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通量移液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0417904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24 16:3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通量移液装置,包括底座、Z轴驱动机构、移液组件、Y轴驱动机构和一列移液器具,Z轴驱动机构包括立柱和上下运动的滑动块,移液组件通过连接机构与滑动块连接;Y轴驱动机构包括第一直线模组,第一直线模组沿Y轴方向安装在底座上,立柱的底部固定在第一直线模组的滑块上;移液器具包括移液吸头放置盒、液体样品盒和试管放置盒,移液吸头放置盒包括按矩阵放置的多个移液吸头,试管放置盒包括按矩阵放置的多个试管;每列移液器具在底座沿Y轴方向包括三个工位,第一工位放置移液吸头放置盒,第二工位放置液体样品盒,第三工位放置试管放置盒。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沿Y轴方向有三个工位,移液时不需要手工换盒,移液工作效率高。率高。率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通量移液装置
[
][0001]本技术涉及移液设备,尤其涉及一种高通量移液装置。
[
技术介绍
][0002]移液是生物学、医学等领域的重要操作内容、是各项研究实验的基础操作之一。在涉及到移液滴定的工作中大多使用移液枪,这些仪器的取液放液的过程大部分需依靠人工操作,易出现漏加液体、遗忘润洗等问题。
[0003]自动移液设备是一种自动化液体处理仪器,可取代传统的移液工具,可自动完成梯度稀释、移液以及合并液体等高精度的液体处理任务,并可与检测仪器联用,实现对目标物的高效精确的检测。多工位高通量自动移液设备的全自动化操作过程不仅可以使实验人员摆脱复杂的实验操作,有效减少人为误差,提高实验的重复性,降低成本,还可进行过程控制与追溯,可广泛应用于生物工程、DNA质粒纯化、药物筛选、ELISA反应、PCR前处理、DNA测序处理、临床检验样品处理及血站系统高通量样品分析。
[0004]根据医疗行业常见的操作流程,自动移液设备一个完整的移液循环,主要包括:移液吸头与移液套柄组装、容量设定、预洗移液吸头、吸液、放液(或者其他复杂移液操作)、卸去移液吸头等六个步骤。
[0005]专利号为CN201921356372.2的技术涉及一种高通量、高精度的移液装置,包括安装架、移液组件,和驱动安装架升降的升降组件,移液组件包括安装在安装架上的活塞杆底座、位于活塞杆底座上侧的活塞顶板和位于活塞杆底座下侧的退枪头板;安装架上设有驱动活塞顶板纵向移动的驱动机构,活塞杆底座上设有多个穿过退枪头板的卡接枪头的枪头杆、与枪头杆配合的活塞杆、驱动退枪头板下行的压枪头轴和为退枪头板下行后复位的复位件;活塞杆和压枪头轴均由活塞顶板带动纵向移动;通过升降组件进行安枪头,无需人工操作,自动化程度高,避免了人为操作造成的枪头杆和枪头之间密封性差;驱动机构可驱动活塞顶板进行吸液、喷液,实现高通量、高精度移液。
[0006]但是,该技术的载料板只有两个工位,工作时需要手工换盒,是半手工作业,工作效率较低。
[
技术实现思路
][0007]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工作效率较高的高通量移液装置。
[0008]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高通量移液装置,包括底座、Z轴驱动机构、移液组件、Y轴驱动机构和至少一列移液器具,Z轴驱动机构包括立柱和上下运动的滑动块,移液组件通过连接机构与滑动块连接;Y轴驱动机构包括第一直线模组,第一直线模组沿Y轴方向安装在底座上,立柱的底部固定在第一直线模组的滑块上;移液器具包括移液吸头放置盒、液体样品盒和试管放置盒,移液吸头放置盒包括按矩阵放置的多个移液吸头,试管放置盒包括按矩阵放置的多个试管;每列移液器具在底座沿Y轴方向包括三个工位,第一工位放置移液吸头放置盒,第二工位放置液体样品盒,第三工位放置试
管放置盒。
[0009]以上所述的高通量移液装置,包括两列所述的移液器具,所述的连接机构包括X轴驱动机构和安装板,X轴驱动机构包括第二直线模组,第二直线模组沿X轴方向布置,一端安装在所述的滑动块上;移液组件通过安装板安装在第二直线模组的滑块上;两列移液器具并列布置在底座上,沿X轴方向分开。
[0010]以上所述的高通量移液装置,第一直线模组包括壳体、Y轴电机、同步带传动装置、驱动块和两组第一直线导轨副,驱动块布置在条形的壳体的上方,为中空结构,包括两块侧板,Y轴电机固定在驱动块的侧板上,Y轴电机的主轴伸入到驱动块的内腔中;同步带传动装置包括同步带、驱动轮和两个张紧轮,同步带沿Y轴方向布置,两端固定在第一直线模组的壳体上;驱动轮和两个张紧轮安装在驱动块的内腔中,驱动轮布置在两个张紧轮之间,两个张紧轮的底部压在同步带的顶面上,同步带绕过驱动轮的顶部,驱动轮的上半周与同步带的内周啮合;两组第一直线导轨副的导轨水平地固定在壳体的上方,Z轴驱动机构的立柱固定在两组第一直线导轨副的滑块上,并与驱动块连接。
[0011]以上所述的高通量移液装置,第二直线模组包括由电机驱动的同步带直线滑台和两组第二直线导轨副,同步带直线滑台沿X轴方向布置,一端固定在Z轴驱动机构的滑动块上;两组第二直线导轨副一上一下,沿X轴方向固定在同步带直线滑台上;安装板固定在两组第二直线导轨副的滑块上,与同步带直线滑台的同步带连接。
[0012]以上所述的高通量移液装置,移液组件包括移液驱动部件、柱塞顶板,多根柱塞、柱塞腔体、退吸头机构和多个移液套柄;移液驱动部件包括移液电机和丝杆螺母组件;安装架为门字形,包括顶板和两块侧板;移液电机安装在安装架的顶板上;柱塞腔体竖直地固定在安装架的下部,安装架的两块侧板之间;多根柱塞的顶部与柱塞顶板连接,下部插入到柱塞腔体对应的柱塞腔中;多个移液套柄的上端安装在塞腔体的底部,移液套柄的内孔与柱塞腔体对应的柱塞腔连通;移液电机固定在安装架的顶板上,丝杆螺母组件的丝杆与移液电机的下端连接,丝杆螺母组件的螺母与柱塞顶板连接。
[0013]以上所述的高通量移液装置,柱塞腔体与安装架侧板的内侧连接、移液驱动部件包括电机板、两组第三直线导轨副和驱动架,驱动架包括顶板和两块侧板,电机板安装在安装架顶板的前部,移液电机固定在电机板上;丝杆螺母组件的螺母安装在驱动架的顶板上,第三直线导轨副的导轨竖直地固定在安装架侧板的内侧,第三直线导轨副的滑块固定在驱动架侧板的外侧;柱塞顶板的两端分别与驱动架两块侧板的下端连接。
[0014]以上所述的高通量移液装置,退吸头机构包括退吸头板、4个压簧、4根推杆、退吸头板为孔板,包括按矩阵布置的移液套柄孔,退吸头板布置在柱塞腔体的下方,移液套柄穿过退吸头板的移液套柄孔;柱塞腔体下部的两侧各包括突缘,柱塞腔体下部的突缘包括两个推杆孔,推杆的下端穿过突缘的推杆孔与退吸头板连接;压簧套在推杆上,下端抵着柱塞腔体下部的突缘,上端抵着推杆的头部;驱动架下行到行程终点前,驱动架侧板的下端触动推杆,推动退吸头板下行,退吸头板将安装在移液套柄的移液吸头向下推离。
[0015]本技术的高通量移液装置沿Y轴方向有三个工位,移液时不需要手工换盒,移液工作效率高。
[附图说明][0016]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0017]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多工位高通量移液装置的主视图。
[0018]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多工位高通量移液装置的俯视图。
[0019]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多工位高通量移液装置的左视图。
[0020]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多工位高通量移液装置的立体图。
[0021]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Y轴驱动机构的立体图。
[0022]图6是本技术实施例Y轴驱动机构的剖视图。
[0023]图7是本技术实施例X轴驱动机构的立体图。
[0024]图8是本技术实施例Z轴驱动机构的剖视图。
[0025]图9是本技术实施例移液机头和移液吸头放置盒的立体图。
[0026]图10是本技术实施例移液机头和移液吸头放置盒的主视图。...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通量移液装置,包括底座、Z轴驱动机构和移液组件,Z轴驱动机构包括立柱和上下运动的滑动块,移液组件通过连接机构与滑动块连接;其特征在于,包括Y轴驱动机构和至少一列移液器具,Y轴驱动机构包括第一直线模组,第一直线模组沿Y轴方向安装在底座上,立柱的底部固定在第一直线模组的滑块上;移液器具包括移液吸头放置盒、液体样品盒和试管放置盒,移液吸头放置盒包括按矩阵放置的多个移液吸头,试管放置盒包括按矩阵放置的多个试管;每列移液器具在底座沿Y轴方向包括三个工位,第一工位放置移液吸头放置盒,第二工位放置液体样品盒,第三工位放置试管放置盒。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通量移液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两列所述的移液器具,所述的连接机构包括X轴驱动机构和安装板,X轴驱动机构包括第二直线模组,第二直线模组沿X轴方向布置,一端安装在所述的滑动块上;移液组件通过安装板安装在第二直线模组的滑块上;两列移液器具并列布置在底座上,沿X轴方向分开。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通量移液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直线模组包括壳体、Y轴电机、同步带传动装置、驱动块和两组第一直线导轨副,驱动块布置在条形的壳体的上方,为中空结构,包括两块侧板,Y轴电机固定在驱动块的侧板上,Y轴电机的主轴伸入到驱动块的内腔中;同步带传动装置包括同步带、驱动轮和两个张紧轮,同步带沿Y轴方向布置,两端固定在第一直线模组的壳体上;驱动轮和两个张紧轮安装在驱动块的内腔中,驱动轮布置在两个张紧轮之间,两个张紧轮的底部压在同步带的顶面上,同步带绕过驱动轮的顶部,驱动轮的上半周与同步带的内周啮合;两组第一直线导轨副的导轨水平地固定在壳体的上方,Z轴驱动机构的立柱固定在两组第一直线导轨副的滑块上,并与驱动块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通量移液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二直线模组包括由电机驱动的同步带直线滑台和两组第二直线导轨副,同步带直线滑台沿X轴方向布置,一端固定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增苏茜磨承杰冯博邓桂丹
申请(专利权)人:广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