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F
‑
P腔的光源相对强度噪声抑制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光纤陀螺
的一种光源噪声抑制装置,具体是一种基于F
‑
P腔的光纤陀螺相对强度噪声抑制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宽谱光源在光学干涉测量中被广泛使用。其具有微米级别的相干长度,有效消除了Sagnac干涉仪中克尔效应带来的误差。但同时,宽谱光源引入了相对强度噪声限制高精度光纤陀螺角速度测量时的随机游走和偏置漂移特性。
[0003]国内外有诸多单位采用多种方法实线相对强度噪声的抑制,主要包括拓展谱宽、设计反馈环节控制光源驱动电流或高速光强调制器、利用饱和半导体光放大器非线性效应降低光功率波动、基于相对强度噪声相关相减方案、利用环形谐振腔降噪等。
[0004]拓展谱宽效果随着光功率增加而弱化,同时系统功耗大;反馈控制方法最高只能将相对强度噪声降低6dB;利用饱和半导体光放大器非线性效应降低光功率波动需要的系统功耗大,同时必须增加有源器件,需要保证有源器件的噪声特性;基于相对强度噪声相关相减方案要求较高的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F
‑
P腔的光源相对强度噪声抑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宽谱光源(1)、光隔离器(2)、2
×
2光耦合器(3)、保偏光纤(4)、第一光环形器(5)、偏振旋转器(6)、第二光环形器(7)、第一光纤反射薄膜(8)、光放大器(9)和第二光纤反射薄膜(10);宽谱光源(1)输出端连接光隔离器(2)的输入端,光隔离器(2)的输出端连接到2
×
2光耦合器(3)一侧的一端,2
×
2光耦合器(3)一侧的另一端连接第二光纤反射薄膜(10),2
×
2光耦合器(3)另一侧的一端连接保偏光纤(4)的一端,保偏光纤(4)的另一端连接到第一光环形器(5)的第一端,第一光环形器(5)的第二端经偏振旋转器(6)后连接到第二光环形器(7)的第一端,第二光环形器(7)的第二端连接第一光纤反射薄膜(8)的一端,第一光纤反射薄膜(8)另一端作为输出端;第二光环形器(7)的第三端经光放大器(9)连接到第一光环形器(5)的第三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F
‑
P腔的光源相对强度噪声抑制装置,其特征在于:装置内光路传输过程是:S1、宽谱光源(1)的输出光入射到光隔离器(2)后出射到2
×
2光耦合器(3);S2、经2
×
2光耦合器(3)传输到保偏光纤(4)中,保偏光纤(4)输出的光经过第一光环形器(5)输入到偏振旋转器(6)后再经过第二光环形器(7)传输到第一光纤反射薄膜(8)中发生反射和透射;S3、第一光纤反射薄膜(8)的透射光输出,第一光纤反射薄膜(8)的反射光逆反后经过第二光环形器(7)输入到光放大器(9)中,再经过第一光环形器(5)输入到保偏光纤(4)中,再经过2
×
2光耦合器(3)分别耦合到光隔离器(2)和第二光纤反射薄膜(10)中,其中耦合到光隔离器(2)的光...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