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快速杀灭冠状病毒和细菌的膜层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膜层材料
,具体涉及一种快速杀灭冠状病毒和细菌的膜层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新材料进入人们的日常生活当中或者科技人员的研究工作当中,尤其是关乎到人体健康的各种物品当中,人们会更加关注它的卫生和安全情况。上述物品在人们的使用过程中会受到空气中细菌的污染,从而给人们的生活带来许多防不胜防的不健康的因素和干扰,为了解决该干扰,人们大量的使用膜层材料来抑制细菌和杀灭细菌。膜层材料通常包括基材以及设置在基材上的膜层,如中国专利文献CN206666906U公开了一种纳米金属膜复合真丝织物,其包括基体织物和覆盖在基体织物表面上的金属镀膜层,所述金属镀膜层包括通过磁控溅射镀膜技术和转移印花技术在基体织物表面附着的不连续点状的纳米粒子,所述纳米粒子为纳米阴离子或纳米铝离子,通过在基体织物上覆盖金属粒子,使其具有了杀菌作用;又如中国专利文献CN104129108A 公开了一种可预防和消除饮用水中微生物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快速杀灭冠状病毒和细菌的膜层材料,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基体;在所述基体表面上设置有经原位生长形成的吸附层和灭活层,所述吸附层为沸石、γ型三氧化二铝、活性炭、含有掺杂元素的氧化物的沸石、含有掺杂元素的氧化物的γ型三氧化二铝或者含有掺杂元素的氧化物的活性炭;其中,所述掺杂元素的质量百分比小于或者等于20wt%,优选0.5
‑
20wt%,更为优选5
‑
18wt%;所述掺杂元素为d带电子数为10的第一过渡金属或者第一碱金属或者第一镧系金属或者第一碱土金属;其中,所述d带电子数为10的第一过渡金属为Zn、Ag、Au、Cu或Pd;所述第一碱金属为K或Na或Li;所述第一碱土金属为Ca或Mg或Ba;所述第一镧系金属为La或Ce。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膜层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附层的厚度为10
‑
80nm。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膜层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灭活层为第二过渡金属的单金属氧化物或者第二过渡金属的多金属氧化物;所述第二过渡金属为Zn、Ag、Au、Cu、Pd、Pt、Ni、Rh、Ru、Co、Fe、Mn、Mo、Cr。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膜层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灭活层中,至少一种第二过渡金属的d带电子数为10,该d带电子数为10的第二过渡金属为Zn、Ag、Au、Cu或Pd。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膜层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灭活层为第二过渡金属的多金属氧化物时,d带电子数为10的一种第二过渡金属与其他过渡金属的重量比为15:1.8
‑
85:20或者15:1.8:1.2
‑
85:20:8;其中,上述比例分别对应2
‑
3种第二过渡金属。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膜层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灭活层中还包括第二镧系金属的氧化物或者第二碱金属的氧化物或者第二碱土金属的氧化物或者非金属的氧化物或者所述第二过渡金属的碳化物;其中,所述第二镧系金属为La或Ce,所述第二碱金属为K或Na或Li,所述第二碱土金属为Ca或Ba,所述非金属为Si或B。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膜层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灭活层中,至少一种第二过渡金属的d带电子数为10,该d带电子数为10的第二过渡金属为Zn、Ag、Au、Cu或Pd。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膜层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灭活层为第二过渡金属的多金属氧化物时,d带电子数为10的一种第二过渡金属与其他过渡金属的重量比为15:1.8
‑
85:20或者15:1.8:1.2
‑
85:20:8;其中,上述比例分别对应2
‑
3种第二过渡金属。9.根据权利要求1
‑
8任一所述的膜层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灭活层的厚度在10
‑
130nm。。10.根据权利要求1
‑
8任一所述的膜层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材为无纺布、不锈钢丝网、金属板、棉布、纱布、保鲜膜、离型膜、尼龙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钱若棨,钱敬吉,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道一至诚纳米材料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