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有耐高温性能的复合材料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429116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24 17:1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有耐高温性能的复合材料板,包括复合板本体,复合板本体由气凝胶毡面和基板组成,基板的外表面贴合有气凝胶毡面,基板包括碳纤维表层和复合夹芯,碳纤维表层的内部压合有复合夹芯,复合夹芯由环氧树脂层、聚酯泡沫层、改性橡胶层和镀铝膜层组成,镀铝膜层的顶端压合有改性橡胶层。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复合夹芯和碳纤维表层热熔压合,复合夹芯由环氧树脂层、聚酯泡沫层、改性橡胶层和镀铝膜层组成,环氧树脂层、镀铝膜层和碳纤维表层均具有较好的隔热效果,同时聚酯泡沫层的内部设有蜂窝孔,蜂窝孔的内部为真空,改性橡胶层为吸音橡胶,使该复合材料板隔音隔热效果,能够广泛运用于高温和高噪音的条件下使用。运用于高温和高噪音的条件下使用。运用于高温和高噪音的条件下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有耐高温性能的复合材料板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复合材料板,特别涉及一种有耐高温性能的复合材料板,属于板材


技术介绍

[0002]复合材料是人们运用先进的材料制备技术将不同性质的材料组分优化组合而成的新材料。一般定义的复合材料需满足以下条件,复合材料必须是人造的,是人们根据需要设计制造的材料,复合材料必须由两种或两种以上化学、物理性质不同的材料组分,以所设计的形式、比例、分布组合而成,各组分之间有明显的界面存在,它具有结构可设计性,可进行复合结构设计,复合材料不仅保持各组分材料性能的优点,而且通过各组分性能的互补和关联可以获得单一组成材料所不能达到的综合性能,复合材料的基体材料分为金属和非金属两大类,金属基体常用的有铝、镁、铜、钛及其合金。非金属基体主要有合成树脂、橡胶、陶瓷、石墨、碳等。增强材料主要有玻璃纤维、碳纤维、硼纤维、芳纶纤维、碳化硅纤维、石棉纤维、晶须、金属。
[0003]目前的模具、注塑机、硫化机、热流道、IC集成电路封装等设备均需要耐高温的复合材料板在高温和高噪音的条件下使用,目前的复合材料板在使用的过程中,无法满足耐高温和消音的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有耐高温性能的复合材料板,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目前的复合材料板在使用的过程中,无法满足耐高温和消音的效果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包括复合板本体,所述复合板本体由气凝胶毡面和基板组成,所述基板的外表面贴合有气凝胶毡面,所述基板包括碳纤维表层和复合夹芯,所述碳纤维表层的内部压合有复合夹芯,所述复合夹芯由环氧树脂层、聚酯泡沫层、改性橡胶层和镀铝膜层组成,所述镀铝膜层的顶端压合有改性橡胶层,所述改性橡胶层的顶端压合有聚酯泡沫层,所述聚酯泡沫层的顶端压合有环氧树脂层。
[0006]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基板的厚度为30

45mm,所述碳纤维表层的厚度为2mm

5mm
±
0.1mm,所述复合夹芯的厚度为28mm

40mm
±
0.1mm,所述环氧树脂层、聚酯泡沫层、改性橡胶层和镀铝膜层的厚度为7mm

10mm
±
0.1mm。
[0007]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碳纤维表层的密度为300g/m2,所述复合夹芯密封为800g/m2。
[0008]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复合板本体的导热系数为0.35j/(kg.k),所述导热系数计算公式为:Q为单位时间通过复合材料板的热量,S为复合板面积,λ为材质导热系数,L为复合材料板厚度,ΔT为复合材料板中心处与外壁之间的温度差。
[0009]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复合板本体的吸水率为:E

24/50+D

24/23
≦0.20%。
[0010]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复合板本体的绝缘电阻为:C

90/20/65*104‑
10
14

[0011]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有耐高温性能的复合材料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镀铝膜层可为镀铝薄膜、镀铝聚酯薄膜和镀铝聚酰亚胺薄膜至少一种或多种组合。
[0012]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聚酯泡沫层的内部固定设有均匀分布的蜂窝孔,多个所述蜂窝孔的内部为真空,所述改性橡胶层为改性吸声橡胶。
[0013]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复合板本体的抗弯曲度根据温度的变化变化,小于23℃,复合板本体的抗弯曲度为:300,23℃

150℃,复合板本体的抗弯曲度为:60,大于150℃,复合板本体的抗弯曲度为:15。
[0014]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包括以下步骤:
[0015]S1:复合夹芯的制备,通过辊压机将环氧树脂层、聚酯泡沫层、改性橡胶层和镀铝膜层,按照镀铝膜层、改性橡胶层、聚酯泡沫层和环氧树脂层的顺序进行压合;
[0016]S2:将压合的复合夹芯与碳纤维表层热熔,在80

150℃调节下进行熔合;
[0017]S3:在熔的过程中,在碳纤维表层贴合气凝胶毡面,完全熔合粘接后,冷区2

4h;
[0018]S4:对复合板进行厚度、吸水率、导热系数、绝缘电阻、抗弯曲强度、持续工作温度、最高工作温度、线性膨胀系数进行检测。
[001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20]本专利技术一种有耐高温性能的复合材料板,通过复合夹芯和碳纤维表层热熔压合,复合夹芯由环氧树脂层、聚酯泡沫层、改性橡胶层和镀铝膜层组成,环氧树脂层、镀铝膜层和碳纤维表层均具有较好的隔热效果,同时聚酯泡沫层的内部设有蜂窝孔,蜂窝孔的内部为真空,改性橡胶层为吸音橡胶,使该复合材料板隔音隔热效果,能够广泛运用于高温和高噪音的条件下使用。
附图说明
[0021]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复合板结构示意图;
[0022]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复合板剖面结构示意图。
[0023]图中:1、复合板本体;2、气凝胶毡面;3、基板;4、碳纤维表层;5、复合夹芯;6、环氧树脂层;7、聚酯泡沫层;8、改性橡胶层;9、镀铝膜层。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下面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5]请参阅图1

2,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有耐高温性能的复合材料板的技术方案:
[0026]根据图1

2所示,包括复合板本体1,复合板本体1由气凝胶毡面2和基板3组成,基板3的外表面贴合有气凝胶毡面2,基板3包括碳纤维表层4和复合夹芯5,碳纤维表层3的内部压合有复合夹芯5,复合夹芯5由环氧树脂层6、聚酯泡沫层7、改性橡胶层8和镀铝膜层9组
成,镀铝膜层9的顶端压合有改性橡胶层8,改性橡胶层8的顶端压合有聚酯泡沫层7,聚酯泡沫层7的顶端压合有环氧树脂层6,该复合板通过复合夹芯5与碳纤维表层3熔合,复合夹芯5中含有的环氧树脂层6、镀铝膜层9和聚酯泡沫层7,具有较好的耐高温性能,使该复合板实用于高温度的条件下使用。
[0027]基板3的厚度为30

45mm,碳纤维表层3的厚度为2mm

5mm
±
0.1mm,复合夹芯5的厚度为28mm

40mm
±
0.1mm,环氧树脂层6、聚酯泡沫层7、改性橡胶层8和镀铝膜层9的厚度为7mm

10mm
±
0.1mm,碳纤维表层4的密度为300g/m2,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有耐高温性能的复合材料板,包括复合板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板本体(1)由气凝胶毡面(2)和基板(3)组成,所述基板(3)的外表面贴合有气凝胶毡面(2),所述基板(3)包括碳纤维表层(4)和复合夹芯(5),所述碳纤维表层(3)的内部压合有复合夹芯(5),所述复合夹芯(5)由环氧树脂层(6)、聚酯泡沫层(7)、改性橡胶层(8)和镀铝膜层(9)组成,所述镀铝膜层(9)的顶端压合有改性橡胶层(8),所述改性橡胶层(8)的顶端压合有聚酯泡沫层(7),所述聚酯泡沫层(7)的顶端压合有环氧树脂层(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有耐高温性能的复合材料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板(3)的厚度为30

45mm,所述碳纤维表层(3)的厚度为2mm

5mm
±
0.1mm,所述复合夹芯(5)的厚度为28mm

40mm
±
0.1mm,所述环氧树脂层(6)、聚酯泡沫层(7)、改性橡胶层(8)和镀铝膜层(9)的厚度为7mm

10mm
±
0.1mm。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有耐高温性能的复合材料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碳纤维表层(4)的密度为300g/m2,所述复合夹芯(5)密封为800g/m2。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有耐高温性能的复合材料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板本体(1)的导热系数为0.35j/(kg.k),所述导热系数计算公式为:Q为单位时间通过复合材料板的热量,S为复合板面积,λ为材质导热系数,L为复合材料板厚度,ΔT为复合材料板中心处与外壁之间的温度差。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有耐高温性能的复合材料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板本体(1)的吸水率为:E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范三慧易海黎林旋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诺方斯新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