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激光测风的串联式双叶轮风力发电机组共振穿越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0435031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24 17:3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基于激光测风的串联式双叶轮风力发电机组共振穿越方法,包括:控制系统采集前叶轮和后叶轮的转速、风速风向、功率、转矩和桨叶角度信息;通过激光测风系统采集机舱前方一段距离处的风速风向,存入数据存储单元;前后叶轮能量预测分配模块分别计算出前叶轮和后叶轮获取的能量,并分别传给前后叶轮预测最大最小功率模块,计算出各自获取的能量区间;前后叶轮预测最大最小功率模块把前叶轮和后叶轮的预测最大最小功率分别传给前后叶轮控制模块,前后叶轮控制模块分别获取预测最大最小功率后,根据前叶轮、后叶轮的运行区间和预测最大最小功率进行转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激光测风的串联式双叶轮风力发电机组共振穿越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基于激光测风的串联式双叶轮风力发电机组共振穿越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目前主流的风力发电机组都是单叶轮风力发电机组,由叶轮、变桨系统、齿轮箱、动力传动装置、发电机、功率调节装置以及控制和监控软件组成。由于评价上网压力,急需研究高效的风能转化风力发电机组。双叶轮风力发电机组具有高效的风能捕获能力,但较单叶轮机组频率特性更为复杂,其避免共振的同时,又可以减少发电量损失的控制策略,是目前急需进行研究的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激光测风的串联式双叶轮风力发电机组共振穿越方法,可以提高风电机组的安全性和捕获风的能力。
[0004]为达到以上目的,本专利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0005]一种基于激光测风的串联式双叶轮风力发电机组共振穿越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6]1、控制系统采集前叶轮和后叶轮的转速、风速风向、功率、转矩和桨叶角度信息。
[0007]2、通过激光测风系统采集机舱前方一段距离处的风速风向,存入数据存储单元,能量计算单元计算出机组未来一段时间的功率。
[0008]3、前叶轮能量预测分配模块和后叶轮能量预测分配模块分别计算出前叶轮和后叶轮获取的能量,并分别传给前叶轮预测最大最小功率模块和后叶轮预测最大最小功率模块,计算出各自获取的能量区间。
[0009]4、前叶轮预测最大最小功率模块和后叶轮预测最大最小功率模块把前叶轮和后叶轮的预测最大最小功率分别传给前叶轮控制模块和后叶轮控制模块,前叶轮控制模块和后叶轮控制模块分别获取前叶轮的预测最大最小功率和后叶轮的预测最大最小功率后,根据前叶轮、后叶轮的运行区间和预测最大最小功率进行转速

转矩调节。
[0010]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步骤4中,如果当前叶轮运行在前叶轮转速

转矩目标曲线的区间Ab

Bb

Cb

Db上,预测最大功率超过Fb点计算的功率,那么发出穿越指令。如果预测最大功率未大于Fb点计算的功率,则维持现有转速

转矩目标曲线;如果当前叶轮运行在前叶轮转速

转矩目标曲线的区间Eb

Fb

Gb

Hb上,预测最小功率小于Cb点计算的功率,那么发出穿越指令。如果预测最小功率未小于Cb点计算的功率,则维持现有转速

转矩目标曲线;后叶轮控制模块的逻辑与前叶轮控制模块一致。
[0011]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S1b为最小并网转速设定点,S2为转速隔离区下限转速设定点,S4为转速隔离区上限转速设定点,S5b为额定转速设定点;在区间Ab

Bb

Cb

Db时,点Ab是:最小转速设定点为S1b,转矩指令最小值所处点;点Bb是:最小转速设定点为S1b,转矩指令最大值所处点;点Cb是:最大转速设定点为S2,转矩指令最小值所处点;点Db是:最大转速设定点为S2,转矩指令最大值所处点。在区间Eb

Fb

Gb

Hb时,点Eb是:最小转速设定点为
S4,转矩指令最小值所处点;点Fb是:最小转速设定点为S4,转矩指令最大值所处点;点Gb是:最大转速设定点为S5b,转矩指令最小值所处点;点Hb是:最大转速设定点为S5b,转矩指令最大值所处点。
[0012]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前叶轮转速

转矩目标曲线分为三个区间:Ab

Bb

Cb

Db区间、转速隔离区和Eb

Fb

Gb

Hb区间。
[0013]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步骤2所述一段距离为100米。
[0014]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
[0015]本专利技术可以基于激光测风实现串联式双叶轮风力发电机组共振穿越,为双叶轮机组运行稳定性和提供机组的发电量提供技术基础。
附图说明
[0016]本专利技术有如下附图:
[0017]图1:前叶轮转速

转矩目标曲线;
[0018]图2:后叶轮转速

转矩目标曲线;
[0019]图3:控制系统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以下结合附图1

3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21]本专利技术提供了提供一种基于激光测风的串联式双叶轮风力发电机组共振穿越方法,涉及的风力发电机组包括:
[0022]风力前涡轮和后涡轮,即前叶轮和后叶轮;
[0023]塔架;
[0024]传动链系统、发电系统、偏航系统和刹车系统等相关设备;
[0025]传感器系统,包括激光测风系统、发电机转速前叶轮传感器、发电机转速后叶轮传感器、发电机功率前叶轮传感器、发电机功率后叶轮传感器、发电机转矩测量前叶轮装置、发电机转矩测量后叶轮装置、机舱振动传感器等;
[0026]控制系统,包括输入输出模块,控制器,通讯接口模块和通讯总线等控制相关设备。
[0027]该风力发电机组为串联式双叶轮风力发电机组。如果塔筒频率处于1倍频范围内,那么在特定转速下可能会产生共振现象。图1为前叶轮转速

转矩目标曲线,分为三部分:Ab

Bb

Cb

Db、Eb

Fb

Gb

Hb、转速隔离区。Qub为机组的额定转矩,Qdb为机组运行区间Ab

Bb

Cb

Db的最高转矩。S3为共振转速点。[S2 S4]为转速隔离区。S1b为最小并网转速设定点,S2为转速隔离区下限转速设定点,S4为转速隔离区上限转速设定点,S5b为额定转速设定点。如果机组运行在区间Ab

Bb

Cb

Db,转矩超过0.95倍的Qdb,则机组转速运行目标曲线按一定斜坡逐渐过渡到Eb

Fb

Gb

Hb。如果机组运行在区间Eb

Fb

Gb

Hb,转矩小于设定转矩,则机组转速运行目标曲线按一定斜坡逐渐过渡到Ab

Bb

Cb

Db。图2为后叶轮转速

转矩曲线,运行规则和图1一致。
[0028]本专利技术为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基于激光测风的串联式双叶轮风力发电机组
共振穿越方法。具体实现方式如图3所示。控制系统采集两个叶轮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激光测风的串联式双叶轮风力发电机组共振穿越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控制系统采集前叶轮和后叶轮的转速、风速风向、功率、转矩和桨叶角度信息;步骤2、通过激光测风系统采集机舱前方一段距离处的风速风向,存入数据存储单元,能量计算单元计算出机组未来一段时间的功率;步骤3、前叶轮能量预测分配模块和后叶轮能量预测分配模块分别计算出前叶轮和后叶轮获取的能量,并分别传给前叶轮预测最大最小功率模块和后叶轮预测最大最小功率模块,计算出各自获取的能量区间;步骤4、前叶轮预测最大最小功率模块和后叶轮预测最大最小功率模块把前叶轮和后叶轮的预测最大最小功率分别传给前叶轮控制模块和后叶轮控制模块,前叶轮控制模块和后叶轮控制模块分别获取前叶轮的预测最大最小功率和后叶轮的预测最大最小功率后,根据前叶轮、后叶轮的运行区间和预测最大最小功率进行转速

转矩调节。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激光测风的串联式双叶轮风力发电机组共振穿越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中,如果当前叶轮运行在前叶轮转速

转矩目标曲线的区间Ab

Bb

Cb

Db上,预测最大功率超过Fb点计算的功率,那么发出穿越指令;如果预测最大功率未大于Fb点计算的功率,则维持现有转速

转矩目标曲线;如果当前叶轮运行在前叶轮转速

转矩目标曲线的区间Eb

Fb

Gb

Hb上,预测最小功率小于Cb点计算的功率,那么发出穿越指令;如果预测最小功率未小于Cb点计算的功...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房方张会广刘亚娟胡阳张文广
申请(专利权)人:华北电力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