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爆型自动跟踪定位射流灭火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0437365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24 17: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防爆型自动跟踪定位射流灭火装置,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控制器、火焰传感器、对准定位机构以及喷射机构,喷射机构固定于对准定位机构上并跟随对准定位机构运动,喷射机构外接高压气源管路,高压气源管路内的气体为阻燃气体,火焰传感器用于感应火焰并向控制器发送信号,控制器用于控制对准定位机构运动以及控制喷射机构进行喷射灭火,喷射机构包括有灭火喷射组件和防爆喷射组件,灭火喷射组件包括灭火比例电磁阀和灭火喷头,灭火比例电磁阀连接高压气源管路以及灭火喷头;防爆喷射组件包括有防爆比例电磁阀、防爆喷头、防爆粉管、防爆套管以及气囊。该灭火装置能够快速灭火并阻止爆炸传播。够快速灭火并阻止爆炸传播。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爆型自动跟踪定位射流灭火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灭火设备领域,更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防爆型自动跟踪定位射流灭火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在化工厂、存储有易爆物品的仓库里以及充斥有易爆气体的通道内,通常会布置抑爆(隔爆)设施。例如在煤矿井下巷道内,通常充斥有瓦斯等易爆气体,一旦发送爆炸,可能会形成连续爆炸,因此需要布置抑爆设施。现有的抑爆设施通常为隔爆水棚,隔爆水棚通过吸收爆炸产生的热量来灭火并阻止爆炸的传播,然而这种被动式的灭火效率主要依赖于水分的汽化速度,汽化效率越快,说明爆炸产生的热量越大,说明爆炸越剧烈。由于水棚的水与空气的接触面积有限等原因,水分的汽化效率相对于爆炸的剧烈程度来说始终较低,水分汽化的速度低于爆炸传播速度,通常难以实现快速灭火,也难以阻止连续爆炸,并且水棚需要定期对水面的煤尘进行清理,由于水棚挂于顶部,清理难度大。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爆型自动跟踪定位射流灭火装置,该灭火装置能够快速灭火并阻止爆炸传播。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防爆型自动跟踪定位射流灭火装置,包括控制器、火焰传感器、对准定位机构以及喷射机构,所述喷射机构固定于所述对准定位机构上并跟随所述对准定位机构运动,所述喷射机构外接高压气源管路,所述高压气源管路内的气体为阻燃气体,所述火焰传感器用于感应火焰并向所述控制器发送火焰位置信号,所述控制器用于控制所述对准定位机构运动以及控制所述喷射机构进行喷射灭火,所述喷射机构包括有灭火喷射组件和防爆喷射组件,所述灭火喷射组件包括灭火比例电磁阀和灭火喷头,所述灭火比例电磁阀连接所述高压气源管路以及所述灭火喷头;
[0005]所述防爆喷射组件包括有防爆比例电磁阀、防爆喷头、防爆粉管、防爆套管以及气囊,所述防爆喷头、所述防爆粉管、所述防爆比例电磁阀以及所述高压气源管路依次连接,所述防爆粉管内填充有灭火粉末,所述防爆套管可拆卸连接于所述防爆喷头上,所述防爆套管上滑动连接有插针,所述插针的滑动方向为所述防爆套管的径向,所述插针至少有一部分由磁性材料制成,所述插针与所述防爆套管之间设置有弹性件,所述弹性件用于提供弹力以使所述插针从所述防爆套管内滑出,所述防爆套管的内侧壁上还固定有电磁铁和两个导电环,两个所述导电环沿所述防爆套管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一个所述导电环外接供电装置的一级,另一个所述导电环与所述电磁铁电连接后外接所述供电装置的另一极,所述电磁铁通电状态下通过磁力驱动所述插针插入到所述防爆套筒内;
[0006]所述气囊包括相互连接的颈部和尾部,所述颈部的壁厚大于所述尾部的壁厚,所述颈部位于防爆套管内,所述颈部与所述防爆喷头连接,所述颈部上设置有两个橡胶环,所述橡胶环用于限制所述颈部的膨胀,两个所述橡胶环沿颈部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两个橡
胶环之间设置有若干导电条,若干所述导电条沿所述颈部环状间隔设置,所述气囊呈多层设置,所述导电条位于任意两层之间,所述导电条的长度方向为颈部的长度方向,所述导电条的两端均设置有金属导电顶针,所述金属导电顶针一端与导电条固定,另一端穿过所述气囊并朝向所述导电环;所述气囊鼓起且两个所述橡胶环之间的颈部不向外鼓起时,所述导电条的两个金属导电顶针不同时分别接触两个所述导电环;所述尾部受到爆炸产生的气压冲击以使两个所述橡胶环之间的颈部向外鼓起时,所述导电条的两个金属导电顶针向外移动并分别接触两个所述导电环;
[0007]所述防爆喷头上还固定有压力传感器,所述压力传感器伸入到所述气囊中,所述控制器包括阀门控制模块,所述阀门控制模块配置有阀门控制策略,所述阀门控制策略包括灭火步骤、防爆步骤以及稀释步骤,所述灭火步骤包括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对准定位机构运动以使所述灭火喷头对准火焰后,控制所述灭火比例电磁阀完全开启,同时控制所述防爆比例电磁阀小流量开启,并进入所述防爆步骤;所述防爆步骤包括所述控制器通过所述压力传感器监测所述气囊内的气压,当气压增大至达到预设的临界气压上限值时,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防爆比例电磁阀关闭,并进入所述稀释步骤;所述稀释步骤包括所述控制器监测到所述气囊内的压力先增大后瞬间降低至气囊外压力时,控制所述防爆比例电磁阀完全开启。
[0008]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防爆步骤还包括有所述防爆比例电磁阀关闭后,所述控制器通过所述压力传感器监测到所述气囊内的气压逐渐降低至达到预设的临界气压下限值时,重新控制所述防爆比例电磁阀小流量开启,当气囊内的气压重新达到预设的临界气压上限值后关闭所述防爆比例电磁阀。
[0009]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防爆喷头用于与所述气囊连接的一端的外侧壁设置为锥形外壁,所述锥形外壁的外径小端朝向所述气囊,所述锥形外壁供所述颈部套接。
[0010]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防爆套管与所述防爆喷头螺接,所述防爆套管的内侧壁上设置有锥形内壁,所述锥形内壁的锥度与所述锥形外壁的锥度一致,所述防爆套管旋入到所述防爆喷头上时,所述锥形内壁与所述锥形外壁夹紧所述颈部。
[0011]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锥形内壁与所述锥形外壁上均设置有弹性橡胶层。
[0012]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导电条长度方向的中间向所述颈部外侧弯曲。
[0013]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防爆粉管两端与所述防爆喷头、所述防爆比例电磁阀之间均为可拆卸连接,所述防爆粉管上设置有泄压阀。
[0014]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防爆套管上设置有滑动槽,所述滑动槽与所述防爆套管的内壁导通,所述插针包括有滑动块和针尖,所述滑动块滑动连接于所述滑动槽内,所述滑动块由磁性材料制成,所述针尖固定于所述滑动块面向所述气囊的一端,所述弹性件设置于所述滑动块与所述滑动槽的内壁之间,所述针尖于所述弹性件的弹力作用下完全进入到所述滑动槽内。
[0015]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防爆套管远离所述防爆喷头的一端设置有用于封堵端口的挡片,所述挡片插接于所述防爆套管上,所述气囊不断鼓起状态下推动所述挡片与所述防爆套管分离。
[0016]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灭火喷射组件还包括灭火粉管,所述灭火粉管位
于所述灭火比例电磁阀和所述灭火喷头之间,所述灭火粉管内填充有灭火粉末。
[0017]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
[0018]1、当检测到起火产生的火焰或者爆炸产生的火焰后,灭火喷射组件通过对准定位机构调整到对准火焰的位置并喷射阻燃气体从而实现灭火或者熄灭爆炸产生的火焰,有利于阻止爆炸的传播。
[0019]2、检测到起火后,灭火喷射组件进行灭火的同时,防爆喷射组件将防爆粉管内的灭火粉末推送到气囊内,并对气囊进行充气,由于颈部的壁厚大于尾部的壁厚,充气过程中气囊先发生膨胀,对气囊持续充气直到气囊内压力达到临界气压上限值,在此气压下,若气囊的尾部受到挤压将导致两个橡胶环之间的颈部鼓起。若一次爆炸之后发生第二次爆炸或者起火后发生爆炸,那么爆炸产生的气压冲击将压缩气囊的尾部,从而颈部鼓起,各个导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爆型自动跟踪定位射流灭火装置,包括控制器(1)、火焰传感器(2)、对准定位机构(3)以及喷射机构(4),所述喷射机构(4)固定于所述对准定位机构(3)上并跟随所述对准定位机构(3)运动,所述喷射机构(4)外接高压气源管路(5),所述高压气源管路(5)内的气体为阻燃气体,所述火焰传感器(2)用于感应火焰并向所述控制器(1)发送火焰位置信号,所述控制器(1)用于控制所述对准定位机构(3)运动以及控制所述喷射机构(4)进行喷射灭火,其特征在于:所述喷射机构(4)包括有灭火喷射组件(6)和防爆喷射组件(7),所述灭火喷射组件(6)包括灭火比例电磁阀(61)和灭火喷头(62),所述灭火比例电磁阀(61)连接所述高压气源管路(5)以及所述灭火喷头(62);所述防爆喷射组件(7)包括有防爆比例电磁阀(71)、防爆喷头(72)、防爆粉管(73)、防爆套管(74)以及气囊(75),所述防爆喷头(72)、所述防爆粉管(73)、所述防爆比例电磁阀(71)以及所述高压气源管路(5)依次连接,所述防爆粉管(73)内填充有灭火粉末,所述防爆套管(74)可拆卸连接于所述防爆喷头(72)上,所述防爆套管(74)上滑动连接有插针(741),所述插针(741)的滑动方向为所述防爆套管(74)的径向,所述插针(741)至少有一部分由磁性材料制成,所述插针(741)与所述防爆套管(74)之间设置有弹性件(742),所述弹性件(742)用于提供弹力以使所述插针(741)从所述防爆套管(74)内滑出,所述防爆套管(74)的内侧壁上还固定有电磁铁(743)和两个导电环(744),两个所述导电环(744)沿所述防爆套管(74)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一个所述导电环(744)外接供电装置(745)的一级,另一个所述导电环(744)与所述电磁铁(743)电连接后外接所述供电装置(745)的另一极,所述电磁铁(743)通电状态下通过磁力驱动所述插针(741)插入到所述防爆套筒内;所述气囊(75)包括相互连接的颈部(751)和尾部(752),所述颈部(751)的壁厚大于所述尾部(752)的壁厚,所述颈部(751)位于防爆套管(74)内,所述颈部(751)与所述防爆喷头(72)连接,所述颈部(751)上设置有两个橡胶环(753),所述橡胶环(753)用于限制所述颈部(751)的膨胀,两个所述橡胶环(753)沿颈部(751)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两个橡胶环(753)之间设置有若干导电条(754),若干所述导电条(754)沿所述颈部(751)环状间隔设置,所述气囊(75)呈多层设置,所述导电条(754)位于任意两层之间,所述导电条(754)的长度方向为颈部(751)的长度方向,所述导电条(754)的两端均设置有金属导电顶针(755),所述金属导电顶针(755)一端与导电条(754)固定,另一端穿过所述气囊(75)并朝向所述导电环(744);所述气囊(75)鼓起且两个所述橡胶环(753)之间的颈部(751)不向外鼓起时,所述导电条(754)的两个金属导电顶针(755)不同时分别接触两个所述导电环(744);所述尾部(752)受到爆炸产生的气压冲击以使两个所述橡胶环(753)之间的颈部(751)向外鼓起时,所述导电条(754)的两个金属导电顶针(755)向外移动并分别接触两个所述导电环(744);所述防爆喷头(72)上还固定有压力传感器(721),所述压力传感器(721)伸入到所述气囊(75)中,所述控制器(1)包括阀门控制模块,所述阀门控制模块配置有阀门控制策略,所述阀门控制策略包括灭火步骤、防爆步骤以及稀释步骤,所述灭火步骤包括所述控制器(1)控制所述对准定位机构(3)运动以使所述灭火...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得润高海军徐进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磐鸿科技营口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