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刷直流电动机转矩波动抑制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0428901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24 17:1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无刷直流电动机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无刷直流电动机转矩波动抑制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一、建立无刷直流电动机的数学模型;二、在换相期间,通过改变脉宽调制PWM的调制方式来将两相调制转变为三相同步调制;结合电机数学模型和应用电流平均变化率,确定了PWM调制波的最佳占空比;三、补偿占空比;引入换相时非换相相电流不变作为参考轨迹,测量实际输出与参考轨迹的偏差,并利用该偏差对占空比进行在线优化补偿,实现电流轨迹的闭环预测控制。本发明专利技术极大地降低了转矩波动,并且在宽转速范围内均有良好的控制效果。并且在宽转速范围内均有良好的控制效果。并且在宽转速范围内均有良好的控制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无刷直流电动机转矩波动抑制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无刷直流电动机
,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无刷直流电动 机转矩波动抑制方法,具体为一种基于电流轨迹闭环预测控制的无刷直流电动 机转矩波动抑制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无刷直流电动机因其体积小、调速性能好、结构简单而被广泛使用。然而, 由于三相绕组电感的存在,流经电感的电流只能缓慢变化,也就是说,换相期 间关断相电流不能立即变为零,而换相相电流只能缓慢增加到最大值。不同的 电流变化率将引起非换相绕组电流的波动,而这又会影响到电机的电磁转矩, 并在换相期间产生转矩波动。周期性换相转矩波动的存在使其无法应用于高精 度的伺服工业控制系统。因此,抑制换相转矩波动是无刷直流电机领域的研究 热点之一。
[0003]Pillay.P和Krishnan.R于1989年在文献中首次提到无刷直流电机控制系统中 的换相转矩波动问题,描述了由于电机绕组电感的存在,使得换相过程中关断 相和导通相电流变化率不一致而导致的换相转矩波动的原理和过程。有文献分 析了换相所需时间与参考电流之间的关系,同时考虑了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无刷直流电动机转矩波动抑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一、建立无刷直流电动机的数学模型;二、在换相期间,通过改变脉宽调制PWM的调制方式来将两相调制转变为三相同步调制;结合电机数学模型和应用电流平均变化率,确定了PWM调制波的最佳占空比;三、补偿占空比;引入换相时非换相相电流不变作为参考轨迹,测量实际输出与参考轨迹的偏差,并利用该偏差对占空比进行在线优化补偿,实现电流轨迹的闭环预测控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刷直流电动机转矩波动抑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一中,利用相端对地电压建立微分方程,则可得电机数学模型的微分方程如下式所示:其中u
aO
、u
bO
、u
cO
为三相绕组端子对地电压;u
NO
为电机中性点对地电压;i
a
、i
b
、i
c
为三相电流;e
a
、e
b
、e
c
为三相反电动势;R为定子绕组的等效电阻;L
s
为定子绕组的等效电感。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无刷直流电动机转矩波动抑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二中,在非换相期间,上桥臂进行PWM调制,下桥臂保持在导通状态;在换相期间,导通相保持在导通状态,而关断相和非换相相则以一定的占空比同步进行PWM调制;占空比d1和d2可以分别定义为:T
s
代表PWM控制周期,t
n
代表非换相期间上桥臂的占空比时间,t
c1
代表非换相相在上桥臂时的占空比时间,t
c2
代表非换相相在下桥臂时的占空比时间,T
c
代表换相时间;对于工作状态下的三相直流无刷电机,可以分为6个扇区,从当前扇区切换到下一个扇区,需要进行换相操作;用x、y和z分别代替非换相相、关断相和导通相,在换相期间,x的上管和y的下管以d1的占空比同步调制,而z的下管则保持导通状态;因此,可以得到T1和T6在ON状态和OFF状态下的等效电路图;从ON状态下的等效电路图中可以得到三相绕组端电压如下:u
aO
=U
dc
,u
bO
=0,u
cO
=0;将上述数值代入数学模型,那么数学模型可以转化为:u
NO
可以表示为:
将上式代入数学模型,可以得到ON状态下的三相绕组电流变化率为:可以得到ON状态下的三相绕组电流变化率为:可以得到ON状态下的三相绕组电流变化率为:从OFF状态下的等效电路图中可以得到三相绕组端电压如下:u
aO
=0,u
bO

Udc
,u
cO
=0;将上述数值代入数学模型,那么数学模型可以转化为:u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康丽陆鹏超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理工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