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常宗合专利>正文

一种骨外科术后行走康复训练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0434543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24 17:3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康复设备领域领域,更具体的说是一种骨外科术后行走康复训练装置,可以通过变速装置,来调节装置的运作速度,可以通过齿轮个齿条调节装置的高度,可以通过卡条来调节扶手的高度,包括传动组合体、训练组合体、外骨骼组合体,通过变速装置,转动把手控制啮合的齿轮发生改变,因为齿轮的传动比不一样,所以可以调节装置的运作速度,转动圆形把手,使齿轮转动,调节啮合的齿条的高度来调节装置的高度,可以通过卡条和定位块来调节扶手的高度。度。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骨外科术后行走康复训练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医疗康复设备领域,更具体的说是一种骨外科术后行走康复训练装置。

技术介绍

[0002]例如CN201710725308.6柔性腿部模拟行走康复训练仪,该专利技术是因腿脚问题无法正常行走的群体利用本专利技术进行腿部康复训练,利用牵引部自动带动腿部在跑步机上运动,自动实现腿部模拟正常行走动作的训练,采用柔性的腿部牵引机构和跑步机相结合的方式,使得合成轨迹与正常的行走腿部运动轨迹更加贴合,比传统的坐姿腿部锻炼方式更具科学性与高效性,但是该装置不能根据恢复程度来调节装置的速度,不能根据患者的身高来调节装置的高度,不能适合大部分的患者。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骨外科术后行走康复训练装置,可以通过变速装置,来调节装置的运作速度,可以通过齿轮个齿条调节装置的高度,可以通过卡条来调节扶手的高度。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0005]一种骨外科术后行走康复训练装置,包括传动组合体、训练组合体、外骨骼组合体,传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骨外科术后行走康复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传动组合体(1)、训练组合体(2)、外骨骼组合体(3),传动组合体(1)与训练组合体(2)相连接,传动组合体(1)与外骨骼组合体(3)相连接,训练组合体(2)与外骨骼组合体(3)相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骨外科术后行走康复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组合体(1)包括电机(1

1)、电机输出轴(1

2)、直齿轮一(1

3)、直齿轮二(1

4)、直齿轮三(1

5)、限位块(1

6)、支架一(1

7)、推动块(1

8)、转动杆一(1

9)、把手一(1

10)、直齿轮四(1

11)、直齿轮五(1

12)、直齿轮六(1

13)、转轴一(1

14)、锥齿轮一(1

15)、锥齿轮二(1

16)、转轴二(1

17)、支架二(1

18)、锥齿轮三(1

19)、皮带轮一(1

20)、皮带一(1

21)、传动外框(1

22)、滑槽(1

23)、滑动曲杆(1

24)、定位块(1

25)、卡条(1

26),电机(1

1)与电机输出轴(1

2)相连接,电机输出轴(1

2)与传动外框(1

22)转动连接,直齿轮一(1

3)与电机输出轴(1

2)滑动连接,直齿轮二(1

4)与电机输出轴(1

2)滑动连接,直齿轮三(1

5)与电机输出轴(1

2)滑动连接,直齿轮四(1

11)与转轴一(1

14)固定连接,直齿轮五(1

12)与转轴一(1

14)固定连接,直齿轮六(1

13)与转轴一(1

14)固定连接,转轴一(1

14)与传动外框(1

22)转动连接,直齿轮三(1

5)与直齿轮五(1

12)啮合连接,锥齿轮一(1

15)与转轴一(1

14)固定连接,锥齿轮二(1

16)与锥齿轮一(1

15),锥齿轮二(1

16)与转轴二(1

17)固定连接,锥齿轮三(1

19)与转轴二(1

17)固定连接,转轴二(1

17)与支架二(1

18)转动连接,支架二(1

18)与传动外框(1

22)固定连接,皮带轮一(1

20)与转轴一(1

14)固定连接,皮带一(1

21)与皮带轮一(1

20)相连接,滑动曲杆(1

24)与滑槽(1

23)滑动连接,定位块(1

25)与滑动曲杆(1

24)滑动连接,定位块(1

25)与卡条(1

26)啮合连接,卡条(1

26)与传动外框(1

22)固定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骨外科术后行走康复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训练组合体(2)包括训练外框(2

1)、锥齿轮四(2

2)、转轴三(2

3)、皮带轮二(2

4)、皮带二(2

5)、皮带轮三(2

6)、转轴四(2

7)、跑步带(2

8)、皮带轮四(2

9)、转轴五(2

10)、皮带轮五(2

11)、皮带三(2

12)、皮带轮六(2

13)、转轴六(2

14)、皮带轮七(2

15)、皮带四(2

16)、皮带轮八(2

17)、转轴七(2

18)、转动杆二(2

19)、转动杆三(2

20)、推动框一(2

21)、推动杆一(2

22)、皮带轮九(2

23)、皮带五(2

24)、皮带轮十(2

25)、转轴八(2

26)、转动杆四(2

27)、转动杆五(2

28)、推动框二(2

29)、推动杆二(2

30),锥齿轮三(1

19)与锥齿轮四(2

2)啮合连接,锥齿轮四(2

2)与转轴三(2

3)固定连接,皮带轮二(2

4)与转轴三(2

3)固定连接,皮带二(2

5)与皮带轮二(2

4)相连接,皮带轮三(2

6)与皮带二(2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常宗合
申请(专利权)人:常宗合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