三级A/O处理系统、MBR设备和出水池;
[0022]所述调节池与污泥源和生化硝化液源连接;
[0023]MBR设备与三级A/O处理系统的入口连接,用于将MBR膜池硝化液回流至三级A/O处理系统。
[0024]利用叠螺压滤、三相分离、碟式分离和气浮的方式高效去除废水中存在的大量悬浮物质和油脂,同时也去除了部分氨氮、总氮、有机物、总磷等污染物质,使预处理出水除有机物负荷外均能够满足生化进水的要求。其中,叠螺压滤主要是用来对厨余废水中的大量悬浮物进行初步去除,同时也能去除一部分其他污染物质,如油脂、有机物等,三相分离主要是用来进一步去除厨余废水中的油类物质,碟式分离机主要是用来进一步去除厨余废水中的细小颗粒物质,气浮机主要是对细小颗粒物质、油类物质、有机物等污染物质做进一步去除,以保证生化系统进水能够满足生化系统的运行要求。
[0025]在一些实施例中,水解酸化池分别与三级A/O处理系统的三个缺氧池连接。
[0026]生化段进水采用多点进水方式,避免了进水集中在生化一个区段,降低了各区段进水的总负荷,增强了系统的抗冲击负荷与运行的稳定性,使生化段能接受具有较高值COD的进水。
[0027]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污泥源为三级A/O处理系统和MBR设备。
[0028]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气浮机和水解酸化池之间连接有中间水池,中间水池与出水池连接。
[0029]在一些实施例中,MBR设备和出水池之间连接有紫外消毒机。
[0030]第二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厨余废水无厌氧处理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31]将三级A/O处理系统外排的污泥排入调节池中,与厨余废水混合,并向厨余废水中加入生化硝化液,对厨余废水原水进行水质调理;
[0032]将调节好水质的厨余废水利用叠螺脱水机压滤,将压滤后的滤液依次进行三相分离和蝶式分离,去除废水中的悬浮杂质和油脂;
[0033]经过蝶式分离的出水经气浮处理后,进行水解酸化;
[0034]水解酸化的出水经MBR设备回流的硝化液稀释后进入三级A/O处理系统生化处理,出水经MBR设备过滤后外排。
[0035]将生化系统需外排的剩余污泥排入调节池,与厨余废水原水混合一起处理,降低预处理段的药剂消耗,将系统出水回流至生化进水处,对生化进水进行稀释,降低生化进水的瞬时有机负荷,增强生化系统运行的稳定性,同时将MBR膜池硝化液回流至生化系统前端,降低生化系统前端的容积负荷,使好氧生化系统能够处理具有较高COD值的废水。
[0036]将生化系统剩余污泥与厨余原水调节后进入叠螺机进行压滤,将压滤产生的滤液经三相分离和碟式分离,进一步的去除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厨余废水无厌氧处理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串联设置的调节池、叠螺脱水机、三相分离机、蝶式分离机、气浮机、水解酸化池、三级A/O处理系统、MBR设备和出水池;所述调节池与污泥源和生化硝化液源连接;MBR设备与三级A/O处理系统的入口连接,用于将MBR膜池硝化液回流至三级A/O处理系统。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厨余废水无厌氧处理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水解酸化池分别与三级A/O处理系统的三个缺氧池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厨余废水无厌氧处理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污泥源为三级A/O处理系统和MBR设备。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厨余废水无厌氧处理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浮机和水解酸化池之间连接有中间水池,中间水池与出水池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厨余废水无厌氧处理的系统,其特征在于:MBR设备和出水池之间连接有紫外消毒机。6.利用权利要求1

5任一所述厨余废水无厌氧处理的系统的厨余废水无厌氧处理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将三级A/O处理系统外排的污泥排入调节池中,与厨余废水混合...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任亮季旭陈国龙张东辉刘永超郭晓飞于雪原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中车环保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