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扭簧生产用表面处理装置及其处理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0428686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24 17:1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扭簧生产用表面处理装置及其处理方法,涉及扭簧表面处理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包括导料框架、视窗、精磨框架和增流组件;所述精磨框架侧壁以对称布置设有两个导料框架,两个导料框架同精磨框架相贯通连接,用于钢材自导料框架和精磨框架内穿插而过;所述精磨框架外侧设有视窗,视窗同精磨框架形成密闭腔体,密闭腔体内注入研磨介质,激发研磨介质于密闭腔体内翻滚,增大研磨介质与钢材的接触力度、速度以及频率,获取更为优质的精磨效果,同时,介于研磨介质的翻滚,将集聚的研磨碎屑进行细碎分离,以避免金属碎屑集聚,在相互摩擦中所导致的钢材表面划损问题。导致的钢材表面划损问题。导致的钢材表面划损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扭簧生产用表面处理装置及其处理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扭簧表面处理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扭簧生产用表面处理装置及其处理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扭簧是一种利用弹性来工作的机械零件,一般用弹簧钢制成,用以控制机件的运动、缓和冲击或震动、贮蓄能量、测量力的大小等,扭簧即扭转弹簧,为所有弹簧类别中设计原理较为复杂的一种,型式的变化亦相当活泼,故设计时所涉及的理论也最为繁琐。
[0003]表面处理是在基体材料表面上人工形成一层与基体的机械、物理和化学性能不同的表层的工艺方法,表面处理的目的是满足产品的耐蚀性、耐磨性、装饰或其他特种功能要求了,对于金属铸件,常用的表面处理方法有机械打磨,化学处理,表面热处理,喷涂表面,表面处理就是对工件表面进行清洁、清扫、去毛刺、去油污、去氧化皮等。
[0004]对于扭簧生产加工来说,表面处理工艺是必不可少的一处理内容,而其中最为关键的步骤则为表面精磨处理,该处理旨在通过研磨介质对弹簧钢进行全面的包裹式打磨,以保证钢材表面均匀无毛糙,利于后续处理,目前该项表面处理工艺大多通过将钢材至研磨体内拉拽,以在拉拽中的相互摩擦下实施精磨,但纵观总体精磨效果来看,其一,虽有接触摩擦,但摩擦力度不强,精磨效果一般,其二,研磨出的金属碎屑因难以自拉拽路径中排出,以在金属碎屑同钢材接触中,致使钢材表面受损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扭簧生产用表面处理装置及其处理方法,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0006]本专利技术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0007]一种扭簧生产用表面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导料框架、视窗、精磨框架和增流组件;
[0008]所述精磨框架侧壁以对称布置设有两个导料框架,两个导料框架同精磨框架相贯通连接,用于钢材自导料框架和精磨框架内穿插而过;
[0009]所述精磨框架外侧设有视窗,视窗同精磨框架形成密闭腔体,密闭腔体内注入研磨介质,用于钢材的接触摩擦;所述导料框架内设有增流组件,用于将气流鼓入密闭腔体内。
[0010]优选的,所述精磨框架包括外环,外环内设有内环,内环和外环之间在靠近导料框架处设有相对称的两个连接点,连接点内设有气通道,用于将导料框架内气流鼓入内环至外环形成的间隔内;所述精磨框架还包括喷嘴,喷嘴以环形布置穿插固定至内环处。
[0011]优选的,所述内环内侧所圈绕的空间为密闭腔体,所述喷嘴于内环处穿插,并伸入密闭腔体内。
[0012]优选的,所述导料框架包括凸罩,所述凸罩以对称布置固定至外环外侧,其内侧设
有安置环,安置环同内环相接,并与凸罩相间隔;所述导料框架还包括导料通道,导料通道设于安置环和凸罩相间隔区间内,其两端分别与安置环和凸罩相贯通连接。
[0013]优选的,所述导料通道将安置环和凸罩所间隔的区间分割为两个相对称的增流腔。
[0014]优选的,所述增流组件包括定辊轮,定辊轮设于安置环内,其两端固定有轴杆,轴杆直插安置环和凸罩并向外伸出,用于定辊轮于安置环内转动连接;
[0015]所述增流腔内设有增流叶轮,增流叶轮套接固定至轴杆处;所述增流叶轮朝向定辊轮一侧设有调节单元,调节单元于安置环壁体处插入固定;
[0016]所述定辊轮相对侧设有动辊轮,动辊轮同定辊轮相适配形成辊轮组,动辊轮两端部固定有插轴,插轴插入调节单元内,并相对于调节单元转动连接。
[0017]优选的,所述定辊轮和动辊轮处滚动面均设有环形槽,环形槽表面均匀设有触点,用于钢材与环形槽相摩擦接触。
[0018]优选的,所述调节单元包括轴套,轴套于安置环壁体处插入固定,轴套朝向动辊轮一侧设有限位轴座,限位轴座于安置环处穿插;
[0019]所述限位轴座至轴套间设有弹簧,弹簧一端插入轴套内,另一端至限位轴座表面相抵触;
[0020]所述限位轴座背向弹簧一侧设有转向轴套,转向轴套内转动连接有螺栓,螺栓于导料框架背部壁体处螺纹穿插,并相对于导料框架向外延伸,用于调节限位轴座至轴套处相对位置。
[0021]优选的,所述安置环壁体处设有条形槽,所述限位轴座于条形槽内穿插,并相对于条形槽滑动连接。
[0022]一种扭簧生产用表面处理装置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处理步骤:
[0023]1)将钢材自一组导料框架处插入,并在引导中,于精磨框架内通过,至另一组导料框架处排出;
[0024]2)期间,通过拉拽钢材进行移动,使得钢材至增流组件处相滚动摩擦,滚动摩擦中,增流组件通过转动产生气流,以在导料框架至精磨框架处设置的通道处,将气流鼓入密闭腔体中,激发研磨介质于密闭腔体内翻滚,使得翻滚中的研磨介质同钢材密切接触,实现精磨处理。
[0025]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26]1、本专利技术导料框架同精磨框架相接通,即,内环同安置环相接,外环同凸罩相接,以在连接点的连接支撑下,保持相应的间隔,进而引导气流至喷嘴处喷出,激发研磨介质于密闭腔体内翻涌。
[0027]2、本专利技术中轴杆转动期间,于增流腔内驱动增流叶轮转动,进而将转动中产生的气流引导至内环和外环间形成的间隔内,由喷嘴释放,激发研磨介质于密闭腔体内翻滚,增大研磨介质与钢材的接触力度、速度以及频率,获取更为优质的精磨效果,同时,介于研磨介质的翻滚,将集聚的研磨碎屑进行细碎分离,以避免金属碎屑集聚,在相互摩擦中所导致的钢材表面划损问题。
[0028]3、本专利技术中,辊轮组处以对称布置设有两个调节单元,调节单元间相互独立,不干扰;调节期间,仅通过旋拧螺栓,以实现限位轴座至轴套间相对位置的调节,期间,通过设置
弹簧将轴套和限位轴座相间隔,一来将钢材至辊轮组处滚动所产生的振动进行缓冲,其次,将弹力反作用至钢材表面,使得钢材能够有效的同辊轮组相滚动摩擦。
附图说明
[0029]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种扭簧生产用表面处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30]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0031]图3为本专利技术中弹簧钢自处理装置内的演示示意图;
[0032]图4为本专利技术中背部结构示意图;
[0033]图5为本专利技术中增流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34]图6为本专利技术中调节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0035]图7为本专利技术中调节单元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0036]附图标记:1、导料框架;2、视窗;3、精磨框架;4、增流组件;11、凸罩;12、安置环;13、导料通道;31、喷嘴;32、外环;33、内环;41、增流叶轮;42、定辊轮;43、调节单元;44、轴杆;45、动辊轮;46、插轴;431、轴套;432、弹簧;433、限位轴座;434、转向轴套;435、螺栓。
具体实施方式
[0037]为了使本专利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和附图,进一步阐述本专利技术,但下述实施例仅仅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全部。基于实施方式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扭簧生产用表面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导料框架(1)、视窗(2)、精磨框架(3)和增流组件(4);所述精磨框架(3)侧壁以对称布置设有两个导料框架(1),两个导料框架(1)同精磨框架(3)相贯通连接,用于钢材自导料框架(1)和精磨框架(3)内穿插而过;所述精磨框架(3)外侧设有视窗(2),视窗(2)同精磨框架(3)形成密闭腔体,密闭腔体内注入研磨介质,用于钢材的接触摩擦;所述导料框架(1)内设有增流组件(4),用于将气流鼓入密闭腔体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扭簧生产用表面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精磨框架(3)包括外环(32),外环(32)内设有内环(33),内环(33)和外环(32)之间在靠近导料框架(1)处设有相对称的两个连接点,连接点内设有气通道,用于将导料框架(1)内气流鼓入内环(33)至外环(32)形成的间隔内;所述精磨框架(3)还包括喷嘴(31),喷嘴(31)以环形布置穿插固定至内环(33)处。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扭簧生产用表面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环(33)内侧所圈绕的空间为密闭腔体,所述喷嘴(31)于内环(33)处穿插,并伸入密闭腔体内。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扭簧生产用表面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料框架(1)包括凸罩(11),所述凸罩(11)以对称布置固定至外环(32)外侧,其内侧设有安置环(12),安置环(12)同内环(33)相接,并与凸罩(11)相间隔;所述导料框架(1)还包括导料通道(13),导料通道(13)设于安置环(12)和凸罩(11)相间隔区间内,其两端分别与安置环(12)和凸罩(11)相贯通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扭簧生产用表面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料通道(13)将安置环(12)和凸罩(11)所间隔的区间分割为两个相对称的增流腔。6.根据权利要求1或5所述的一种扭簧生产用表面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增流组件(4)包括定辊轮(42),定辊轮(42)设于安置环(12)内,其两端固定有轴杆(44),轴杆(44)直插安置环(12)和凸罩(11)并向外伸出,用于定辊轮(42)于安置环(12)内转动连接;所述增流腔内设有增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伟军吴军张凯
申请(专利权)人:黄山立铖精密弹簧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