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流管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0438588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24 18:24
提供了一种引流管系统,包括:引流管,所述引流管具有远端部分、位于所述远端部分处的引流开口、以及限定于所述引流管中的引流管腔,所述引流管构造成经由引流开口并且通过引流管腔将患者引流部位处的被引流液体或组织向外引流;其特征在于,所述引流管系统还包括:球囊,所述球囊位于所述引流管的远端部分处并且与所述引流开口非重叠;以及与所述球囊气体连通的球囊膨胀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引流管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用于术后引流的引流管系统,特别是适用于胃肠术后引流。

技术介绍

[0002]对于外科手术,例如腹腔内手术,特别是胃肠手术,术后的引流是术后处理的非常关键的因素之一。通常采用留置的引流管将人体组织间或体腔中积聚的脓、血、液体甚至组织碎片等(后文被统称为被引流流体)导引至体外,防止术后感染与影响伤口愈合。引流管通常在远端末端或者远端管壁上设置有引流孔或引流开口,在近端设有引流袋或者引流球。通过引流袋或者引流球内相对于患者体内引流部位的负压,将被引流流体从引流孔或引流开口吸入引流管后流到引流袋或者引流球内。
[0003]但是,随着引流的进行,被引流液体可能堵塞引流孔或引流开口或者引流管管腔;此外,体内组织的运动(例如胃肠的蠕动)也有可能堵塞引流孔或引流开口。这些可能的堵塞会影响甚至完全阻碍引流的进行,导致被引流流体不能顺畅地排出。
[0004]为了防止引流堵塞,医护人员会根据观察结果或者定期地手动挤压柔性引流管的位于患者体外的部分,以期望通过这种挤压改变引流管腔内的压力以便疏松可能被堵塞的引流孔或引流开口或者引流管管腔。但是,实践中,通过挤压柔性引流管的位于患者体位的部分来避免或者疏通堵塞有时没有效果。
[0005]因此,需要提供一种措施来进一步避免或者疏通引流管堵塞。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引流管系统,通过操作这种引流管系统能够有效并且可靠地避免或者疏通引流管堵塞。
[0007]具体地,提供了一种引流管系统,包括:引流管,所述引流管具有远端部分、位于所述远端部分处的引流开口、以及限定于所述引流管中的引流管腔,所述引流管构造成经由引流开口并且通过引流管腔将患者引流部位处的被引流流体向外引流;其特征在于,所述引流管系统还包括:球囊,所述球囊位于所述引流管的远端部分处并且与所述引流开口非重叠;以及与所述球囊气体连通的球囊膨胀

收缩装置,所述球囊膨胀

收缩装置构造成能够使所述球囊膨胀和收缩。
[0008]通过所述球囊的膨胀,球囊推动围绕球囊的被引流流体,对被引流流体起到类似搅拌的作用,或者推动器官运动使之远离引流开口,从而能够消除或者缓解引流开口的堵塞。
[0009]可选地,所述球囊与所述引流管一体形成使得所述引流管的远端部分能够随着所述球囊的膨胀而向近侧移动。
[0010]可选地,围绕引流管形成或布置有球囊连通管路,该球囊连通管路将所述球囊与球囊膨胀

收缩装置气体连通并且与引流管腔隔离。
[0011]可选地,用于相对于患者引流部位处的压力产生负压的负压引流装置连接至引流
管腔以通过负压作用实施引流。
[0012]可选地,所述球囊膨胀

收缩装置还与所述负压引流装置可操作地连接以在使所述球囊膨胀或收缩的同时促进所述负压引流装置的负压产生。
[0013]可选地,所述负压引流装置为引流袋或引流球,所述引流袋或引流球与引流管腔连通,用于通过引流袋或引流球内相对于患者引流部位的负压而吸引并接收被引流流体。
[0014]可选地,所述球囊膨胀

收缩装置为辅助袋或辅助球,所述辅助袋或辅助球经由球囊连通管路与球囊连通,并且构造成在能够通过被加压而塌缩以使球囊膨胀以及能够通过释放所述加压而恢复其体积以使球囊收缩。
[0015]可选地,所述辅助袋或辅助球经由连接管路与所述引流袋或引流球连通,所述连接管路设置有第一止回阀,所述辅助袋或辅助球与大气之间还设置有第二止回阀;以及所述辅助袋或辅助球构造成:当所述辅助袋或辅助球被加压而塌缩以使球囊膨胀时,所述第一止回阀关闭以阻止所述辅助袋或辅助球与所述引流袋或引流球之间的连通并且所述第二止回阀打开以允许所述辅助袋或辅助球与大气之间的连通;当所述辅助袋或辅助球的加压被释放而恢复其体积以使球囊收缩时,所述第一止回阀打开以允许所述辅助袋或辅助球与所述引流袋或引流球之间的连通并且促进引流袋或引流球相对于引流部位的负压,同时所述第二止回阀关闭以阻止所述辅助袋或辅助球与大气之间的连通。
[0016]可选地,所述球囊膨胀

收缩装置为活塞式致动器,所述活塞式致动器包括活塞腔和能够在活塞腔内往复运动的活塞,所述活塞腔与所述球囊连通。
[0017]可选地,所述活塞腔被活塞分为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所述活塞腔的第一部分具有与所述球囊保持连通的第一端口,所述第二部分具有能够与所述负压引流装置连通的第二端口和能够与大气连通的第三端口,在所述第二端口和第三端口处或内分别设置有方向相反的引流止回阀和大气止回阀;以及所述活塞式致动器构造成:当所述活塞运动使得所述活塞腔的第一部分的体积减小时所述球囊膨胀并且所述引流止回阀打开以允许所述活塞腔的第二部分与所述负压引流装置的连通并且促进所述负压引流装置相对于患者引流部位的负压,同时所述大气止回阀关闭;当所述活塞运动使得所述活塞腔的第二部分的体积减小时所述球囊收缩并且所述大气止回阀打开以允许所述活塞腔的第二部分与大气之间的连通同时所述引流止回阀关闭。
[0018]可选地,所述第一端口设置在所述活塞腔的长度方向的一侧端部处或附近,所述第二端口和第三端口设置在所述活塞腔的长度方向的另一侧端部处或附近。
[0019]可选地,所述球囊膨胀

收缩装置具有:横截面为圆形的容器;和位于容器内并且绕公共轴或支点彼此交叉并且相对于彼此可枢转地连接的两个叶片;所述两个叶片能够在径向抵靠所述容器的内表面的同时相对于彼此枢转;彼此交叉的所述两个叶片将所述容器的内部体积分成四个部分,即,第一径向部分和第二径向相对部分、以及第三径向部分和第四径向相对部分;以及所述第一径向部分和第二径向相对部分中的至少一个部分设置有与所述球囊连通的第一端口,所述第三径向部分和第四径向相对部分中的至少一个部分设置有第二端口和第三端口,所述第二端口和第三端口经由方向彼此相反的大气止回阀和引流止回阀分别通向大气和所述负压引流装置。
[0020]可选地,所述两个叶片在所述公共轴或支点的任一侧经由弹簧彼此连接,所述两个叶片能够朝向彼此枢转,从而所述第一径向部分和第二径向相对部分的体积减小使得所
述球囊膨胀,同时所述引流止回阀打开并且所述大气止回阀关闭;所述两个叶片还能够由于弹簧的作用彼此远离地枢转,从而所述第一径向部分和第二径向相对部分的体积恢复使得所述球囊收缩,同时所述引流止回阀关闭并且所述大气止回阀打开。
[0021]通过阅读下面的描述,将清楚本技术的其它特点和方面。
附图说明
[0022]图1示出了根据本技术的第一实施例的引流管系统;
[0023]图2以放大图的形式示出了图1的引流管,其中球囊未膨胀;
[0024]图3以放大图的形式示出了图1的引流管,其中球囊膨胀;
[0025]图4示出了根据第二实施例的引流管系统的示意图;
[0026]图5a、图5b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引流管系统,包括:引流管,所述引流管具有远端部分、位于所述远端部分处的引流开口、以及限定于所述引流管中的引流管腔,所述引流管构造成经由引流开口并且通过引流管腔将患者引流部位处的被引流流体向外引流;其特征在于,所述引流管系统还包括:球囊,所述球囊位于所述引流管的远端部分处并且与所述引流开口非重叠;以及与所述球囊气体连通的球囊膨胀

收缩装置,所述球囊膨胀

收缩装置构造成能够使所述球囊膨胀和收缩。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引流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球囊与所述引流管一体形成使得所述引流管的远端部分能够随着所述球囊的膨胀而向近侧移动。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引流管系统,其特征在于,围绕引流管形成或布置有球囊连通管路,该球囊连通管路将所述球囊与球囊膨胀

收缩装置气体连通并且与引流管腔隔离。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引流管系统,其特征在于,用于相对于患者引流部位处的压力产生负压的负压引流装置连接至引流管腔以通过负压作用实施引流。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引流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球囊膨胀

收缩装置还与所述负压引流装置可操作地连接以在使所述球囊膨胀或收缩的同时促进所述负压引流装置的负压产生。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引流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负压引流装置为引流袋或引流球,所述引流袋或引流球与引流管腔连通,用于通过引流袋或引流球内相对于患者引流部位的负压而吸引并接收被引流流体。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引流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球囊膨胀

收缩装置为辅助袋或辅助球,所述辅助袋或辅助球经由球囊连通管路与球囊连通,并且构造成在能够通过被加压而塌缩以使球囊膨胀以及能够通过释放所述加压而恢复其体积以使球囊收缩。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引流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袋或辅助球经由连接管路与所述引流袋或引流球连通,所述连接管路设置有第一止回阀,所述辅助袋或辅助球与大气之间还设置有第二止回阀;以及所述辅助袋或辅助球构造成:当所述辅助袋或辅助球被加压而塌缩以使球囊膨胀时,所述第一止回阀关闭以阻止所述辅助袋或辅助球与所述引流袋或引流球之间的连通并且所述第二止回阀打开以允许所述辅助袋或辅助球与大气之间的连通;当所述辅助袋或辅助球的加压被释放而恢复其体积以使球囊收缩时,所述第一止回阀打开以允许所述辅助袋或辅助球与所述引流袋或引流球之间的连通并且促进引流袋或引流球相对于引流部位的负压,同时所述第二止回阀关闭以阻止所述辅助袋或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丁伟江张凯之黄凯沈加昀杨晟华
申请(专利权)人:柯惠有限合伙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