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用于处理危急情况的建筑防护平台及其处理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0433903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24 17:3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用于处理危急情况的建筑防护平台及其处理方法,属于脚手架领域,包括第一导轨、防护平台主体、救援终端、动力组件;所述第一导轨固定连接于建筑外墙,所述防护平台主体与第一导轨滑动连接,并可与第一导轨脱离,所述救援终端与第一导轨滑动连接,并可与第一导轨脱离,所述防护平台主体和救援终端以择其一的方式选择安装于所述第一导轨上;当建筑物修建完成时,拆除防护平台主体,保留第一导轨,一旦发生危急情况,可在第一导轨上安装救援终端进行救援。本发明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可用于处理危急情况的建筑防护平台及其处理方法,能够提高现有建筑物尤其是高层建筑物的抗风险能力。险能力。险能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可用于处理危急情况的建筑防护平台及其处理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建筑防护平台,尤其涉及一种可用于处理危急情况的建筑防护平台,属于脚手架领域。

技术介绍

[0002]近些年来,各省市的高层建筑拔地而起。高层建筑改变了市容市貌、提高了土地面积的使用率。但是高层建筑也同时彰显了其应对诸如火灾等危急情况时能力的不足。救援云梯的高度共有19米、26米、32米、39米、44米和53米六种,对于高层建筑来说,当事故发生点超过救援云梯能够达到的位置时,救援云梯就不能到达事故位置,从而对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严重威胁。同时,高层建筑在后期进行墙体维护时,需要耗费较大的经费,安全性不高。
[0003]建筑防护平台是一种新型的脚手架,在使用时不用经常拆卸,且会随着建筑高度沿固定在建筑物外壁上的导轨爬升。因此可针对现有的防护平台进行改良设计,为建筑物,特别是高层建筑物,提供一种处理危急情况的新思路。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专利技术目的: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可用于处理危急情况的建筑防护平台及其处理方法。
[0005]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可用于处理危急情况的建筑防护平台,包括
[0006]第一导轨,所述第一导轨固定连接于建筑外墙,并向上延伸设置;
[0007]防护平台主体,所述防护平台主体与第一导轨滑动连接,并可与第一导轨脱离;
[0008]救援终端,所述救援终端与第一导轨滑动连接,并可与第一导轨脱离;
[0009]动力组件,所述动力组件分别与防护平台主体和救援终端连接,用于驱动防护平台主体或救援终端沿第一导轨攀升或下降;
[0010]其中,所述防护平台主体和救援终端以择其一的方式选择安装于所述第一导轨上。
[0011]进一步地,所述救援终端包括支撑架、第二导轨、动力组件和承托体;所述第二导轨与支撑架连接,所述支撑架横跨在平行设置的第一导轨上,所述动力组件与承托体连接,所述承托体在动力组件的驱动下沿第二导轨往复移动。
[0012]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导轨和/或第二导轨均包括相互固定连接的型材板件和齿条,且所述型材板件沿其长度方向设置有导向槽。
[0013]进一步地,所述防护平台主体沿同一竖直方向至少连接有一个动力组件;所述动力组件包括第一板件、驱动器、第一齿轮和第一抱轮;所述第一板件分布于所述齿条的任意一侧,所述驱动器与第一板件连接,用于驱动第一齿轮旋转;所述第一齿轮与第一板件相对旋转,并与齿条啮合传动;所述第一抱轮与第一板件旋转连接,并在所述导向槽中滚动。
[0014]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板件共有两块,两块所述第一板件分置于齿条的两侧,两块第一板件之间分别旋转连接有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所述第一齿轮分置于第二齿轮的两侧,所述第二齿轮与第一齿轮啮合传动,所述驱动器的输出端与第二齿轮连接。
[0015]进一步地,还包括辅助导向组件;所述辅助导向组件与防护平台主体连接,并与第一导轨滑动连接,所述辅助导向组件分布于动力组件的上方或下方。
[0016]进一步地,所述辅助导向组件包括第二板件、至少一个辅助导向齿轮和第二抱轮;所述第二板件分置齿条的两侧,至少一个辅助导向齿轮旋转连接于两块第二板件之间,且所述辅助导向齿轮与齿条啮合传动,所述第二抱轮与第二板件旋转连接,并在所述导向槽中滚动。
[0017]进一步地,所述承托体为吊篮、托架或旋转平台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
[0018]进一步地,所述旋转平台设置有可与第二导轨相对转动的法兰,用于固定喷水终端。
[0019]一种利用所述建筑防护平台处理危急情况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建筑物在建造时,将第一导轨固定连接于建筑外墙;(S2)建筑物完成后,将防护平台主体与第一导轨脱离,移走防护平台主体,而将第一导轨留置在建筑外墙;(S3)当如火灾等危急情况发生时,将救援终端安装在第一导轨上,救援终端即可沿第一导轨爬升至相应位置进行救援。
[0020]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可用于处理危急情况的建筑防护平台及其处理方法,当建筑物完工时只拆卸防护平台主体,而将导轨留至建筑物上;当如火灾等危急情况发生时,消防人员可将救援终端安装在导轨上,救援终端沿导轨爬升至需要位置,或直接用于灭火,或用于转移被困人员等,弥补了现有救援设备爬升高度不足的缺点,提高了建筑物应对危急情况时的处理能力;当建筑物后期需要进行墙体维护时,可在第一导轨上安装相应的维修平台,操作方便且安全系数高。
附图说明
[0021]图1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防护平台主体和第一导轨连接时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2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防护平台主体提升后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3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第一导轨与托架连接时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4为图3中A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5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第一导轨与旋转平台连接时的结构示意图;
[0026]图6为图5中B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0027]图7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第一导轨与吊篮连接时的结构示意图;
[0028]图8为图7中C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0029]图9为本专利技术拆除一块第一板件后的动力组件的主视图;
[0030]图10为本专利技术拆除一块第一板件后的动力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31]图11为本专利技术拆除一块第二板件后的辅助导向组件的主视图;
[0032]图12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辅助导向组件安装的结构示意图。
[0033]在图中,1、第一导轨;2、建筑外墙;3、防护平台主体;4、救援终端;5、动力组件;6、支撑架;7、第二导轨;8、承托体;9、型材板件;10、齿条;11、导向槽;12、第一板件;13、驱动器;14、第一齿轮;15、第一抱轮;16、第二齿轮;17、辅助导向组件;18、第二板件;19、辅助导
向齿轮;21、第二抱轮;22、吊篮;23、托架;24、旋转平台;25、法兰。
具体实施方式
[0034]以下结合图1至图12对本专利技术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非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的范围。
[0035]实施例一
[0036]一种可用于处理危急情况的建筑防护平台,包括第一导轨1、防护平台主体3、救援终端4、动力组件5和辅助导向组件17。
[0037]所述第一导轨1固定连接于建筑外墙2上,并向上延伸直至建筑外墙2的顶部。所述防护平台主体3可采用现有防护平台结构中的任意一种,所述防护平台主体3的两侧分别连接有两组动力组件5,所述防护平台主体3在动力组件5的带动下可沿第一导轨1攀升或下降。类似地,所述救援终端4连接有动力组件5,所述救援终端4在动力组件5的带动下可沿第一导轨1攀升或下降。值得注意地是,所述救援终端4和防护平台主体3只能有一个安装在第一导轨1上。当在进行建筑物修建时,所述防护平台主体3安装在第一导轨1上;当建筑物修建完成后,需要救援时,所述救援终端4安装在第一导轨1上。
[0038]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用于处理危急情况的建筑防护平台,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导轨(1),所述第一导轨(1)固定连接于建筑外墙(2),并向上延伸设置;防护平台主体(3),所述防护平台主体(3)与第一导轨(1)滑动连接,并可与第一导轨(1)脱离;救援终端(4),所述救援终端(4)与第一导轨(1)滑动连接,并可与第一导轨(1)脱离;动力组件(5),所述动力组件(5)分别与防护平台主体(3)和救援终端(4)连接,用于驱动防护平台主体(3)或救援终端(4)沿第一导轨(1)攀升或下降;其中,所述防护平台主体(3)和救援终端(4)以择其一的方式选择安装于所述第一导轨(1)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用于处理危急情况的建筑防护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救援终端(4)包括支撑架(6)、第二导轨(7)、动力组件(5)和承托体(8);所述第二导轨(7)与支撑架(6)连接,所述支撑架(6)横跨在平行设置的第一导轨(1)上,所述动力组件(5)与承托体(8)连接,所述承托体(8)在动力组件(5)的驱动下沿第二导轨(7)往复移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用于处理危急情况的建筑防护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轨(1)和/或第二导轨(7)均包括相互固定连接的型材板件(9)和齿条(10),且所述型材板件(9)沿其长度方向设置有导向槽(11)。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用于处理危急情况的建筑防护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平台主体(3)沿同一竖直方向至少连接有一个动力组件(5);所述动力组件(5)包括第一板件(12)、驱动器(13)、第一齿轮(14)和第一抱轮(15);所述第一板件(12)分布于所述齿条(10)的任意一侧,所述驱动器(13)与第一板件(12)连接,用于驱动第一齿轮(14)旋转;所述第一齿轮(14)与第一板件(12)相对旋转,并与齿条(10)啮合传动;所述第一抱轮(15)与第一板件(12)旋转连接,并在所述导向槽(11)中滚动。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可用于处理危急情况的建筑防护平台,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仁怀尚厚延姜玉楷魏庆传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新活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