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离子电流信号的活细胞检测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活细胞研究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离子电流信号的活细胞检测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细胞是构成生物体结构和进行各种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生命体的生长发育依靠细胞增殖、细胞分化与细胞凋亡来实现,一切疾病的发病机制也以细胞病变研究为基础,对细胞生命活动的基本规律研究是一切生命科学的重要基础,精准的细胞研究对于临床医学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0003]目前常用的细胞成像技术包括光学显微镜、电子显微镜以及原子力显微镜等,但这些方法均需要对研究样本进行预处理,如细胞固定,这些技术存在侵入性、耗时长、只能获取静态图像等缺点,难以动态无创的获得活细胞的形态变化等信息,因此研发一种无创的动态监测活细胞变化的细胞成像技术,在不影响细胞本身状态下进行科学研究,对于医学研究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基于离子电流信号变化,提出一种非接触式的活细胞检测方法,以解决对体外活细胞生理及病理等生命过程进行实时监测的问题。 >[0005]本专利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离子电流信号的活细胞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使用PC
‑
10拉针仪拉制尖端直径200nm的纳米探针,向纳米探针中注入导电溶液,在显微镜下观察探针尖端有无气泡,如无气泡证明成功;步骤二:将纳米探针固定在装有电机的实验台上,外界电源的电极分别接通探针固定器和培养皿的溶液,形成导电回路;步骤三:将细胞培养皿置入载物台,通过倒置显微镜观察确定待测的细胞,移动X轴调节器和Y轴调节器将纳米探针移动至待测细胞的边缘,设定扫描间隔距离、扫描像素以及扫描范围;步骤四:设置初始Z轴调节器位置,启动后装置将自行按照步骤三的设置参数开始扫描,Z轴调节器位置不断接近细胞表面,当Z轴调节器与细胞表面的距离为探针尖端直径的一半时,此时离子电流会出现剧烈变化,该位置为探针尖端与细胞表面的相对固定距离,在后续扫描中探针尖端将始终与细胞表面保持该距离;步骤五:根据设置的扫描像素及范围,装置最快可在10~20s进行一次扫描,此后可进行重复扫描,也可通过参数设定使探针悬停至感兴趣区域,进行持续监测,整个过程扫描过程细胞在细胞培养基中,且探针与细胞表面无直接接触,可实现无创动态监测活细胞变化。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离子电流信号的活细胞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探针电极(16)置于纳米探针(1)中的氯化钾溶液中,参比电极(17)置入培养皿培养基溶液中,形成导电回路(2),当纳米探针(1)安装完成后,在探针电极(16)和参比电极(17)之间施加电势产生离子电流,电流信号被电流放大器(12)放大,放大的电流用作反馈信号来控制探针尖端与待测细胞之间的距离,以实现纳米探针尖端相对于细胞表面的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明伟,李安琪,庄健,周洁君,李萌,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