腔道射频探头和射频治疗仪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437483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24 17: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腔道射频探头和射频治疗仪,其中,所述腔道射频探头包括探头本体和第一电极;所述探头本体具有第一容置腔,所述第一容置腔中设有射频线,所述探头本体的外侧壁开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与所述第一容置腔连通;所述第一电极安装于所述安装槽并凸出于所述探头本体的外侧壁,所述第一电极与所述射频线电连接,所述第一电极具有与患者腔道接触的接触面,所述接触面为弧形曲面。本发明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腔道射频探头基于人体工学设计,适用于人体腔道治疗,第一电极凸出探头本体设置可以与患者腔道充分接触,增大了与患者腔道的接触面积,可以提升治疗效果,同时提升患者治疗的舒适度,且该腔道射频探头具有良好的密封性。且该腔道射频探头具有良好的密封性。且该腔道射频探头具有良好的密封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腔道射频探头和射频治疗仪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设备
,特别涉及一种腔道射频探头和射频治疗仪。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市面上有多种针对腔道疾病治疗的治疗仪,例如微波治疗仪、红外线治疗仪、坐浴式治疗仪等,而该类治疗仪造价昂贵,且不方便搬运,一般在医院使用;市面上还出现有用于患者个人治疗的治疗仪,该类治疗仪一般包括仪器和治疗棒,治疗棒用于伸入患者体腔,治疗棒上设有电极,通过电极放电流对腔道病灶进行电刺激,或者是通过电极加热对腔道病灶进行热治疗,而前者方式采用电刺激仅能起到按摩的作用,无法消除炎症,且容易对患者病灶部位产生电灼伤,而后者容易对患者部位产生热灼伤,且电极的温度需要精准控制。而且,大部分治疗棒的电极直接嵌设于治疗棒的外表面,而不同患者的腔道结构大小不一,常出现电极与患者体腔接触不充分的情况,治疗效果较差;另外,在治疗过程中,患者分泌的体液容易从电极的安装间隙中进入治疗棒内部,导致内部电路短路而失去治疗功能。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腔道射频探头,旨在提高腔道射频探头对腔道疾病的治疗效果。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出的腔道射频探头,包括:
[0005]探头本体,具有第一容置腔,所述第一容置腔中设有射频线,所述探头本体的外侧壁开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与所述第一容置腔连通;以及
[0006]第一电极,安装于所述安装槽并凸出于所述探头本体的外侧壁,所述第一电极与所述射频线电连接,所述第一电极具有与患者腔道接触的接触面,所述接触面为弧形曲面。
[0007]可选地,所述第一电极凸出所述探头本体的外侧壁的距离大于0mm,且所述第一电极凸出所述探头本体的外侧壁的距离小于或等于5mm。
[0008]可选地,所述探头本体呈圆柱形,所述第一电极沿所述探头本体的轴向方向的长度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一电极沿所述探头本体径向方向的长度。
[0009]可选地,所述第一电极沿所述探头本体轴向方向的长度为5至40mm。
[0010]可选地,所述探头本体的长度为50至90mm。
[0011]可选地,所述探头本体的直径为10至35mm。
[0012]可选地,所述第一电极呈壳体状,所述第一电极包括治疗部和与所述治疗部连接的安装部,所述治疗部凸出所述探头本体的外侧壁,所述安装部插设于所述安装槽中,所述接触面形成于所述治疗部。
[0013]可选地,所述腔道射频探头还包括密封圈,所述密封圈设于所述第一电极与所述安装槽之间。
[0014]可选地,所述腔道射频探头还包括连接支架,所述第一电极与所述连接支架连接,
所述安装槽包括底壁和第一侧壁,所述密封圈设于所述第一电极与所述底壁之间,所述底壁上还设有连通所述第一容置腔的过孔,所述连接支架穿过所述过孔与所述探头本体扣合连接,以使所述第一电极将所述密封圈压紧于所述底壁。
[0015]可选地,所述连接支架包括支架本体和设于所述支架本体两侧的卡钩,所述探头本体的内侧壁还凸设有卡块,所述卡钩穿过所述过孔与所述卡块扣合连接。
[0016]可选地,所述腔道射频探头还包括:
[0017]PCBA板,安装于所述连接支架,所述PCBA板安装有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用以检测所述第一电极的温度;
[0018]导热件,设于所述PCBA板和所述第一电极之间;以及
[0019]第一导线,穿设于所述第一容置腔内,并与所述PCBA板电连接。
[0020]可选地,所述腔道射频探头还包括手柄,所述探头本体与所述手柄连接,所述手柄具有沿其长度方向的第一轴线,所述探头本体具有沿其长度方向的第二轴线,所述第一轴线与所述第二轴线的夹角为120
°
至170
°
[0021]可选地,所述探头本体和所述手柄分别一体成型。
[0022]本专利技术还提出一种射频治疗仪,包括:
[0023]主机,具有射频电源用于输出射频电流;
[0024]如上述任意实施例所述的腔道射频探头,所述腔道射频探头与所述主机电连接;以及
[0025]负极板,连接有第二电极,所述第二电极与所述主机电连接。
[0026]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腔道射频探头,通过在探头本体的外侧壁开设有安装槽,将第一电极安装于安装槽并凸出于探头本体的外侧壁设置,使得第一电极可以与患者的腔道充分接触,从而提升治疗效果;且第一电极与患者腔道的接触面设计为弧形曲面,可以进一步增大第一电极与患者腔道的接触面积,同时接触面符合人体工学设计,可以提升治疗的舒适度。
附图说明
[0027]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8]图1为本专利技术腔道射频探头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29]图2为图1中腔道射频探头的爆炸图;
[0030]图3为图1中腔道射频探头的主视图;
[0031]图4为图1中腔道射频探头的右视图;
[0032]图5为图3中腔道射频探头沿截面A

A的剖视图;
[0033]图6为图5中Ⅰ处的放大图;
[0034]图7为图6中Ⅱ处的放大图;
[0035]图8为图4中腔道射频探头沿截面B

B的剖视图;
[0036]图9为图5中Ⅲ处的放大图;
[0037]图10为图1中腔道射频探头的第一电极的结构示意图;
[0038]图11为图10中第一电极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0039]图12为图2中腔道射频探头的连接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0040]附图标号说明:
[0041]标号名称标号名称10腔道射频探头400射频线100探头本体500连接支架110第一容置腔510支架本体120安装槽511定位孔121底壁512穿孔122第一侧壁520卡钩123过孔600连接螺钉124环形槽700PCBA板130阻挡部800导热件131第二侧壁900手柄140卡块910握合部200第一电极911连接器210治疗部912底座211接触面913螺母212连接柱914调节旋钮2121螺孔920伸长部220安装部930连接部300密封圈940第二容置腔
[0042]本专利技术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0043]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44]在本专利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连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腔道射频探头,其特征在于,包括:探头本体,具有第一容置腔,所述第一容置腔中设有射频线,所述探头本体的外侧壁开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与所述第一容置腔连通;以及第一电极,安装于所述安装槽并凸出于所述探头本体的外侧壁,所述第一电极与所述射频线电连接,所述第一电极具有与患者腔道接触的接触面,所述接触面为弧形曲面。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腔道射频探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极凸出所述探头本体的外侧壁的距离大于0mm,且所述第一电极凸出所述探头本体的外侧壁的距离小于或等于5mm。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腔道射频探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探头本体呈圆柱形,所述第一电极沿所述探头本体的轴向方向的长度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一电极沿所述探头本体径向方向的长度。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腔道射频探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极沿所述探头本体轴向方向的长度为5至40mm。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腔道射频探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探头本体的长度为50至90mm。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腔道射频探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探头本体的直径为10至35mm。7.如权利要求1至6任意一项所述的腔道射频探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极呈壳体状,所述第一电极包括治疗部和与所述治疗部连接的安装部,所述治疗部凸出所述探头本体的外侧壁,所述安装部插设于所述安装槽中,所述接触面形成于所述治疗部。8.如权利要求1至7任意一项所述的腔道射频探头,其特征在于,所述腔道射频探头还包括密封圈,所述密封圈设于所述第一电极与所述安装槽之间。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腔道射频探头,其特征在于,所述腔道射频探头还包括连接支架,所述第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丁毅梁永生李亚楠雷晓兵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半岛医疗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