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处理模组和电子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433007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24 17:28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声处理模组和电子设备,属于电子设备技术领域。声处理模组包括:外壳;声处理单体,可转动地设于外壳内;第一磁体,设于外壳和声处理单体这两者中的一者上;第一线圈,设于外壳和声处理单体这两者中的另一者上,其中,在通电状态下,第一线圈产生第一磁力,与第一磁体相吸,驱动声处理单体沿第一方向转动,在通反向电状态下,第一线圈产生第二磁力,与第一磁体相斥,驱动声处理单体沿第二方向转动。方向转动。方向转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声处理模组和电子设备


[0001]本申请属于电子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声处理模组和一种电子设备。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移动终端设备的快速发展,人们对手机的需求已经不仅仅局限于通信一类的基础功能,更多的追求极致的视听触的沉浸体验。立体双扬声器、多麦克风收音、立体声录音、立体声外放等技术在手机上得到大量运用,提升了用户的视听体验。但是,手机量产后,其内部的受话器或者扬声器都几乎是固定不动的,也就意味着受话器和扬声器的发声方向被固定化,收音、发声方向单一化,用户体验到的声场大小也固定了下来,降低了发声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申请旨在提供一种声处理模组和电子设备,至少解决发声方向单一等问题。
[0004]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是这样实现的:
[0005]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出了一种声处理模组,包括:外壳;声处理单体,可转动地设于外壳内;声处理单体具有受话器模式和扬声器模式;驱动结构,驱动结构用于驱动声处理单体转动,使声处理单体在受话器模式和扬声器模式之间切换。
[0006]在本申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声处理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声处理单体,可转动地设于所述外壳内,所述声处理单体具有受话器模式和扬声器模式;驱动结构,所述驱动结构用于驱动所述声处理单体转动,使所述声处理单体在所述受话器模式和所述扬声器模式之间切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声处理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声处理单体具有振膜;所述驱动结构包括:第一磁体,设于所述外壳和所述声处理单体这两者中的一者上;第一线圈,设于所述外壳和所述声处理单体这两者中的另一者上,其中,在通电状态下,所述第一线圈产生第一磁力,与所述第一磁体相吸,驱动所述声处理单体带动所述振膜向第一方向转动,使所述振膜朝向电子设备的外侧,实现所述扬声器模式;在通反向电状态下,所述第一线圈产生第二磁力,与所述第一磁体相斥,驱动所述声处理单体带动所述振膜向第二方向转动,使所述振膜朝向电子设备的内侧,实现所述受话器模式。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声处理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声处理模组还包括:连接件,所述连接件的一端和所述外壳电连接,所述连接件的另一端和所述声处理单体电连接;所述第一磁体和所述连接件设于所述声处理单体的同侧,且所述第一磁体和所述连接件间隔设置。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声处理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包括第一柔性电路板,所述第一柔性电路板折叠地设于所述外壳和所述声处理单体之间。5.根据权利要求2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声处理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具有开口,所述第一磁体设于所述声处理单体上远离所述开口的一侧。6.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声处理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声处理模组还包括:第二柔性电路板,连接在所述外壳的外表面上,所述第二柔性电路板用于和电子设备的主板电连接。7.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声处理模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俊辉李乐乐
申请(专利权)人: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