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志玲专利>正文

一种便于余料回收及喷洒冷却液的车床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429315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24 17:1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车床,尤其涉及一种便于余料回收及喷洒冷却液的车床,包括有第一固定架、固定机构、滑动机构、收集机构等;固定机构设于第一固定架上,滑动机构设于第一固定架上,收集机构设于固定机构上。通过磁力板、第三固定架与收集框的配合,被刀具削下的金属余料会在磁力板的磁力作用下被吸引至第三固定架上,防止金属余料在离心力的作用下四处飞溅,当磁力板运动至最大距离时,磁力板上的磁力无法支撑住第三固定架上的金属余料,从而使得第三固定架上的金属余料掉落至收集框上,达到了能够自动地将金属余料收集以节约资源的效果。能够自动地将金属余料收集以节约资源的效果。能够自动地将金属余料收集以节约资源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于余料回收及喷洒冷却液的车床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车床,尤其涉及一种便于余料回收及喷洒冷却液的车床。

技术介绍

[0002]车床是主要用车刀对旋转的工件进行车削加工的机床,在车床上还可对钻头、绞刀、丝椎、板牙和滚花工具等进行相应的加工,车床具有低频力矩大、输出平稳、稳速精度高、抗干扰能力强等特点,车床可分为自动车床、多刀半自动车床、仿形车床、普通车床等。随着数控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应用领域的扩大,数控技术对国民生计的一些重要行业的发展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0003]现有的车床在加工的过程中都会出现大量金属屑如铁屑、钢屑、钛屑、车床屑、金属刨花和铁刨花等车床余料,其中钢屑和铁屑的存量较大,且缺乏将车削过程中的金属工件冷却的功能,导致成品效果不佳。这些屑类是纯度非常高的钢铁精炉料,具有较高的回收价值,但现有的余料回收装置,由于余料会在离心力的作用下向外飞溅,导致余料难以集中,且大部分余料呈螺旋条状,其体积也较大,导致不便回收利用。

技术实现思路

[0004]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一种能够将金属余料集中收集、能够有效地将所收集的金属余料搅动以便于将其回收利用、具有将车削过程中的金属工件冷却的功能的便于余料回收及喷洒冷却液的车床,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不能将金属余料集中收集、缺乏将车削过程中的金属工件冷却的功能的问题。
[0005]一种便于余料回收及喷洒冷却液的车床,包括有第一固定架、固定机构、滑动机构和收集机构,固定机构设于第一固定架上,滑动机构设于第一固定架上,收集机构设于固定机构上。
[0006]进一步说明,固定机构包括有电动推杆、第一固定框、第二固定架、楔形架、第一转动块和第二转动块,电动推杆联接于第一固定架上,第一固定框联接于电动推杆一端,第二固定架设于第一固定框上,楔形架联接于第二固定架顶端,楔形架上联接有第一转动块,第一固定架上转动式连接有第二转动块,第一转动块与第二转动块对应设置。
[0007]进一步说明,滑动机构包括有滑动杆、第一固定杆、转动条、第三固定架、磁力板和第二固定杆,第一固定框上滑动式连接有滑动杆,第一固定架上联接有第一固定杆,第一固定杆上转动式连接有转动条,转动条与滑动杆限位配合,第一固定架顶部联接有第三固定架,第三固定架一侧滑动式连接有磁力板,磁力板一侧联接有第二固定杆,第二固定杆与转动条限位配合。
[0008]进一步说明,收集机构包括有第四固定架、齿条、收集框、滑动板、第五固定架、滑动盖、第一复位弹簧、第六固定架、齿轮、转动杆、第一楔形块、第二复位弹簧和搅动齿,第一固定框上联接有第四固定架,第四固定架上联接有齿条,第一固定架底部联接有收集框,收集框与第三固定架联接,收集框上滑动式连接有滑动板,第一固定架顶部联接有第五固定
架,第五固定架上滑动式连接有滑动盖,滑动盖与第四固定架接触,滑动盖与第五固定架之间连接有第一复位弹簧,收集框底部联接有第六固定架,第六固定架上设置有三圆环,第六固定架上转动式连接有三齿轮,其中二齿轮与齿条啮合,齿轮内圈上分布式设置有三角块,收集框底部转动式连接有三转动杆,转动杆上滑动式连接有第一楔形块,第一楔形块与转动杆之间连接有第二复位弹簧,三转动杆上都联接有四搅动齿。
[0009]进一步说明,还包括有喷液机构,喷液机构设于滑动机构上,喷液机构包括有第二固定框、滑块、第一滑动架、第三复位弹簧、刀具、手推架、第七固定架、滑动块、第二楔形块和第四复位弹簧,第三固定架上联接有第二固定框,第二固定框底部分布式设置有圆孔,第三固定架顶部滑动式连接有滑块,滑块上滑动式连接有第一滑动架,第一滑动架与滑块之间连接有第三复位弹簧,第一滑动架上滑动式连接有刀具,第一滑动架上联接有手推架,第二固定框上分布式联接有第七固定架,第七固定架上滑动式连接有滑动块,滑动块与第二固定框滑动式连接,滑动块上联接有第二楔形块,其中二第二楔形块与手推架接触,第二楔形块与第七固定架之间连接有第四复位弹簧。
[0010]进一步说明,还包括有更换机构,更换机构设于喷液机构上,更换机构包括有第八固定架、第二滑动架和第五复位弹簧,第二固定框上联接有第八固定架,第八固定架上滑动式连接有第二滑动架,第二滑动架与刀具接触,第二滑动架与第八固定架之间连接有第五复位弹簧。
[0011]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0012]通过手推架及其上装置的配合,可以手动调整手推架及其上装置的位置,使得刀具恰好能够削到转动的需要加工的金属工件一侧,从而使得工作人员能够根据需要加工的金属工件的直径及长度调整刀具的位置,达到了能够加工不同规格的金属工件的效果。
[0013]通过磁力板、第三固定架与收集框的配合,被刀具削下的金属余料会在磁力板的磁力作用下被吸引至第三固定架上,防止金属余料在离心力的作用下四处飞溅,当磁力板运动至最大距离时,磁力板上的磁力无法支撑住第三固定架上的金属余料,从而使得第三固定架上的金属余料掉落至收集框上,达到了能够自动地将金属余料收集以节约资源的效果。
[0014]通过手推架与第二楔形块及其上装置的配合,当手动调整手推架的位置时,手推架会推动其中两第二楔形块及其上装置向下运动,使得滑动块不再堵住第二固定框底部的其中两圆孔,从而使得第二固定框中的冷却液向下流动至第一转动块与第二转动块之间的金属工件需要车削处,防止在将金属工件加工时温度过高,导致成品效果不佳,达到了能够有效地对加工过程中的金属工件进行冷却的效果。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第一种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6]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第二种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7]图3为本专利技术固定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8]图4为本专利技术滑动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9]图5为本专利技术收集机构的第一种部分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0]图6为本专利技术收集机构的第二种部分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1]图7为本专利技术收集机构的部分剖切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2]图8为本专利技术收集机构的部分拆分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3]图9为本专利技术喷液机构的第一种部分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4]图10为本专利技术喷液机构的第二种部分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5]图11为本专利技术A的放大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6]图12为本专利技术更换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7]附图中的标记:1:第一固定架,2:固定机构,21:电动推杆,22:第一固定框,23:第二固定架,24:楔形架,25:第一转动块,26:第二转动块,3:滑动机构,31:滑动杆,32:第一固定杆,33:转动条,34:第三固定架,35:磁力板,36:第二固定杆,4:收集机构,41:第四固定架,42:齿条,43:收集框,44:滑动板,45:第五固定架,46:滑动盖,47:第一复位弹簧,48:第六固定架,49:齿轮,411:转动杆,412:第一楔形块,413:第二复位弹簧,414:搅动齿,5:喷液机构,51:第二固定框,52:滑块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于余料回收及喷洒冷却液的车床,其特征是:包括有第一固定架(1)、固定机构(2)、滑动机构(3)和收集机构(4),固定机构(2)设于第一固定架(1)上,滑动机构(3)设于第一固定架(1)上,收集机构(4)设于固定机构(2)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余料回收及喷洒冷却液的车床,其特征是:固定机构(2)包括有电动推杆(21)、第一固定框(22)、第二固定架(23)、楔形架(24)、第一转动块(25)和第二转动块(26),电动推杆(21)联接于第一固定架(1)上,第一固定框(22)联接于电动推杆(21)一端,第二固定架(23)设于第一固定框(22)上,楔形架(24)联接于第二固定架(23)顶端,楔形架(24)上联接有第一转动块(25),第一固定架(1)上转动式连接有第二转动块(26),第一转动块(25)与第二转动块(26)对应设置。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便于余料回收及喷洒冷却液的车床,其特征是:滑动机构(3)包括有滑动杆(31)、第一固定杆(32)、转动条(33)、第三固定架(34)、磁力板(35)和第二固定杆(36),第一固定框(22)上滑动式连接有滑动杆(31),第一固定架(1)上联接有第一固定杆(32),第一固定杆(32)上转动式连接有转动条(33),转动条(33)与滑动杆(31)限位配合,第一固定架(1)顶部联接有第三固定架(34),第三固定架(34)一侧滑动式连接有磁力板(35),磁力板(35)一侧联接有第二固定杆(36),第二固定杆(36)与转动条(33)限位配合。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便于余料回收及喷洒冷却液的车床,其特征是:收集机构(4)包括有第四固定架(41)、齿条(42)、收集框(43)、滑动板(44)、第五固定架(45)、滑动盖(46)、第一复位弹簧(47)、第六固定架(48)、齿轮(49)、转动杆(411)、第一楔形块(412)、第二复位弹簧(413)和搅动齿(414),第一固定框(22)上联接有第四固定架(41),第四固定架(41)上联接有齿条(42),第一固定架(1)底部联接有收集框(43),收集框(43)与第三固定架(34)联接,收集框(43)上滑动式连接有滑动板(44),第一固定架(1)顶部联接有第五固定架(45),第五固定架(45)上滑动式连接有滑动盖(4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志玲
申请(专利权)人:张志玲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