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阻燃纤维面料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0428554 阅读:5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24 17:1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阻燃纤维面料制备方法,涉及阻燃面料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包括阻燃纤维的制备、粉剂囊的生产、复合面料的综合纺织;制备工艺如下:阻燃纤维的制备包括浸染阻燃剂、烘干、氨熏、氧化、水洗以及再烘干;粉剂囊的生产包括粉剂混合、粉剂包装以及密封测试;复合面料的综合纺织包括阻燃纤维的纺纱、粉剂囊同阻燃纱线的混合编织,粉剂囊同阻燃纱线相结合形成复合面料,该复合面料旨在接触火源前,基于囊体受热分解中,于气压作用下,将三氧化二锑和氢氧化铝粉剂自囊体内膨出,膨出后落于衣物表面,形成阻燃层,进一步阻止燃烧,达到更为优秀的阻燃效果。阻燃效果。阻燃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阻燃纤维面料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阻燃面料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阻燃纤维面料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防火是指降低材料在火焰中的可燃性,减慢火焰蔓延速度,当火焰移去后能很快自熄不再阴染,纤维的燃烧过程,即从着火燃烧直至成为最终燃烧产物需要经过一系列复杂的物理和化学变化,这些变化没有明显的阶段性,通常可以分为:
[0003]1)面料材料的受热裂解,产生可燃性气体、不燃性气体和炭化残渣;
[0004]2)可燃性裂解,当温度达到着火点或遇到其他火源时,着火并释放出热;完和烟。
[0005]3)放出的热量使纤维继续裂解燃烧,引起火焰蔓延。
[0006]现有阻燃面料的阻燃原理分为两种,一种是加速纤维脱水碳化使可燃物质减少达到阻燃,例如,面料的氨处理和对棉布的处理;还有一种是通过化学过程改变纤维的内在结构,减少可燃组份,达到阻燃的目的。
[0007]但综合阻燃面料的实际情况来看,阻燃面料虽然拥有极为出色的阻止燃烧效果,但其因仅限于阻止燃烧,而未在阻燃前,于面料表面作用一层屏障来隔绝燃烧,即,例如消防员参与灭火中,以在触碰到火源时,基于阻燃面料阻止燃烧,来对消防员进行防护,但阻燃后的面料由于面料撩火,其纤维力度受损,进而在消防员持续活动中,因纤维强度下降,出现破损,导致保护失效的问题。
[0008]遂,基于特殊使用场景,需求一种能够在接触火源前形成屏蔽层,最大程度上保护阻燃纤维的完成度,以获取优良的阻燃防护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0009]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阻燃纤维面料制备方法,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0010]本专利技术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0011]一种阻燃纤维面料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阻燃纤维的制备、粉剂囊的生产、复合面料的综合纺织;
[0012]制备工艺如下:
[0013]1)所述阻燃纤维的制备包括浸染阻燃剂、烘干、氨熏、氧化、水洗以及再烘干;
[0014]2)所述粉剂囊的生产包括粉剂混合、粉剂包装以及密封测试;
[0015]3)所述复合面料的综合纺织包括阻燃纤维的纺纱、粉剂囊同阻燃纱线的混合编织;
[0016]其中,粉剂包括三氧化二锑和氢氧化铝,三氧化二锑和氢氧化铝的比列为6:4;
[0017]粉剂包装由受热分解的囊体作为包裹物,粉剂由包裹物所包装;
[0018]囊体内充分氮气,囊体内气压数值大于大气压。
[0019]优选的,所述三氧化二锑和氢氧化铝内粉体为颗粒分明的独立粉粒,三氧化二锑和氢氧化铝由搅拌设备进行均匀混合处理。
[0020]优选的,所述囊体分解温度为75摄氏度,囊体维持形态所能承受的最大温度为72.6摄氏度。
[0021]优选的,所述密封测试是通过将包装有粉剂的囊体置于水液内,以在囊体未向外溢出气泡以及粉剂为前提下判断囊体的密封性。
[0022]优选的,所述粉剂囊以等分间距于阻燃纱线处相连接形成复合阻燃纱线,复合阻燃纱线在混合纺织中粉剂囊之间不相互抵触干扰。
[0023]优选的,所述粉剂囊为细长囊体,其最大粗度数值小于阻燃纱线的三倍粗度数值。
[0024]优选的,所述阻燃剂为四轻甲基氯化仿,其中浸染的操作步骤如下:
[0025]1)纤维置于盛有阻燃剂内浸染,以在充分浸染后,通过轧制,将阻燃剂挤出;
[0026]2)随后,重复步骤1)中浸染和轧制步骤三次;
[0027]所述浸染和轧制步骤共进行四次,每次浸染时间呈递减设置,其中,
[0028]第一次浸染时间为42

48分钟;
[0029]第二次浸染时间为32

39分钟;
[0030]第三次浸染时间为24

31分钟;
[0031]第四次浸染时间为14

19分钟;
[0032]所述四次浸染温度控制在25

39摄氏度内。
[0033]优选的,所述水洗后的水液通过储罐保存,以在分离再浓缩步骤下,将纤维内脱离的阻燃剂再次浓缩。
[0034]一种阻燃纤维面料制备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料桶、桶盖和搅拌组件;
[0035]所述料桶桶口处设有同料桶相匹配的桶盖;所述桶盖处设有搅拌组件,搅拌组件至桶盖处交叉插入,且插入后搅拌组件同桶盖呈十字布置;
[0036]所述搅拌组件包括螺纹插套,螺纹插套和桶盖十字交叉,螺纹插套内插入轴杆,轴杆较螺纹插套双向外伸,轴杆朝外端部连接有把头,朝向料桶内侧的端部连接有冲吹件,所述螺纹插套背向料桶的一侧设有弹簧,弹簧套设于轴杆处,且弹簧两端分别同把头和螺纹插套相固定连接。
[0037]所述冲吹件包括套管,套管置于料桶内,其内侧设有与其管腔相适配的冲塞,所述冲塞同轴杆相接,用于轴杆插入套管内同套管相滑动;所述冲塞内还设有复位弹簧,复位弹簧底部连接有封盖,封盖至套管内螺纹连接,用于调节复位弹簧至冲塞的相对位置,所述套管侧壁均匀布置有喷孔。
[0038]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39]1、本专利技术中,粉剂囊同阻燃纱线相结合形成复合面料,该复合面料旨在接触火源前,基于囊体受热分解中,于气压作用下,将三氧化二锑和氢氧化铝粉剂自囊体内膨出,膨出后落于衣物表面,形成阻燃层,进一步阻止燃烧,达到更为优秀的阻燃效果。
[0040]2、本专利技术中,氢氧化铝触水时形成流体,以在附着至面料表面时,避免火源燃烧阻燃面料,所导致的面料结构强度下降,进而在持续动作下,所导致的面料破损,以至于防护力度大打折扣问题。
附图说明
[0041]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种阻燃纤维面料制备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42]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分体结构示意图;
[0043]图3为本专利技术中搅拌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44]图4为本专利技术冲吹件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0045]附图标记:1、料桶;2、桶盖;3、搅拌组件;31、把头;32、轴杆;33、弹簧;34、螺纹插套;35、冲吹件;351、封盖;352、复位弹簧;353、冲塞;354、喷孔;355、套管。
具体实施方式
[0046]为了使本专利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和附图,进一步阐述本专利技术,但下述实施例仅仅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全部。基于实施方式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
[0047]下面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例。
[0048]实施例1
[0049]一种阻燃纤维面料制备方法,包括阻燃纤维的制备、粉剂囊的生产、复合面料的综合纺织。
[0050]其中,粉剂囊的生产包括粉剂混合、粉剂包装以及密封测试;
[0051]粉剂包括三氧化二锑和氢氧化铝,三氧化二锑和氢氧化铝的比列为6:4,粉剂包装由受热分解的囊体作为包裹物,粉剂由包裹物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阻燃纤维面料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阻燃纤维的制备、粉剂囊的生产、复合面料的综合纺织;制备工艺如下:1)所述阻燃纤维的制备包括浸染阻燃剂、烘干、氨熏、氧化、水洗以及再烘干;2)所述粉剂囊的生产包括粉剂混合、粉剂包装以及密封测试;3)所述复合面料的综合纺织包括阻燃纤维的纺纱、粉剂囊同阻燃纱线的混合编织;其中,步骤2)中粉剂包括三氧化二锑和氢氧化铝,三氧化二锑和氢氧化铝的比列为6:4;步骤2)中粉剂包装由受热分解的囊体作为包裹物,粉剂由包裹物所包装;步骤2)中囊体内充分氮气,囊体内气压数值大于大气压。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阻燃纤维面料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2)三氧化二锑和氢氧化铝内粉体为颗粒分明的独立粉粒,三氧化二锑和氢氧化铝由搅拌设备进行均匀混合处理。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阻燃纤维面料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囊体分解温度为75摄氏度,囊体维持形态所能承受的最大温度为72.6摄氏度。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阻燃纤维面料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密封测试是通过将包装有粉剂的囊体置于水液内,以在囊体未向外溢出气泡以及粉剂为前提下判断囊体的密封性。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阻燃纤维面料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粉剂囊以等分间距于阻燃纱线处相连接形成复合阻燃纱线,复合阻燃纱线在混合纺织中粉剂囊之间不相互抵触干扰。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阻燃纤维面料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粉剂囊为细长囊体,其最大粗度数值小于阻燃纱线的三倍粗度数值。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阻燃纤维面料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阻燃剂为四轻甲基氯化仿,其中浸染的操作步骤如下:1)纤维置于盛有阻燃剂内浸染,以在充分浸染后,通过轧制,将阻燃剂挤出;2)随后,重复步骤1)中浸染和轧制步骤三次;所述浸染和轧制步骤共进行四次,每次浸染时间呈递减设置,其中,第一次浸染时间为42

48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丽丽张贝贝王雪丽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宜民服饰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