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双电势效应的二维逻辑火焰监控安全装置及使用该装置的燃烧机
[0001]本技术涉及机电一体化自动控制与特殊燃烧工艺火焰监控安全装置
,具体涉及一种双电势效应的二维逻辑火焰监控安全装置及使用方法。
技术介绍
[0002]中国富煤、贫油、少气,清洁能源相当匮乏。我国为弥补其石油、天然气资源缺陷的GB16663
‑
1996《醇基液体燃料》标准,设计采用工业甲醇材料勾兑调合二次清洁能源,为我国补充部分油、气清洁燃料和淘汰原煤、水煤浆、生物质高污染性能源做出了积极的贡献,配套应用技术已达到工程化应用技术水平。但是,基于甲醇材料的特性,若采用传统燃烧工艺和替代方式的工程应用,其会产生燃烧工艺的安全隐患和将延续热能效低、系统运行成本较高的问题。
[0003]尽管我国曾不乏为解决醇基燃料的燃烧安全火焰监控和低发热量问题采用添加多种增热剂:将废汽柴煤机油、焦油、轮胎油、地沟油等加入醇基燃料中提高发热量和达到QR系列火焰传感器(400nm~750nm电磁波谱)光区的要求;针对燃料雾化工艺缺乏稳定可靠加载势能的高压醇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电势效应的二维逻辑火焰监控安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UV信息处置区(40)和量子束信息处置区(41);所述UV信息处置区(40)构成一个独立的UV系坐标Y值的信号处置,Y坐标监控燃烧火焰轴向燃烧参数“有与无”工况;所述量子束信息处置区(41)构成一个独立的量子束坐标X值的信号处置,X坐标监控燃烧火焰轴向根部位置参数“高与低”工况;所述UV信息处置区(40)由电源电线(14)与量子束信息处置区(41)连通,信号电路开关电线(12)将运算调控电路(11)的1#继电器(13)与UV
‑
C调控电路(17)的2#继电器(16)二组常开触点串联形式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电势效应的二维逻辑火焰监控安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量子束信息处置区(41)包括热电势对比放大电路(7)由1#一级热电信号电线(6)与根内热电量子针传感器(5)连通、由2#一级热电信号电线(9)与根外热电信号传感器(8)连通、由二级热电信号电线(10)与运算调控电路(11)连通。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电势效应的二维逻辑火焰监控安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根内热电量子针传感器(5)由二种不同材质的半导体材料A(3)与半导体材料B(4)并列布置,一端设有采用高温方法将二种材料连接为一体,构成热电极耦合点(2),形成热电极球形感应区(1)的中心点,设为量子束坐标(24)X参值基点,构成火焰燃烧辐射与半导体效应成正比的热电势信息产生。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电势效应的二维逻辑火焰监控安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热电势对比放大电路(7)设有旁置耦合电路,由1#一级热电信号电线(6)和2#一级热电信号电线(9)将根内热电量子针传感器(5)和根外热电信号传感器(8)同级性连通,构成一个回路,将热电极耦合点(2)产生的热电势信息耦合为量子束信息、根外热电信号传感器(8)环境随机的热电势信息,分别由二级热电信号电线(10)输送至运算调控电路(11)进行信息处理。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电势效应的二维逻辑火焰监控安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运算调控电路(11)设有分别调值电路,可人工设置环境基础参数,由二级热电信号电线(10)输入的耦合量子束信息、随机热电势信息,经运算调控电路(11)线性输入1#继电器(13)驱动电流的大小,变换触点J1的常开或闭合状态,确定量子束坐标(24)X逻辑0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