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改变隧道埋深的隧道模型试验装置及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0436176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24 17:3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可改变隧道埋深的隧道模型试验装置及方法,该装置包括一对相对设置的端板组件和一对相对设置的侧板围合于底板周边形成的模型试验箱体,端板组件与底板滑动连接;端板组件包括第一端板、第二端板及设于两端板之间的隧道洞口板,隧道洞口板与两端板滑动连接;隧道埋深调节机构,包括设于模型试验箱体内的移动隔板组件、以及设于移动隔板组件与底板之间的升降驱动组件,升降驱动组件用于驱动移动隔板组件升降,隧道洞口板端部与移动隔板组件可拆卸式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升降驱动组件驱动移动隔板组件升降,进而改变安放在移动隔板组件上的隧道衬砌模型到箱体顶部距离,从而改变隧道埋深,简化操作。简化操作。简化操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改变隧道埋深的隧道模型试验装置及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隧道模型试验
,具体涉及一种可改变隧道埋深的隧道模型试验装置及方法。

技术介绍

[0002]近年来,我国隧道建造迅猛发展,隧道建造量逐年增加,隧道建造技术不断进步,刷新了一个又一个的记录。但在建造过程中,隧道建造仍存在许多问题。隧道无论在施工阶段或运营阶段,易受地质环境、交通荷载、施工质量等因素的影响,并会产生一系列的病害,威胁隧道安全。要想解决这些问题,就需要对隧道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其中,隧道模型试验是研究隧道问题的一种重要手段。
[0003]当前,研究隧道埋深试验主要根据实际工程案例,将隧道的尺寸、材料等其他参数按照一定的相似比进行缩尺,通过改变隧道衬砌模型不同的埋深,对隧道衬砌模型进行监测,研究隧道衬砌模型的受力和影响规律。但案例中隧道尺寸较大,即使按照一定相似比进行缩尺,缩小后的隧道衬砌模型尺寸依然较大,整体试验模型装置较大,模拟隧道围岩的土体,重量较高,埋深改变不易。在改变隧道埋深时,需要先将模拟围岩的土体取出,待调整隧道埋深以后再将土体重新填入到模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改变隧道埋深的隧道模型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模型试验箱体,所述模型试验箱体包括底板、一对相对设置的端板组件和一对相对设置的侧板,所述端板组件和所述侧板围合于所述底板周边形成腔体,所述端板组件与所述底板滑动连接;所述端板组件包括第一端板、第二端板及设于所述第一端板和所述第二端板之间的隧道洞口板,所述隧道洞口板与所述第一端板和所述第二端板滑动连接;隧道埋深调节机构,包括设于所述模型试验箱体内的移动隔板组件、以及设于所述移动隔板组件与所述底板之间的升降驱动组件,所述升降驱动组件用于驱动所述移动隔板组件升降,所述隧道洞口板的一端部与所述移动隔板组件可拆卸式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改变隧道埋深的隧道模型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端板组件和所述侧板外表面分别设有支架机构,所述支架机构包括至少一条第一加强条和第二加强条,所述第一加强条和所述第二加强条相互垂直设置。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改变隧道埋深的隧道模型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端板和所述第二端板的边缘设有至少一个定位滑孔,所述定位滑孔设置方向与所述端板组件滑动方向相同,位于所述侧板上的所述第一加强条的端部设有定位柱,所述定位柱设于所述定位滑孔内,且与所述定位滑孔滑动配合。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改变隧道埋深的隧道模型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端板和所述第二端板靠近所述隧道洞口板的表面设有第一凹槽,所述隧道洞口板的表面设有与所述第一凹槽滑动配合的第一滑块。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改变隧道埋深的隧道模型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端板和所述第二端板的边缘沿高度方向分别设有长度刻度线,所述长度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石钰锋周旭明胡俊浩张慧鹏侯世磊徐腾飞纪松岩
申请(专利权)人:南昌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中铁十四局集团有限公司中铁建大桥工程局集团第一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