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识别甘氨酸的分子印迹电化学传感器的制备方法
[0001]
[0002]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化学传感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识别甘氨酸的分子印迹电化学传感器的制备方法。
[0003]
技术介绍
[0004]甘氨酸是人体非必需的一种氨基酸,人体若摄入甘氨酸的量过多,不仅不能被人体吸收利用,而且会打破人体对氨基酸的吸收平衡而影响其它氨基酸的吸收,导致营养失衡而影响健康。以甘氨酸为主要原料生产的含乳饮料,对青少年及儿童的正常生长发育很容易带来不利影响。目前常用甲醛法,凯氏定氮法和液相色谱法,甲醛法滴定终点难以把握,其准确度欠佳;凯氏定氮法试剂消耗量大,并且测定周期长,操作步骤复杂,而且要求样品中不能含有其他氮化物;液相色谱法的衍生化形成的副产物可能会干扰色谱分析,此外,衍生剂昂贵,操作复杂,不适用于一种氨基酸的分析。
[0005]本专利技术采用分子印迹技术,其分子印迹电化学传感器具有低成本,高选择性,高灵敏度等优点。多壁碳纳米管是一种具有优异电化学性能、高化学稳定性、生物相容性和高表面活性的碳纳米材料具有低成本,高选择性,高灵敏度等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识别甘氨酸的分子印迹电化学传感器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 MWNTs
‑
CS纳米复合材料悬浮液的制备:将多壁碳纳米管细粉分散在含壳聚糖的乙酸溶液中,超声处理后,得到均匀的MWNTs
‑
CS纳米复合材料悬浮液,保存备用;步骤2:MWNTs
‑
CS/GCE复合修饰电极的制备:将玻碳电极用15
‑
25 nm氧化铝悬浮浆打磨,直至表面光滑,然后用无水乙醇和去离子水和硫酸溶液超声清洗;在电化学工作站上采用循环伏安法,对玻碳电极进行彻底清洗,随后开始自组装过程;然后将MWNTs
‑
CS纳米复合材料悬浮液滴入玻碳电极表面,烘干,得到MWNTs
‑
CS/GCE复合修饰电极;步骤3:MIP分子识别元件的合成:将功能单体丙烯酰胺和模板分子甘氨酸加入到二醇二甲基丙酸酯中;超声分散后,进行循环伏安法,在MWNTs
‑
CS/GCE复合修饰电极表面合成得到MIP分子识别元件;步骤4:分子印迹电化学传感器的制备:将步骤3合成的MIP分子识别元件用磷酸盐缓冲液清洗,在搅拌下孵育,去除模板,用去离子水冲洗电极,干燥后得到识别甘氨酸的分子印迹电化学传感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多壁碳纳米管细粉为8
‑
12 mg,在8
‑
12 mL含0.8
‑
1.2 mg壳聚糖的0.8
‑
1.2wt%乙酸溶液中分散。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栩诗,王俊森,陈浩东,周骏懿,王秉,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