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上海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基于薄荷醇的青铜器可逆无损封护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0430221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24 17:2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薄荷醇的青铜器可逆无损封护方法,以薄荷醇为封护材料,采用喷涂的方法,通过薄荷醇涂层实现对青铜器的无损封护;所述薄荷醇涂层的厚度为510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薄荷醇的青铜器可逆无损封护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考古和文物保护
,具体涉及一种基于薄荷醇的青铜器可逆无损封护方法工艺。

技术介绍

[0002]青铜器文物是我国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它承载着重要的历史信息,是研究我国历史与古代文明的有力依据。不过,由于长时间被埋在地下,埋藏地周围环境的复杂多样性会使青铜器文物遭受不同程度的腐蚀破坏。并且,在青铜器文物后,若不及时进行封护,出土前后所处环境的急剧变化会进一步加剧其腐蚀问题。尤其粉状锈的危害最大,它会吸附大气中的水汽加速锈层之间的化学作用,使文物残破、溃烂,被称为“青铜器病”。所以,在青铜器出土时采取相应的封护措施,以抑制和减缓它们的腐蚀是非常必要的。
[0003]目前的研究中,青铜器采用物理或者化学方法进行临时封护,比如在青铜器表面涂覆白乳胶或石膏、有机缓蚀剂或在青铜器表面制备超疏水薄膜等。
[0004]在青铜器表面涂覆白乳胶进行加固提取并封护是最原始的封护方法。现有文献1公开了一种古代青铜器腐蚀后的加固和修复(江汉考古,1987,(3):92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薄荷醇的青铜器可逆无损封护方法,其特征在于:以薄荷醇为封护材料,采用喷涂的方法,通过薄荷醇涂层实现对青铜器的无损封护;所述薄荷醇涂层的厚度为510

900μm。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基于薄荷醇的青铜器可逆无损封护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青铜器为具备不同锈蚀特征的青铜器,具体为裸青铜器、表面泛绿光青铜器、带红锈青铜器和带绿锈青铜器中的至少一种。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基于薄荷醇的青铜器可逆无损封护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喷涂的方法的实施步骤如下:S1、封护材料压力罐的准备:以薄荷醇和喷射气体混合物作为青铜器封护材料,将封护材料注入罐体中,制备成封护材料压力罐,备用;S2、薄荷醇涂层的喷涂:将所述步骤S1中制备的封护材料压力罐加热至所需温度,直至可顺利喷出封护材料,并将封护材料喷涂到待进行封护处理的青铜器表面,完成一层薄荷醇涂层的制备,然后通过对喷涂次数进行控制来调控薄荷醇涂层的厚度。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基于薄荷醇的青铜器可逆无损封护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S1中,所述喷射气体至少采用丙丁烷。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基于薄荷醇的青铜器可逆无损封护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S2中,控制加热温度为60

90℃;同时,在所述S2中,控制封护材料压力罐与青铜器表面的距离为15

20cm,使喷头向下,喷头与竖直方向夹角为40

50
°
,按压喷头,持续喷涂不超过1s将封护材料喷涂并覆盖到青铜器表面,待封护材料中的薄荷醇凝固,即完成一次喷涂或完成一层薄荷醇涂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谦赵璐魏亮罗宏杰黄晓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