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化学分析检测用分液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434567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24 17:3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化学分析检测用分液器,包括分液筒、刻度、出液管、第一控制阀、出气管、第二控制阀、加液结构和气压调节结构,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优化设置了加液结构,在分液筒倾斜时,可转动旋头使蜗杆带动异形蜗轮转动,异形蜗轮中侧的轴杆通过连接头带动外环座在筒柱外侧转动,从而调节外环座与地面水平,在凸片的支撑下漏斗被稳定放置,且通过套块的包裹进一步提高漏斗放置后的稳定性;通过优化设置了气压调节结构,支板位于最顶侧时,限位柱顶端面设置于小弹簧内侧底端部,支板位于最底侧时,小弹簧包裹于限位柱外侧,且小弹簧底端部与密封胶头相接触,在小弹簧接触时提高密封胶头需移动时的压力,根据需要控制气压到达一定程度时打开气道。开气道。开气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化学分析检测用分液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化学分析检测相关领域,具体是一种化学分析检测用分液器。

技术介绍

[0002]在化学检测试验的过程中,经常需要使用分液器对液体进行分液处理,分液器的结构一般包含通过储液瓶、出液管道与阀门,通过阀门可以控制液体的流动,从而对液体进行分液。
[0003]但现有技术化学分析检测用分液器的结构相对简单,在倾斜加热的过程中不便对漏斗进行放置加液,并且不便对内部所需的压力进行控制,使压力到达一定程度后再对雾化气排放收集。

技术实现思路

[0004]因此,为了解决上述不足,本专利技术在此提供一种化学分析检测用分液器。
[0005]本专利技术是这样实现的,构造一种化学分析检测用分液器,该装置包括分液筒、刻度、出液管、第一控制阀、出气管、第二控制阀、加液结构和气压调节结构,所述分液筒外表面设置有刻度,所述分液筒底部一体成型有出液管,所述出液管内部中侧连接有第一控制阀,所述分液筒后部顶侧一体成型有出气管,所述出气管内部顶侧连接有第二控制阀,所述加液结构连接于分液筒顶侧,所述分液筒前部顶侧连接有气压调节结构,所述加液结构包括筒座组件、角度调节组件、外环座和凸片,所述筒座组件底侧与分液筒相连接,所述筒座组件前部中侧连接有角度调节组件,所述角度调节组件后部顶侧与外环座相连接,所述外环座内部底侧包裹于筒座组件外部且与其转动连接,所述外环座顶部外侧嵌有凸片。
[0006]优选的,所述凸片的个数位置为五个,并五个凸片以同一圆形点等距环绕分布。
[0007]优选的,所述筒座组件包括筒柱、通道、矩形槽、弹簧和套块,所述筒柱底侧与分液筒相连接,并且筒柱外表面顶侧转动连接有外环座,所述筒柱内部中侧开设有通道,所述筒柱内部中侧开设有矩形槽,所述矩形槽内侧通过弹簧与套块弹性抵接,所述套块上下两侧与矩形槽滑动连接。
[0008]优选的,所述矩形槽、弹簧和套块形成的结构设置有三组,并且三组结构之间呈圆状等距分布,所述套块内部顶侧开设有倾斜角。
[0009]优选的,所述角度调节组件包括防护罩、旋头、蜗杆、支承套、异形蜗轮、轴杆和连接头,所述防护罩后侧与筒柱相固定,所述旋头左部贯穿防护罩且与蜗杆相固定,所述蜗杆左侧插入支承套内侧与其转动连接,所述支承套左侧与防护罩相固定,所述蜗杆顶侧与异形蜗轮相啮合,所述异形蜗轮后部中侧固定有轴杆,所述轴杆贯穿防护罩后侧且与其转动连接,所述轴杆后侧通过连接头与外环座相连接。
[0010]优选的,所述气压调节结构包括套座、气道、出气口、弧形槽和调节组件,所述套座底侧与分液筒相连接,所述套座内部底侧开设有气道,所述气道另一端与出气口连通,且出气口开设于套座前部,所述套座底侧顶部开设有弧形槽,所述弧形槽内侧连接有调节组件,
且调节组件设置于气道内侧。
[0011]优选的,所述调节组件包括外筒、仓室、从动齿轮、主动齿轮、螺纹杆、内螺纹块、支架和密封部件,所述外筒嵌于套座内侧,所述外筒内部顶侧开设有仓室,所述仓室内部左侧连接有从动齿轮,所述从动齿轮右侧啮合有主动齿轮,所述从动齿轮和主动齿轮中部均与仓室转动连接,所述螺纹杆顶侧贯穿仓室并与从动齿轮相连接,所述螺纹杆贯穿内螺纹块内侧与其螺纹连接,所述内螺纹块嵌于支架内侧中部,所述支架外表面与外筒滑动连接,并且支架底侧与密封部件相连接。
[0012]优选的,所述密封部件包括支板、大弹簧、小弹簧、限位柱和密封胶头,所述支板顶侧与支架相连接,所述支板底侧中部连接有大弹簧,所述大弹簧内侧设置有小弹簧,所述大弹簧底侧与密封胶头相连接,所述密封胶头限位柱顶部中侧竖直固定有限位柱。
[0013]优选的,所述支板位于最顶侧时,限位柱顶端面设置于小弹簧内侧底端部,所述支板位于最底侧时,小弹簧包裹于限位柱外侧,且小弹簧底端部与密封胶头相接触。
[0014]优选的,所述气道内部底侧嵌有橡胶套块,并且橡胶套块内侧与密封胶头相接触。
[0015]优选的,所述密封胶头为硅胶材质制成。
[0016]优选的,所述螺纹杆和内螺纹块使用的材料均为不锈钢。
[0017]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优点:本专利技术通过改进在此提供一种化学分析检测用分液器,与同类型设备相比,具有如下改进:
[0018]优点1:本专利技术所述一种化学分析检测用分液器,通过优化设置了加液结构,在分液筒倾斜时,可转动旋头使蜗杆带动异形蜗轮转动,异形蜗轮中侧的轴杆通过连接头带动外环座在筒柱外侧转动,从而调节外环座与地面水平,在凸片的支撑下漏斗被稳定放置,且通过套块的包裹进一步提高漏斗放置后的稳定性,解决了在倾斜加热的过程中不便对漏斗进行放置加液的问题。
[0019]优点2:本专利技术所述一种化学分析检测用分液器,通过优化设置了气压调节结构,转动主动齿轮使从动齿轮通过螺纹杆带动内螺纹块的高度位置调节,内螺纹块移动使支板通过大弹簧和小弹簧移动密封胶头的位置,以使密封胶头受到不同的压力,需在气压到达一定程度时打开气道,解决了不便对内部所需的压力进行控制,使压力到达一定程度后再对雾化气排放收集的问题。
[0020]优点3:本专利技术所述一种化学分析检测用分液器,凸片的个数位置为五个,并五个凸片以同一圆形点等距环绕分布,有利于稳定的对加液漏斗进行支撑,矩形槽、弹簧和套块形成的结构设置有三组,并且三组结构之间呈圆状等距分布,有利于包裹加液料斗的底部,套块内部顶侧开设有倾斜角,便于加液料斗的插入。
[0021]优点4:本专利技术所述一种化学分析检测用分液器,支板位于最顶侧时,限位柱顶端面设置于小弹簧内侧底端部,支板位于最底侧时,小弹簧包裹于限位柱外侧,且小弹簧底端部与密封胶头相接触,在小弹簧接触时提高密封胶头需移动时的压力,气道内部底侧嵌有橡胶套块,并且橡胶套块内侧与密封胶头相接触,保证密封性。
附图说明
[0022]图1是本专利技术结构示意图;
[0023]图2是本专利技术加液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3是本专利技术筒座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4是本专利技术角度调节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6]图5是本专利技术气压调节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0027]图6是本专利技术调节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8]图7是本专利技术密封部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9]其中:分液筒

1、刻度

2、出液管

3、第一控制阀

4、出气管

5、第二控制阀

6、加液结构

7、气压调节结构

8、筒座组件

71、角度调节组件

72、外环座

73、凸片

74、筒柱

711、通道

712、矩形槽

713、弹簧

714、套块

715、防护罩

721、旋头...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化学分析检测用分液器,包括分液筒(1)、刻度(2)、出液管(3)、第一控制阀(4)、出气管(5)和第二控制阀(6),所述分液筒(1)外表面设置有刻度(2),所述分液筒(1)底部一体成型有出液管(3),所述出液管(3)内部中侧连接有第一控制阀(4),所述分液筒(1)后部顶侧一体成型有出气管(5),所述出气管(5)内部顶侧连接有第二控制阀(6);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加液结构(7)和气压调节结构(8),所述加液结构(7)连接于分液筒(1)顶侧,所述分液筒(1)前部顶侧连接有气压调节结构(8),所述加液结构(7)包括筒座组件(71)、角度调节组件(72)、外环座(73)和凸片(74),所述筒座组件(71)底侧与分液筒(1)相连接,所述筒座组件(71)前部中侧连接有角度调节组件(72),所述角度调节组件(72)后部顶侧与外环座(73)相连接,所述外环座(73)内部底侧包裹于筒座组件(71)外部且与其转动连接,所述外环座(73)顶部外侧嵌有凸片(7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化学分析检测用分液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凸片(74)的个数位置为五个,并五个凸片(74)以同一圆形点等距环绕分布。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化学分析检测用分液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筒座组件(71)包括筒柱(711)、通道(712)、矩形槽(713)、弹簧(714)和套块(715),所述筒柱(711)底侧与分液筒(1)相连接,并且筒柱(711)外表面顶侧转动连接有外环座(73),所述筒柱(711)内部中侧开设有通道(712),所述筒柱(711)内部中侧开设有矩形槽(713),所述矩形槽(713)内侧通过弹簧(714)与套块(715)弹性抵接,所述套块(715)上下两侧与矩形槽(713)滑动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一种化学分析检测用分液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矩形槽(713)、弹簧(714)和套块(715)形成的结构设置有三组,并且三组结构之间呈圆状等距分布,所述套块(715)内部顶侧开设有倾斜角。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化学分析检测用分液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角度调节组件(72)包括防护罩(721)、旋头(722)、蜗杆(723)、支承套(724)、异形蜗轮(725)、轴杆(726)和连接头(727),所述防护罩(721)后侧与筒柱(711)相固定,所述旋头(722)左部贯穿防护罩(721)且与蜗杆(723)相固定,所述蜗杆(723)左侧插入支承套(724)内侧与其转动连接,所述支承套(724)左侧与防护罩(721)相固定,所述蜗杆(723)顶侧与异形蜗轮(725)相啮合,所述异形蜗轮(725)后部中侧固定有轴杆(726),所述轴杆(726)贯穿防护罩(721)后侧且与其转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国栋
申请(专利权)人:知弗上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